![]() |
||
Silent Member
加入日期: Sep 2008
文章: 0
|
![]() EFSA assesses possible risks related to melamine in composite foods from China
25/09/2008 Following recent events in China, the European Commission asked the European Food Safety Authority (EFSA) to provide urgent scientific advice on health risks for European consumers related to the possible presence of melamine[1] in composite foods containing milk or milk products originating from China. EFSA’s scientists today issued a statement saying that if adults in Europe were to consume chocolates and biscuits containing contaminated milk powder, they would not exceed the TDI (Tolerable Daily Intake) of 0.5 mg/kg body weight, even in worst case scenarios[2]. Children with a mean consumption of biscuits, milk toffee and chocolate made with such milk powder would also not exceed the TDI. However, in worst case scenarios with the highest level of contamination, children with high daily consumption of milk toffee, chocolate or biscuits containing high levels of milk powder would exceed the TDI. Children who consume both such biscuits and chocolate could potentially exceed the TDI by up to more than three times. High levels of melamine can primarily affect the kidneys. EFSA applied the TDI of 0.5 mg/kg body weight for melamine in a specific case of contamination in 2007[3]. The Commission requested EFSA to focus its assessment on biscuits and chocolate which contain milk powder as such products can be imported from China. EFSA developed theoretical exposure scenarios based on European consumption figures[4] of biscuits and chocolate. In the absence of available data for contaminated milk powder, EFSA also used the highest value of melamine, reported in Chinese infant formula as a basis for worst case scenarios. EFSA stressed that it is not known at the moment whether such theoretical high level exposure scenarios could occur in Europe.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Jul 2003 您的住址: 雅閣裡(Ugly)
文章: 255
|
以下是引用(字夠大嗎?)網路文章來的
供大家參考參考(沒會錯意者,請往下看) ~~~~~ 2.5 ppm 不大於 0.5 mg/kg! 這是美國食品藥物安全局(FDA)關於三氯氰氨(Melamine)的報告: http://www.cfsan.fda.gov/~dms/melamra.html#execsum 以上報告總結,FDA建議的每日容許攝取量(TDI)是 0.63 mg/kg/day。 是無有害作用值(NOAEL,no-observed-adverse-effect-levels)的百分之一。 (也就是說每公斤體重要攝取 63 mg在囓齒動物身上才會造成腎結石。) 所以才會有所謂「先進國家三氯氰胺標準是 0.5 mg/kg」標準。 注意了: 2.5 ppm是食物含量,0.5 mg/kg是每日攝取量。 雖然分子同樣是「毒物重量」,也同樣可以用mg與kg來換算, 但前者的分母是「食物重量」,後者的分母是「攝取者體重」。 講白話點,2.5 ppm的檢測標準意味著「每公斤食物中含2.5 mg毒物」; 0.5 mg/kg的攝取標準意味著「每一公斤體重的動物可攝取0.5mg毒物」。 根本就是兩件完全不同的事情,但在食品與藥物安全上有相關。 下面是簡單計算: 食品標準計算中,一個成年人每日攝取的固態食物以1.5 kg計算。 如果你每天吃的食物全部含 2.5 ppm Melamine,那麼你的總Melamine攝取量是: 2.5 ppm*1.5 kg = 3.75 mg 一個體重60 kg的成年人吃下這些東西的話,你的每日攝取量是: 3.75 mg / 60 kg = 0.0625 mg/kg 這是每日容許攝取量的十分之一,無有害作用值的千分之一。 我無意替任何官員辯解。 就目前的社會緊張程度,採用 2.5ppm = 日容許攝取量的1/10的標準還是太寬。 三氯氫胺根本不該出現在食物中。 但是我還是得強調:2.5 ppm 並不高於 0.5 mg/kg。 並不是直接把mg除以kg就會得到ppm。因為根本在講不同的東西。 ~~~~~ 以上是引用 此文章於 2008-09-29 01:08 AM 被 sunnywalker 編輯.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Sep 2008
文章: 32
|
全面封殺比較省事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Jul 2003 您的住址: 雅閣裡(Ugly)
文章: 255
|
引用:
話說這2天,怎麼一次出現2.3個分身?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Aug 2008
文章: 5
|
引用:
確實如此 而且食物中本來就不該有塑化原料 但是....... 沒辦法 有人沒種沒膽做 |
|
![]() |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Oct 2002 您的住址: Coruscant
文章: 4,466
|
一般人跟本無法知道許可量是如何訂出來的
更不知道那些值的意義是什麼,所以才會出現如樓主的誤解 有些必要之惡,如農藥,大家能接受,因為難以避免;也有些是環境就有,難以避免,如重金屬 所以這些不該吃下肚的東西,會訂一個標準,以防人體吸收過量 而那個標準的訂立,就跟sunnywalker兄引用的作法差不多 (還有不少細節,基本上就是要盡量讓標準可以訂的夠低) 科學家也是人,他們也要吃東西,就某方面而言,我們可以相信也是人類的科學家所訂的標準 其實大家說的都對,問題在於對岸在食品中加了不該加的東西 也因為之前從來沒人想的到食品中會出現這種東西,所以之前從來沒訂過任何標準 那現在有人這樣作了,除了禁止進口大陸乳製品相關產品、原料外(這真的要政府拿出魄力) 訂個標準變成必要的了,因為我們無法知道對岸還有什麼東西也被加了 然後外銷到其他國家作成加工品,然後又進口到台灣來 我們很難去要求對岸要作到完全掌控廠商不要加這些東西 (如山東都慶死不認帳,而且有官方保證,即使我們這驗出了,還是拿他們沒法) 不該有的東西出來了,那現在只能作補破網的工作 如何補破網 前面提到的禁止進口是一種方法,這算是主動式防範,但無法完全防止 (如必勝客的起士包,原料來源乍看非大陸,但還是被國外的供應商擺道) 所以我們需要另一個被動式防範作法,那就是訂立標準 (不論是訂個數值還是訂零驗出) 檢驗說的都很簡單,但實際上還是會受到現實的問題,而無法作到理想中的最佳狀態 檢驗方法最終會用那種方法,台灣好像周二就會作出決定,那就看到時會如何了 紐西蘭跟歐盟會跟著訂出標準 一方面是為了保護自己的進出口產業,另一方面才是為了自己國民的健康 日本昨天也出問題,或許我們可以看看日本之後會如何處理
__________________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Jan 2008
文章: 9
|
引用:
所以說當官的沒人敢喝 ![]() 但是跟百姓說"安啦∼安全值內盡量喝" ![]() |
|
![]() |
![]() |
Power Member
![]() ![]() 加入日期: Dec 2006
文章: 538
|
第一處理的態度很重要
看看第一時間衛生署的處理態度吧 加上專業部份也很有問題 有些問題衛生署及上面的團隊回答的亂七八糟 然後再把錯怪推給別人 答案是從衛生署當局現場口中說出來的又不是媒體事後轉述 所以個人很少看已經經過"加油添醋"跟"擦脂抹粉"的平面報導轉述 而比較會去看的是第一時間當事人在新聞畫面怎麼說怎麼做態度又如何
__________________
輸不起而惱羞成怒∼真有趣∼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Aug 2006
文章: 26
|
引用:
新聞裡的那個科長一直不敢說可以吃,只是在那重覆著安全........... ![]() ![]() ![]() ![]() ![]() |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Jul 2005
文章: 1,141
|
今天聽了一些菸槍朋友討論三聚氰胺事件,個個說的咬牙切齒
義正詞嚴,我心裡覺得好笑,就湊過去問他們一個問題:「你們覺 得三聚氰胺很毒嗎?」出現了好幾種回答:「當然很毒,阿陸仔最 黑心了」「好像有報導說多喝水可以自然排出」「氰是劇毒,三聚 氰胺應該也很毒」。 聽了他們的回答,我笑了笑,告訴他們:「其實三聚氰胺屬於 氨基腈的三聚体,性質算很穩定,少量攝入體內造成的危害並非毒 性,而是造成結石,以成人來講,只要不要一天攝入超過30mg, 並且多喝點水,對人體是沒有明顯危害的」他們聽了似懂非懂的點 點頭,我接著說:「你們拿起桌上的菸盒,仔細瞧瞧上面寫了些什 麼」他們回答:「導致早產及嬰兒體重不足」「有害健康」「經證 實含致癌物」我告訴他們:「沒錯,你們對三聚氰胺含量遠低於安 全值的食品大加撻伐,但對於保證會明顯危害健康的香菸,卻是抽 的樂此不疲,你們想想,這合理嗎?」 他們愣了好些時間,有個人開口了:「你少囉唆啦,抽菸是我 的自由,甘你屁事」另一個人附和:「對呀,你的意思是三聚氰胺 可以吃囉,那我抽我的菸,你閃邊吃你的三聚氰胺,OK?」大家 又繼續抽著煙聊三聚氰胺。 我當天學會了一件事,和有煙癮的人講理,是一件極沒意義的 事。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