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註冊 常見問題 標記討論區為已讀

回到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 電腦硬體討論群組 > 系統組件
帳戶
密碼
 

回應
 
主題工具
LSI狼
Elite Member
 
LSI狼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Apr 2004
您的住址: 港都
文章: 6,019
PC POWER & COOLING SILENCER 370W電源供應器簡介及測試

外盒正面,PC Power & Cooling品牌商標、SILENCER系列名稱及瓦數標示相當顯眼,另外並強調百分之百全手工測試,還有國內代理商的連絡資訊貼紙。


外盒背面,用大大的品牌標籤、產品名稱及圖片,捕捉目光。


側面之一,以圖片說明此電源風扇與元件隔開一段距離,可降低風切聲。


側面之二,對PC Power & Cooling品牌的歷史沿革作簡單介紹,右側為產品特色圖示,除了有80plus認證標章外,並表示此產品為五年保固。


側面之三,以英文進行產品特點介紹。


側面之四,再度以產品名稱及圖片來吸引目光。


包裝內容一覽,除電源本體外,還有安規電源線、固定螺絲及PC Power & Cooling的貼紙。


並附上一本說明書及出廠測試報告書,表示此電源已經通過測試。


電源本體外觀,外殼使用黑色霧面烤漆處理,有相當厚度。


後方散熱風扇出風口處使用消光黑風扇護網蓋住風扇,避免異物進入;電源輸入插座及電源總開關亦設置於此,FULL RANGE表示此電源採全域電壓輸入。


電源上的輸出規格標籤貼紙,12V採用單路設計。


主要電源接頭及顯示卡獨立電源接頭,提供一組ATX 20+4P接頭、一組ATX12V 4P接頭、一組PCIE 6P顯示卡電源接頭。


週邊裝置電源接頭,兩組線路提供6個大4P及1個小4P,大4P未有省力易拔設計。


SATA裝置電源,一組線路提供3個SATA電源接頭,線路中段處使用直角刺破型接頭,線路尾端使用直式接頭。


此電源走樸實路線,所有線路直接****,未以熱縮套管包覆處理。
     
      
舊 2008-09-01, 02:52 PM #1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LSI狼離線中  
LSI狼
Elite Member
 
LSI狼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Apr 2004
您的住址: 港都
文章: 6,019
內部結構圖,使用的是海韻S12-II系列結構,三片散熱片增大來加強散熱,風扇吸風側與電路板有相隔一小段距離,可避免距離過近造成風切聲問題。


使用的散熱風扇為NIDEC BETA SL系列D08T-12PH 12V 0.13A八公分滾珠軸承風扇。


交流輸入插座後方以電路子板連接電源開關,並加上第一階EMI濾波電路,不過電路板背面並未使用塑膠片隔離焊點。


主電路板上的EMI濾波電路,輸入端保險絲固定平躺於電路板上,並未包上熱縮套管,附近黃色的MOV元件也未加上熱縮套管。


APFC及一次側功率級電路,使用的控制核心為常見的CM6800G PFC/PWM整合控制器。


APFC輸出端電容使用NCC(日本化工)400V 220uF 85度電解電容。


位於中央較大的主要變壓器,負責各路輸出電能傳遞及轉換。


輔助電源電路,於關機時持續供應5v待命電源以及電源供應器自身電路所需電源。


二次側整流濾波輸出電路,各路線組輸出端接頭使用熱縮套管套住,加強絕緣。


電源管理電路子板,使用HY-510N電源管理IC,接受PS-ON信號控制及產生Power Good信號給主機板,並對輸出電壓監控,當發生異常或短路時會關閉電源輸出,保護裝置安全。


二次側及週邊電路電容採用OST 105度電解電容。



接下來便是上機測試。

樣本系統硬體配備:
處理器:Intel Xeon S604 3.4G * 2
主機板:艾威DH800 Server board(875P + 6300ESB)
記憶體:創見1GB DDR400 TCCC * 2
顯示卡:ATI 9800XT 256M AGP
硬碟機:Seagate Cheetah 36G * 2、WD 80G * 2
其他:風扇8個(12公分5個、9公分1個、8公分2個),直流水冷幫浦1個。

測試配備:
SANWA PC5000數位電表,以PC-LINK軟體跟電腦連線紀錄電壓歷程。
IDRC CP-230多功能交流功率測量器,測試待測電源供應器交流輸入電壓(V)、電流(A)以及實功率(W),透過電壓及電流求出總功率(VA),並計算功率因數(PF)。
PROVA CM-01交直流勾表,測試樣本系統各路直流電流,求出耗用功率。

測試項目:
1.未開機前樣本系統待機交流輸入功率,此時樣本系統待命耗用功率為1.5W。
2.開機進入作業系統後五分鐘,量測樣本系統輸入交流功率以及從主機板測試點量測各路電壓數值,此時樣本系統各裝置耗用功率為187W。
3.以Everest Ultimate系統穩定性,勾選所有裝置測試,運行十分鐘,量測樣本系統最高交流輸入功率,並從主機板測試點量測各路電壓,紀錄各路電壓變化圖表,此時樣本系統各裝置耗用功率為295W。


以電表量測各路電壓及效率結果如下表:


3.3V電壓紀錄圖:


5V電壓紀錄圖:


週邊裝置12V電壓紀錄圖:


處理器12V電壓紀錄圖:




結論:
效率方面,於187W及295W直流輸出下,效率都在82%。
輸出水準方面,3.3V端電壓下降8mV,呈現小幅波動;5V端電壓升高17mV,跳動情形較明顯;週邊12V端最大變化為96mV,處理器12V端最大達159mV,於測試中輸出電壓呈現緩慢下降、上下震盪的情形。
噪音方面,雖然使用溫控電路控制,加上吸風口與元件隔開的設計,風扇聲音雖比較小,不過比起12公分機種仍稍明顯。
溫度方面,轉換效率高,大型散熱片設計加上單向氣流,電源本體除靠近電路板的底部略有微溫外,其他部分外殼並無明顯升溫。


優點:
1.符合80PLUS,低瓦數下提供高效率轉換。
2.接頭數目充足。

缺點:
1.線組未以隔離網包覆,略顯凌亂。
2.二次及週邊電容用料尚有進步空間。
3.輸出安定性需要加強。

報告完畢,謝謝收看。
 
舊 2008-09-01, 02:53 PM #2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LSI狼離線中  
qwerty
Senior Member
 

加入日期: Aug 2001
您的住址: TaiPei
文章: 1,165
有個不情之請,未來是否方便在測試 400W 以下 80PLUS Power 時加測低於 20% Load 的轉換效率和穩定性供大家參考?
舊 2008-09-02, 07:08 AM #3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qwerty離線中  
LSI狼
Elite Member
 
LSI狼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Apr 2004
您的住址: 港都
文章: 6,019
引用:
作者qwerty
有個不情之請,未來是否方便在測試 400W 以下 80PLUS Power 時加測低於 20% Load 的轉換效率和穩定性供大家參考?


因為沒有假負載,無法很精確控制耗電量,所以可能稍有難度
舊 2008-09-02, 11:57 PM #4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LSI狼離線中  
zs766
Major Member
 

加入日期: Feb 2007
文章: 159
請問這是OCZ那顆370W的嘛?
看到Y購說 OCZ是把這家收購了...

另外問 8cm的音量"略明顯" 會不會吵呢??

此文章於 2008-09-03 12:19 AM 被 zs766 編輯.
舊 2008-09-03, 12:14 AM #5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zs766離線中  
LSI狼
Elite Member
 
LSI狼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Apr 2004
您的住址: 港都
文章: 6,019
引用:
作者zs766
請問這是OCZ那顆370W的嘛?
看到Y購說 OCZ是把這家收購了...

另外問 8cm的音量"略明顯" 會不會吵呢??


1.外盒下就有寫:PART OF THE OCZ TECHNOLOGY GROUP,表示目前PC Power & Cooling是OCZ旗下品牌。
2.習慣靜音者會察覺到,不過若之前使用的電源已經是八公分機種,此款表現比一般八公分機種要低。
舊 2008-09-03, 05:33 PM #6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LSI狼離線中  


回應


POPIN
主題工具

發表文章規則
不可以發起新主題
不可以回應主題
不可以上傳附加檔案
不可以編輯您的文章

vB 代碼打開
[IMG]代碼打開
HTML代碼關閉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11:12 A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