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註冊 常見問題 標記討論區為已讀

回到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 數位影音討論群組 > VIVO討論區 (數位機上盒)
帳戶
密碼
 

回應
 
主題工具
小建
*停權中*
 
小建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May 2000
文章: 7,451
Post 《分享》淺談PC電視 - 傳輸介面篇

用電腦來看電視的趨勢已經到來,如何選購或分辨電視卡產品變成十分重要。一般來說,要加入電視功能在電腦上,可以透過USB、PCI、PCI-E、CardBus … 等等界面與電腦連結,但市面上類似產品的選擇太多,何者才是符合自己的需求呢?產品上標示的規格要怎麼看才好呢?

整個關鍵在於你必須要先了解它,才可以真正的選擇到適合的產品。這篇就是想採漸近方式說明,跟大家分享電視卡這個領域的一些小小心得唷...

電視訊號是如何傳送給電腦的呢?
首先幾個重要的方塊流程如下圖所示...


由電視有線或無線訊號接收進來,直接進入”電視調諧器” (Tuner),將你想看的電台節目由訊號中截取出來,因為它們是存在同一條訊號線中,只是分佈的頻率帶不同,所以要做抽取的動作,然後再將影像和聲音分開,分別交給下一級的”視訊/音訊解碼器” (Video/Audio Decoder) 做進一步的處理。

“視訊解碼器” 是將影像資料處理並數位化後交給”橋接器” (Bridge),而”音訊解碼器”是將聲音資料處理並數位化後再交給”橋接器”,這其中包含了立體/雙語聲音的處理。

而”橋接器”則是將收到的影音數位資料轉化成USB, PCI or PCI-E等等界面連接到電腦,這要看你接上的是那一種”橋接器”。當然囉,電腦也是利用"橋接器” 來控制Tuner/Video/Audio的各種行為變化,比如切換台或畫質的調整與立體/雙語的聲音控制等等。

我要選擇那一種界面的比較好?
首先你要考慮到何種連接界面是你需要的,也就是說你想用在桌上型電腦或者是筆記型的呢?一般來說,若是桌上型電腦則可以選擇PCI,PCI-E or USB界面,要看你還剩下那個界面可以使用,而筆記型則是USB,CardBus or ExpressCard這幾種選擇。


就桌上型電腦而言,選擇PCI或PCI-E全決定你剩下那一種插槽可以使用,由上面的流程可以看出,畫質和Tuner/Video Decoder有關,和選用那一種界面沒有直接的關聯,當然在考量將來換電腦時可以延用目前的電視卡,選PCI-E界面是較有未來性,但在幾年後或許有更好的規格可以選擇,不見得會續用舊卡,這是資訊產品的特性,沒辦法。(圖為PCI-E電視卡)

而USB產品可以通吃桌上型和筆記型,彈性不是更好,為何還是有人會選擇電視卡這種還要開機殼安裝的產品呢?

這樣子說當然是沒錯,但USB的先天限制也是有的,主要有以下幾點:
1.最大耗電量的限制比卡類嚴格,往往在設計上會在規格的上限或超出,容易會有超載而衍生一些問題,除非在選購時它有標明真正耗電量在安全值以下,不然配上計設不佳的主機板,問題會不少。但純數位電視(Digital TV)產品一般都會在安全值以下。
2.USB的傳輸比卡類還要耗CPU的時間,也就是CPU的負載會比較重。
3.USB是屬於外插式,產品會掛在外面,會顯得比卡類還要凌亂一些,而CardBus或ExpressCard都是插入式,產品大部份都插入筆記型電腦內,只剩接頭在外面,感覺上比較整體設計過。


所以USB產品主要在可以通吃兩種平台,不像PCI/PCI-E和CardBus/ExpressCard都只能用在桌上型或筆記型電腦上,互換不易。USB一般用在要時常或偶爾換到別的平台上使用時的選擇。(圖為數位電視USB電視棒)

CardBus是舊型的筆記型電腦擴充界面槽,使用的是PCI界面和電腦做連結傳輸,可以說是一種機構上不同的PCI Card。

ExpressCard則是CardBus的下一代,它可以使用USB或PCI-E界面與電腦連結。在選購時建議挑選採用PCI-E界面的ExpressCard,因為資料傳輸率比USB界面來的佳,比較不佔CPU時間,且USB界面的ExpressCard不像傳統USB產品,要用在桌上型電腦是有困難的, 除非自己再去買一張ExpressCard轉PCI-E的轉接卡插在裡面才有可能。


ExpressCard有分成34和54兩種大小尺寸,購買時要注意自己的筆記型電腦是那一種的。(圖由上而下分別是ExpressCard-34,ExpressCard-54,CardBus)

選擇那一種界面比較好呢?不同界面會不會和畫質有關係呢?
... 其實主要還是取決於你有什麼界面可以使用,而介面對畫質會否有影響呢,答案是會,但卻不是絕對的!

這主要差異在不同界面設計有時會產生不同的尺寸大小供零件擺放和走線,為了符合機構所要做的妥協,是有可能造成畫質的差異,比如說PCI的尺寸大小比USB來的大(一般是如此),不論零件或走線都可以有機會符合必要的電氣特性,做出來的產品表現當然比較理想。

但這是絕對的嗎?當然不是!
主要還是看設計功力,看要如何去避開一些困難點,所以也是有USB做的不錯的產品。
另外就是設計時,不同界面的定義會限制了電源和接地的設計,這是考驗設計者的能力和選用零件的重要性,比如說在PCI-E上並沒有提供5V電源,只有12V和3.3V兩種,而USB只有5V而已,PCI則是12V, 5V和3.3V。

如何利用這些條件做出最有效率,和干擾最小的產品是要功力和經驗的累積。換言之,界面的不同在設計時有不同的解決方法,要說因為不同界面而有不同畫質表現,這大都是設計因素佔的成份居多,界面因素本身較少,但可以說何者比較好做,何者比較難。

PCI-E的資料傳輸頻寬比PCI大很多,但是這和畫質沒有直接關係,除非你要做一款多Tuner版本(比如說六個類比電視節目做監看或錄製用),同時接收未壓縮的資料超過PCI的上限,而造成必須做部份規格妥協時(例如要降低畫面解析度),PCI-E才會是此時在傳輸量提昇上的選擇。

否則一般在雙類比或一個數位加上一個類比同時傳送的資料量,PCI都是足夠應付。所以PCI-E的存在對電視卡而言不在於規格的必要性,而是在於主機板上的PCI還剩多少可用才是重點。


以上,簡單分享一下在這塊領域的心得給大家,希望能讓網友們再選購電視卡商品時能夠更多一點的認識,進而選到更適合自己的商品唷...
     
      
舊 2007-08-21, 12:05 AM #1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小建離線中  
NV-40
Junior Member
 
NV-40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Dec 2003
文章: 752
不錯的基本觀念,這類文章值得在VIVO區置頂
或是在置頂區域加一個叫"精華文章"的連接
這樣可方便後人直接到精華文章區先練基本功
也不枉費前人所耗費的心力

其中"設計功力"是每一家都在吹噓的地方 (純粹的行銷名詞連大陸貨都在說,但卻沒有人可以量化證明)
但現實是殘酷的,在這個低價為本的世界裡如何教育市場才是最大的課題 (登XX成功的法門)
不然只會各說各話每個人都說自己棒,我想應該是沒人想聽的或願意聽的吧

小想法參考看看 (看的懂就看門道,看不懂就當推文好了)
 
舊 2007-08-21, 05:20 PM #2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NV-40離線中  
Fierro
Advance Member
 

加入日期: Sep 2004
文章: 473
還是將這篇置頂吧,雖然是置入性行銷但最少有點營養讓後人瞻仰
舊 2007-08-23, 11:18 AM #3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Fierro離線中  
AlphaScan
Major Member
 
AlphaScan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Sep 2001
您的住址: Taiwan
文章: 232
有些觀念都點到為止, 應該還有一些基本觀念可以介紹, 不錯的文章, 推一下.
舊 2007-08-27, 03:08 PM #4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AlphaScan離線中  
小建
*停權中*
 
小建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May 2000
文章: 7,451
謝謝大家...

小建還會抽空再分享一些其他技術觀念的!不過小建也同時在學習階段,若有疏漏部分,也盼大家多多指教...
舊 2007-08-28, 10:25 AM #5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小建離線中  
eric625
Senior Member
 

加入日期: Jun 2001
您的住址: 台灣
文章: 1,212
至少有分享知識就是件好事!tks
__________________
回饋小黃卡號 34923092
舊 2007-08-28, 01:38 PM #6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eric625離線中  
Eastern
Amateur Member
 

加入日期: Oct 2005
文章: 49
清楚而不艱澀的介紹,對我非常有用
之前一直苦惱只能用PCI介面,會不會對畫質有巨大的影響,看來是我多慮了

更期待看到一些像是畫質,數位/類比,MCE應用等介紹喔
(我好像太貪心了)
舊 2007-08-28, 02:22 PM #7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Eastern離線中  
ylc2
Senior Member
 

加入日期: Nov 2004
文章: 1,216
參考以下:

http://www.beareyes.com.cn/2/lib/20...20060511324.htm

http://www.allwiki.com/wiki/%E7%94%...%89%96%E6%9E%90

http://www.lmtw.com/dvb/daogou/200605/23213.html

樓主所述為一般類比電視卡(軟壓),硬壓卡可獨立再壓縮檔案成mpeg,軟壓卡則靠cpu,故軟壓卡不壓縮存成avi.
數位電視則是直接接收數位串流(mpeg),cpu解壓(獨立電視盒則和DVD player一樣用解壓晶片),故數位電視卡就是比收訊能力好壞,電視卡就不管畫(音)質(那是上游訊號端-電視台-決定);畫(音)質呈現由末端cpu執行(解壓)播放程式(or 解壓晶片)呈現效果
舊 2007-08-28, 06:45 PM #8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ylc2離線中  
小建
*停權中*
 
小建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May 2000
文章: 7,451
引用:
作者Eastern
清楚而不艱澀的介紹,對我非常有用
之前一直苦惱只能用PCI介面,會不會對畫質有巨大的影響,看來是我多慮了

更期待看到一些像是畫質,數位/類比,MCE應用等介紹喔
(我好像太貪心了)

謝謝大家的捧場...

小弟就準備下一篇分享心得吧, 內容就針對Eastern網友說的畫質, 數位/類比的一些心得分享好了! 小弟抽空也去麗臺那邊請教一些前輩, 好讓觀念更加精確實用...

至於MCE部分因為手上還沒安裝MCE環境, 比較不好解釋唷∼
舊 2007-08-31, 09:00 PM #9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小建離線中  


回應


POPIN
主題工具

發表文章規則
不可以發起新主題
不可以回應主題
不可以上傳附加檔案
不可以編輯您的文章

vB 代碼打開
[IMG]代碼打開
HTML代碼關閉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1:43 A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