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Aug 2003
文章: 1,277
|
王建民熱!!!(抱怨文)
最近王建民戰績不錯~
就很多人開始瘋王建民了~ 包含一些政治人物~演藝人員~或是一些公司行號等~ 都用王建民來當話題來吸引民眾的注意~ 但我相當不以為然~ 不是不以為然建仔~而是不以為然那些拿建仔當號召的人! 報紙上看到每個公眾人物都說自己本來就喜歡棒球運動......怎樣怎樣的~ 但怎麼以前都沒看過他們對台灣棒運作出啥一點點的貢獻~~~~ 只會號召組加油團去加油或是在大螢幕轉播的時候拿著不同顏色的加油棒在那邊上鏡頭~ 可能棒球規則都不知道咧~反正人家歡呼就跟著歡呼就好了~ 試問以前說曹錦輝是台灣之子的人咧? 人家受傷好一段時間沒看到出賽~那些以前說喜歡小曹的人咧~?? 都倒向目前比較有利益的王那邊去了~~~ 每次看到周邊朋友在瘋棒球明星~ 嘴巴講的頭頭是道~我都會問他一個問題~ "你那麼喜歡棒球運動~那我問你~一顆棒球有幾條縫線"(雖然這問題跟喜不喜歡棒球運動沒啥關係) 大約有七成不知道~ 我只把他們當成追求潮流的在瘋偶像~ 不會當他們是球迷~~~ |
|||||||
|
|
|
Basic Member
加入日期: Apr 2001 您的住址: Taiwan
文章: 14
|
事實上有些東西被商業化真得很討厭
就跟情人節一樣 樓主有過過情人節嗎(題外話,請別介意) 但是有些事情要被吵熱才會受關心 王建民的表現在台灣體育界算是一件大事 還有許多辛苦在球場上奮鬥的人 也會因為這樣而更加努力 這像一體兩面 如果喬登只有球技卻不被商業所包裝 那他的知名度可能會打折扣 我是蠻喜歡這樣的炒作 純屬個人意見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May 2005
文章: 14
|
引用:
我看棒球很久了,但我也不知道有幾條缝線.. 還不如問 何謂內野高飛必死球?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Aug 2003
文章: 1,277
|
引用:
嗯嗯~職業球員商業化是理所當然我知道 但我的意思不是說商業化的炒作 而是很多人拿王建民當炒作的題材 來打響自個兒的知名度 |
|
|
|
|
Regular Member
![]() ![]() 加入日期: Aug 2004
文章: 80
|
我也對媒體這種炒作很討厭,連賽揚獎都跟他扯在一起....有點無言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Aug 2003
文章: 1,277
|
引用:
1.一條縫線 2.簡單說就是壘上跑者為打者推進狀況 如1壘有人或是12壘有人 無人出局或是一人出局 打者擊出內野高飛球~裁判須立即做出打者出局之判決~ 防止內野守備員故意漏接造成雙殺~ |
|
|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May 2001 您的住址: Andrew Blake 的攝影棚
文章: 9,201
|
無論是 "沾光的"、"趨炎附勢的"、"追趕風潮的"、或 "誠心祝福的",
都是目前社會現象的一環, 不可能所有人的表現, 都能符合樓主這般高標準的嚴格審核, 只要不要弄得太誇張, 睜一隻眼, 閉一隻眼吧!! ![]()
__________________
[YOUTUBE]8-EzAew1U98[/YOUTUBE]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Feb 2000 您的住址: 台北
文章: 240
|
我覺得台灣人做什麼事都有一窩蜂的習慣...
而且只要人一紅,拍馬屁的人就多了起來... 看到現在一堆人專拍王的馬屁... 看了就覺得噁心... 還有啥政治人物想組團去幫王加油... 呸...要是有心關心棒球,那應該去幫幫台灣的體育基層募些經費吧... 每次都只看到某某小學的球隊沒錢出去比賽 會是某球隊的訓練經費都是家長東省西省湊出來的.. 記得奧運得射箭銅牌還是銀牌的選手是在停車場的克難場所練出來的... 在沒得牌之前,有任何企業或政府關心過他們嗎? 但只要一得獎,卻只看到一堆人想來割稻尾... |
|
|
|
Basic Member
加入日期: Nov 2002
文章: 27
|
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
|
|
|
|
Regular Member
![]() ![]() 加入日期: Jan 2006
文章: 62
|
引用:
關於縫線其實也可以說2條縫線,因為球是圓形的物體,其實你不管看哪一面線都有2條,所以才衍生出(2縫現直球)等名稱 關於縫線幾條,就算很懂棒球的人也是有人不知道,但是我個人覺得那是不需要去care的,至少只要知道棒球長什麼樣子,假如是初入社會的球迷不太懂規則,多看比賽自然知道規則(當球迷必經過程) 結論是不需要去問太呆版的東西去評論一個人是否懂一項運動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