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Advance Member
![]() ![]() 加入日期: Jul 2001
文章: 463
|
關於古代戰爭科技...無聊的問題
我一直覺得,古代的戰爭不外乎是計策跟數量
好像鮮少提到戰爭科技這件事情...印象中都是刀槍射箭騎馬 在現代戰爭科技幾乎決定戰場輸贏 但是想想中國人從好幾千年前就開始大規模幹架,不會只有這一點吧 戰國時代跟明清時代的傳統戰爭,差別在哪裡呢?? 有沒有有研究過的人來解一下疑惑??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Oct 2005 您的住址: 移動的卡車基地
文章: 114
|
我記得以前 discovery 有一系列的節目專門介紹由古至今的戰爭科技
不過是以世界主要的戰爭為主 好久沒看到了 其實還滿好看的 戰國與明清應該差很多吧 光是刀劍材質就差很多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Apr 2003
文章: 3,060
|
中國沒有文藝復興時期....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Sep 2001 您的住址: 貧民窟
文章: 3,934
|
戰國........孥
漢朝........連孥(單兵),孥車(用馬拉的) 唐宋........火箭(還有連發) 宋末........炮(木製) 明清........炮改進(銅鐵) 清...........進口鋼製的炮 以上時間不一定準,至於電玩世紀帝國中攻城車跟投石車或者魔戒電影裡的攻城塔也有(好像叫井攔/雲梯的樣子),這些在春秋可能就已經存在 |
![]() |
![]() |
Basic Member
加入日期: Oct 2005 您的住址: 冥王星
文章: 16
|
不過可以確定的是,很多的民生科技都是因為戰爭才會出現的....
__________________
宛如一隻曬著太陽慵懶的貓... 靜靜的... 躲在角落.. 看著世上發生的一切... 微翹的嘴角... 彷彿對世間微微的嘲笑著...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Apr 2005
文章: 294
|
引用:
中國明朝極盛的時期(大概就是朱隸當皇帝時前後期),火器(槍砲)使用規模 和普及程度,應該是世界第一,當年清兵尚未入關時,明朝軍力火器已算是主力了 幾場大敗仗,還是因為清朝軍隊利用氣候和計策,將明軍誘出堡壘城寨,讓明朝軍隊火器失效 造成出擊的明軍慘敗,因為當時明朝軍隊在普遍使用火器情形下,對一般冷兵器的始用和訓練 早已大不如前,加上將領無能~才敗的那麼快.(當然內亂和吳三桂引清兵入關也有關係) 當時外國傳教士看到明朝配備的火器規模,差點沒嚇死~當時歐洲還落後很多. 閉關鎖國讓明朝和清朝看不到世界的變化,喪失進取心,讓中國數百年積弱不振~ 而清末清朝軍隊火器的配備普及程度遠不如當年明朝軍隊(明中期就已經以火器為主力) 當然還是有火器,但使用比率太低,且相較明朝並無太多進步,相對而言西方國家卻大幅精進 差距自然就出現了~ 另外在戰國時期,中國陣戰的技術和攻城器械已經頗為先進~ 秦國軍隊並且可能已有排射火力的概念(因大量配發驽機~就是十字弓啦) 且火力射程達百步以上(跟火繩槍差不了多少),可以提供綿延的火力 利用火力線和步軍正面攻殺打亂敵陣,再利用戰車部隊由兩翼突入衝殺 以擊潰敵軍,跟18/19世紀西方國家作戰利用火力的概念類似(參見美國獨立戰爭等等~)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Nov 2000 您的住址: Taipei,ROC
文章: 573
|
引用:
補充一下: 中國火器的應用從宋代就開始了, 宋朝能跟遼金蒙古抗爭那麼多年, 很倚仗火器, 尤其是南宋時期. 嚴格說來, 宋朝是中國科技發展的黃金時代. |
|
![]() |
![]() |
New Member
加入日期: Aug 2005
文章: 4
|
引用:
青銅冷兵器 vs 鋼鐵冷兵器+簡陋火器
__________________
Vous en avez assez de cette bande de racaille? Eh bien, on va vous en debarrasser! |
|
![]() |
![]() |
Master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Nov 2000 您的住址: 台中
文章: 1,760
|
那宋、明時的火砲是自行研發的
還是由西洋火砲改進的?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Nov 2000 您的住址: Taipei,ROC
文章: 573
|
引用:
沒有火藥就沒有火器可言, 中國發明火藥後也不是只拿來做炮竹而已. 東西方火器上應用最大的差距是在清代才開始的, 尤其是工業革命後. =================== 火藥是用硝石(KNO3)、硫黃(S)、木炭(C)研為細末勻合而成,硝石顏色潔白,古代埃及人稱硝石為「中國雪」,或「中國鹽」。發明火藥的人可能是中國古代的煉丹方士,現今尚存留最古老的煉丹書《參同契》就提及火藥的形成,唐初名醫孫思邈在《丹經》一書中也提出「伏火硫黃法」的火藥配方,說明了最遲在唐朝已經發明火藥。 伏火硫黃法:硫黃、硝石各二兩、令研。右用銷銀鍋或砂罐子入上件藥在內。掘一地坑,放鍋子在坑內,地平,四面卻以土填實。將皂角子不蛀者三個,燒令存性,以鈴逐個入之。候出盡焰,即就口上著生、熟炭三斤,簇之。候炭消三分之一,即去餘火,不用冷,取之,即伏火矣。 煉丹家在配製易燃物時,疏忽會有火災。《太平廣記》中有一則故事:隋初一個叫杜子春的人,去拜訪一位有恩於他的煉丹老人,當晚居於老人住所,半夜杜子春從夢中驚醒,看見煉丹爐內有「紫煙穿屋上」,頃刻間,屋子燒起來。 火藥配方,隨著軍事上的不同要求,由簡單趨於複雜。宋朝北方經常受遼夏攻擊,朝廷獎勵民間發明火器,有火箭、火炮、火蒺藜,霹靂砲、鐵火砲(震天雷)、火鎗、火筒……等。《水滸傳》中的「轟天雷」凌振是元末明初文學作品刻劃的宋代火炮專家,在金兵包圍汴京時,守將李綱曾下令發射霹靂砲,把敵人擊退,此種砲火爆炸性很強,聲大如雷、殺傷力極大,金兵非常畏懼,蒙古人在對宋、金作戰中學到了製造火藥、火器的方法,並挾之以西征。阿拉伯人在與蒙古人作戰中也學會了製造火藥的武器,13世紀阿拉伯人所著的兵書中,就有「契丹火輪」、「契丹火箭」等名稱,書中所稱的契丹指的就是中國。歐洲人於13世紀後期,從阿拉伯人的書籍中獲得了火藥的知識,到了14世紀前期,又從對回教國家的戰爭中學到了製造、使用火藥、火器的方法,而對歐洲產生深遠的影響,以城市為基礎的新興君主政體靠著火器攻破了封建貴族的城堡,結束了割據的局面。同時後來也使歐洲殖民主義者,更容易對亞、非、拉丁美洲等廣大地區進行征服和劫掠。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