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Amateur Member
![]() 加入日期: Jan 2002
文章: 34
|
![]() 各位大大~~小弟有ㄍ想法但是相信在論壇上的大大
應該有人有做過這樣ㄉ測試 現在8X的DVD燒一秒鐘是1350KB*8倍 = 10.8MB 這樣的速度有些硬碟已經快要吃不消ㄌ 那接下來ㄉ16X不就是21.6MB 加上系統在運作~~硬碟可以說會跟不上 IDE的硬碟CPU佔有率很高~~ 假設1.用SATA的硬碟對IDE的燒錄機...這樣效果會比較好ㄇ(譬如到後段硬碟在狂讀ㄉ時候電腦比較不會LAG等等之類ㄉ) 假設2.假如SATA硬碟~~加上用轉接的SATA燒錄機~~這樣會比較好ㄇ?? |
|||||||
![]() |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May 2002 您的住址: 台北松山
文章: 5,793
|
實際上,
應該說你對硬碟效能的觀念才跟不上, 目前稍具容量(40G,7200RPM)的硬碟效能均超過30MB/SEC, 密度更高的更是嚇人,擔心這個問題沒意義, 去擔心用16X燒出來的品質比較實在。
__________________
我是老王 |
||
![]() |
![]() |
Master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Nov 2002 您的住址: 氣候越來越不友善的中部首善之區
文章: 1,773
|
如果是資料和暫存區在同一碟你就知道了,尤其是那些PC只有一顆硬碟的人,這樣的使用者還很多。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Mar 2004 您的住址: Taipei
文章: 173
|
引用:
Read speed for Ultra100(IDE) is up to 80MB/sec. And SATA may run over 90MB/sec. What's the problem? PATA(IDE)/SATA will run in master mode, the CPU usage should be low than 20% while the data transfered from HDD to DVD.
__________________
Ray!! |
|
![]() |
![]() |
Advance Member
![]() ![]() 加入日期: Apr 2001 您的住址: 松山
文章: 437
|
一般IDE有60多MB就很高了,80幾應該不太可能吧,除非Raid
|
![]() |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Jul 2003 您的住址: Großdeutschland
文章: 6,997
|
如果只是單純燒DVD,那硬碟機應付這樣的傳檔速度可能還可以.
但如果使用者在燒錄DVD時同時操作系統或搬移檔案呢? 很多"硬碟效能測試程式"裡面顯示的傳輸速度,在真實環境中如果真的能一直跑出那樣的成績(例如持續搬移大檔案時以持續60MB/sec速度傳輸)可就真了不起了. |
![]() |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Apr 2002
文章: 8,545
|
引用:
所以燒錄的時候主碟跟資料來源碟最好是不同的實體碟。 如果只有一顆HD的人,燒錄的時候最好不要操作OS囉! 否則跟不上是必然的。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