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Aug 2003 您的住址: earth,taiwan≠china
文章: 1,853
|
狙擊鏡的倍數、視野半徑、敵人速度、敵人距離的4角關係,學的好就贏過99%國軍
想要第一擊打中"靜止靶"的命中率達到近乎100%,
以熟手的能力來說, 100m需3倍光學放大,16X大致可打500m處的目標。 (100/3=33.3m ,等同將100m處遠的物體拉到33.3m處的視覺大小) 若天賦不足,能力一般, 100m需4倍光學放大,16X大致可打400m處的目標。 (100/4=25m ,等同拉到25m處的視覺大小) 但若遇到移動物體,哪怕移動速度只有 1.4m/s ( 5 km/h,人類步行速度 ), 命中率也會驟降至50%以下,對沒練過移動靶的菜鳥來說甚至低於10%。 至於能力低到需要5倍光學放大的人,很抱歉你只能去打娛樂性質的靜止靶, 你在戰場上絕對是砲灰,理由是目前全球找不到 fov (field of view) 夠廣的狙擊鏡給你打300m。 (若你能找到,算你有本事,我是找不到。) 根據研究,人類男性的"平均"無負重的情況下, 從靜止或步行轉成衝刺, 10m距離的衝刺速度極難超過4.2/s, 不信的人可以自己測試你有多強。 ※第一發沒射中,必定打草驚蛇,敵人會開始全速找掩蔽物, 因此,鏡頭中的視野半徑若低於 4.2m,敵人不管向前或向左右衝,一秒就能離開鏡頭視野。 套用MOA (minute of angle)的定義, 在16倍的情況下, 以某款狙擊鏡為例, 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4d4d0926bbb.png 狙擊鏡的倍數、視野半徑、敵人速度、敵人距離的4角關係,學的好就贏過99%國軍 100M處的視野半徑為1.2M,敵人0.29秒就能離開鏡頭視野; 200M處的視野半徑為2.4M,敵人0.58秒就能離開鏡頭視野; 400M處的視野半徑為4.8M,敵人1.16秒就能離開鏡頭視野; 再遠就超出國軍槍枝的有效攻擊範圍,沒有討論的價值。 為了容易追蹤敵人、方便後續的連續射擊,視野半徑最好有目標的『每秒移動距離』的2倍, 意即 給予射手2秒鐘的反應時間,故視野半徑需要 4.2*2 = 8.4M。 會設定為2秒的移動距離,這當中還有其他考量因素,不單是上述原因這麼簡單, 例如:每次射擊後都需要重新找回適眼距 (eye relief),這段時間內若敵人跑出鏡頭就很難再捕獲了。 換言之,16倍下,100m~400m均無法穩妥瞄準敵人跑動中的步兵, 為何不探討500m以上的情況? 若國軍提供的『槍彈組合』能在這距離有效殺傷共軍,才有討論的價值。 T112未知,但T65K2、T91肯定是不行,而T112現在才幾把? 在4倍放大的情況下, 以上述同款狙擊鏡為例, 100M處的視野半徑為 4.8M,敵人1.1秒就能離開鏡頭視野; 150M處的視野半徑為 7.2M,敵人 1.7秒就能離開鏡頭視野; 200M處的視野半徑為 9.6M,敵人 2.2秒就能離開鏡頭視野; 再遠就看不清楚了,因為物體太小,因此沒有繼續討論的價值。 當敵人進入200m,就進入了雙方死亡率高的交戰範圍,敵人的命不重要,但我方的命可矜貴了, 接下來若沒把握在30秒內殲滅進入該範圍的所有敵軍, 就應該選擇後撤。 所以4倍不適合用於交戰。 ========== 以9倍瞄準300m的情況下, 以上述同款狙擊鏡為例, 由於不確定真實視野有多大,只能先假定變化方式為線性去推估, 猜測 100M處的視野半徑約為3.3m, 200M處的視野半徑約為6.6m,不夠用; 300M處的視野半徑約為 9.9m,堪用,且物體的大小也夠。 以9倍瞄準400m,物體太小,沒有繼續討論的價值。 =============== 以12倍瞄準 400m的情況下, 猜測 100M處的視野半徑約為2.4m,不夠用; 200M處的視野半徑約為 4.8m,不夠用; 300M處的視野半徑約為 7.2m,不夠用; 400M處的視野半徑約為 9.6m,堪用,且物體的大小也夠。 400m之後,國軍量產的子彈的動能已過低,沒有繼續討論的價值。 狙擊鏡的倍數、視野半徑、敵人速度、敵人距離的4角關係,學的好就贏過99%國軍 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dd37c64228c.png 結論: 每一款狙擊鏡的成像性能不同, 相同倍數、相同目標距離下,視野半徑多半不同, 每位射手要針對自己的狙擊鏡去做調整,並且熟悉操作。 |
|||||||
![]() |
![]() |
Advance Member
![]() ![]() 加入日期: May 2015
文章: 424
|
台灣當兵進入射擊隊本來就沒幾人,用過狙擊鏡的保証不到1%....
贏99%人很難嗎???
__________________
![]() ![]() ![]() |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May 2021
文章: 220
|
又在那邊造謠,明明就210%,近乎100%弱爆了
![]()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Feb 2015
文章: 1,456
|
現代科技戰爭
伏擊的狙擊手 容易被各種熱成像發現 開槍會發熱.人體也會發熱
__________________
復製貼上真好用 什麼叫認知作戰?就是他們讓你以為 只是因為政治立場不同在爭執 但核心的部分 是想掩蓋他們的真實社會面 只要吵鬧.轉移話題.就會模糊了焦點 一定有人鬼扯.兩岸都是中國人 但同文.同宗.同種的世界上太多了 北比利時/荷蘭 南比利時的瓦隆人/法國 北義大利的南蒂羅爾人和奧地利/德國 乃至昔日的英國/美國 全都是同文同種 400年台灣歷史紀錄.就是一個多種族國家 台灣前途自己決定 ................................ 看看板上有多少五毛 跟中犬 ![]() ![]()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Aug 2003 您的住址: earth,taiwan≠china
文章: 1,853
|
引用:
優質的熱成像望遠鏡確實觀測超過800m, 這距離遠比國軍給的槍彈組合的有效殺傷距離要遠的多。 但避免發現的方法是在週邊稍遠的距離擺放任何容易呈現環境溫度的物體, 熱成像設備只能抓第一個看到的物體的溫度。 |
|
![]() |
![]() |
New Member
加入日期: Jul 2022
文章: 2
|
有實作?
|
![]() |
![]() |
New Member
加入日期: Feb 2018
文章: 1
|
引用:
好奇怪,聽說210%少將不是你長官??? ![]() ![]() |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Feb 2015
文章: 1,456
|
800m外發現有不明熱源
反制方式 派出無人機去查看 在投下一枚60迫擊砲彈 會不會就歪打正著 炸死一個花上百萬訓練的狙擊手
__________________
復製貼上真好用 什麼叫認知作戰?就是他們讓你以為 只是因為政治立場不同在爭執 但核心的部分 是想掩蓋他們的真實社會面 只要吵鬧.轉移話題.就會模糊了焦點 一定有人鬼扯.兩岸都是中國人 但同文.同宗.同種的世界上太多了 北比利時/荷蘭 南比利時的瓦隆人/法國 北義大利的南蒂羅爾人和奧地利/德國 乃至昔日的英國/美國 全都是同文同種 400年台灣歷史紀錄.就是一個多種族國家 台灣前途自己決定 ................................ 看看板上有多少五毛 跟中犬 ![]() ![]()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Aug 2003 您的住址: earth,taiwan≠china
文章: 1,853
|
引用:
會啊,但誰知那個熱源會不會只是一般百姓? 或是台灣籍的共奴? 以科學的方式訓練,壓低訓練成本, 廉價量產可有效射擊200~400M目標的射手。 以提供狙擊鏡的方式訓練,可以在短時間內培養出一票這類人才。 共軍在小股戰力登陸後,每行進一小段就遭受有相當準度的騷擾射擊, 打了就跑,跑了再打, 讓敵軍查不勝查、煩不勝煩,乃屬上策。 |
|
![]() |
![]() |
Ju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Nov 2016
文章: 737
|
ACOG 4X32快瞄的FOV是7度.
100~300米的視野範圍= 12~36米 ACOG 6X48快瞄的FOV是3.3度. 100~300米的視野範圍= 5.8~17米 10X的狙擊鏡,視野更窄. 100~300米的視野範圍= 3.8~11.4米 沒有望遠鏡輔助,很難定位目標. 4X會比較好,視野寬.容易找目標. 6X的視野縮了一半,找目標的時間多於4X,就可能被爆頭了.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