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Apr 2004 您的住址: 港都
文章: 6,019
|
ASM2362 USB-C M.2 NVMe SSD外接盒簡測
ASM2362是ASMedia近期推出的第一代PCI Express to USB3.1橋接晶片,於PCI Express Gen3 x2及USB3.1 Gen2(SuperSpeedPlus)之間提供高達10Gbps頻寬的橋接,適用於M.2 NVM Express SSD外接使用,支援UASP,讀/寫傳輸性能最高可達1000MB/s。以下對一款使用ASM2362的M.2 NVMe SSD外接盒進行測試
外盒正面,上方產品名稱誤植,本產品為M.2 NVMe而非SATA所用的SSD外接盒,中央為外觀單線圖,下方有UASP、NVME、LED、10Gbps四個圖示 ![]() 外盒背面,上方大字名稱同樣被誤植成SATA,但是下方的英文說明則是正確的,安裝說明同樣是英文,右下角貼紙印上正確的產品名稱及使用晶片類型 ![]() 包裝內容,有外接盒本體、USB-C to USB-C高速傳輸線、螺絲起子/固定銅柱/螺絲/側面護蓋的配件包、說明書 ![]() 外接盒本體採銀色鋁合金製作,左上方印上USB3.1 M.2 SSD Enclosure字樣,左下方小洞是內部LED透光用開孔 ![]() 外殼左右兩邊採斜面及平行條紋溝槽加工處理 ![]() 電路板裝在內部預先開好的凹槽中,另一邊的側面護蓋為固定式無法拆卸 ![]() 從外殼抽出電路板 ![]() 電路板本體正面,最上方為USB-C插座、ASMedia ASM2362橋接晶片、M.2 M-KEY插槽,下方預留2230/2242/2260/2280四種長度SSD的固定用孔位,其中2280用固定孔位已經預先安裝銅柱 電路板背面沒有元件 ![]() USB-C插座、ASMedia ASM2362橋接晶片、M.2 M-KEY插槽及周邊元件近照 ![]() 安裝M.2 NVMe SSD,這裡採用的是三星PM961 256GB ![]() 裝進外殼時發現晶片/SSD表面與外殼內面相離甚遠,配件內也沒有附上任何導熱貼片,表示晶片/SSD運作時所產生的熱量無法透過金屬外殼協助發散,會因為熱量累積造成運作降速甚至不穩定 ![]() 接下來進行測試 測試時,為了避免SSD過熱造成運作降速,電路板不裝進原本外殼,並在SSD另外裝上散熱片 接上時會點亮藍燈,讀寫中藍燈會閃爍 ![]() 測試平台:i3-8100、ROG STRIX B360-F GAMING、使用主機板後方USB-C埠連接SSD外接盒 AIDA64所顯示外接盒詳細內容,產品名稱為BEST USB DEVICE,裝置描述為USB Attached SCSI(UAS)大量存放裝置,傳輸速度為Super+(USB3.1) ![]() AIDA64所顯示的磁碟裝置詳細內容,型號部分有點奇怪,明明是三星PM961 256GB,卻顯示成ASMT Intel-SSD-250GB ![]() CrystalDiskInfo顯示的資訊,SSD型號正確,介面顯示為UASP(NVM Express) ![]() Anvil’s Storage Utilities測試結果 ![]() AS SSD Benchmark效能測試-MB/s ![]() AS SSD Benchmark效能測試-iops ![]() AS SSD Benchmark複製效能測試 ![]() AS SSD Benchmark壓縮效能測試 ![]() ATTO Disk Benchmark測試-MB/s ![]() ATTO Disk Benchmark測試-iops ![]() CrystalDiskMark測試結果 ![]() InhouseTek DiskBenchmark測試結果 ![]() Parkdale測試結果 ![]() TxBENCH測試結果 ![]() 測試中溫度,ASM2362晶片本身溫度達61.5℃,有裝散熱片的PM961為59.3℃ ![]() 總結: 繼JMicron JMS583後,ASMedia也推出ASM2362來爭取USB3.1 Gen2 to M.2 NVMe SSD外接盒的市場,搭配速度不差的SSD也可以撐滿整個USB3.1 Gen2的10Gbps頻寬,讀寫均接近1000MB/s,不過目前採用ASM2362的外接盒產品還沒有很多,顯示名稱與裝置辨識還需要透過韌體修正,產品的外接盒結構也需要針對晶片及SSD的散熱進行最佳化 報告完畢,謝謝收看 |
|||||||
![]() |
![]() |
Regular Member
![]() ![]() 加入日期: Jul 2004
文章: 71
|
哈 最近才想買 謝謝開箱..
|
||
![]() |
![]() |
Advance Member
![]() ![]() 加入日期: Mar 2007
文章: 436
|
就你說的這個部分,可能可以解釋出來,有待廠家更新,或是可以從裝置管理員中更新
![]() 這個部分,在WIN下,會籍由-硬體識別碼,或是GUID來去辯別這個硬體,可能在主控將PM961的CODE識別為INTEL。 ![]() 而這個作法,也可以產生,一些沒驅動的廠家SSD,硬上INTEL的驅動或三星的驅動 就用以類比適用 ![]() |
![]() |
![]() |
Advance Member
![]() ![]() 加入日期: Mar 2007
文章: 436
|
補充一下那個文本資料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