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Master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Nov 2001
文章: 1,925
|
【開箱簡測】ICY DOCK EZConvert MB705M2P-B M.2 PCIe NVMe SSD 轉 2.5吋 U.2 PCIe SSD 轉接盒效能簡測 (圖多
上次用了美樂華PU3401F NVMe SSD轉U.2 SSD轉接盒,一直無法作到熱插拔,
心中始終有個梗,測完後,閒逛ICY DOCK公司網站,看到它們自家也推出類 似的轉接盒,除了外觀尺寸與U.2 SSD完全一樣,不像某些轉接盒因周邊作 點墊高設計而出現公差,與標準U.2 SSD完全相同端口位置、螺孔位置與尺 寸。(取自官網圖) ![]() 最讓我心動的就是它強調支援熱插拔,這是最吸引我的地方,適用於任何U.2 背板,熱插拔托架或2.5吋安裝支架(取自官網圖)。 ![]() 官網的產品規格說明如下: ![]() 上網下了單,剛好再拿出手中的NVMe to U.2抽取盒MB601VK-B,來試試看能 否真的支援?若真的可以這樣跑,就是完美結局。 以下利用手機簡單拍照,若有傷眼處,敬請見諒。 採取環保紙盒包裝,右上角強調是EZConvert系列,通常標示這品項意味著它 不太需要什麼工據就可以安裝完程。左下角載明產品型號MB705M2P-B。 ![]() 外紙盒背後九國文字簡述產品,規格表內支援M2 B+M或M Key的NVMe SSD,SSD 長度最長支援到228,可惜仍然不是MIT。 ![]() 外接盒側邊強調不需工具就可以安裝好SSD。 ![]() 打開紙盒後,就只有一個透明膠盒,小小抱怨一下,以前中銨最讓人稱許的 氣泡袋保護設計竟然沒有了,包裝質感瞬間扣分不少。 ![]() 轉接盒底下放著說明書,將所有配件來個大閱兵,還附上散熱片。 ![]() ![]() 轉接盒外蓋採鋁製,本來還在想說要怎麼打開,看了一下才知開法,上方為了 增加散熱能力,不是採全平面設計。 ![]() ![]() 轉接盒底部還是採金屬設計,並且開孔增加散熱效果。 ![]() 與主機板或擴充卡串連是採SFF-8639接頭,安裝前需注意。 ![]() 我拆、我拆、我拆光光,裡面還附上安裝固定螺絲。 ![]() 依照官網截圖,各長度尺寸的SSD安裝及固定方式如下 ![]() ![]() ![]() ![]() ![]() 拿出我的Samsung 970 EVO Plus 2TB,依樣畫葫蘆裝上。 ![]() 再將它的好搭檔MB601VK-B拿出來。 ![]() 指揮艇組合,完美,無縫差及空隙,也不會卡卡的。 ![]() 若擺進抽取盒就是這樣。 ![]() 開箱結束,上機去。 測試環境簡述: M/B: ASUS Prime X299-Deluxe II BIOS 0602 CPU: i9-7900X oc 4.5G RAM: GSkill DDR4-3000 8G*4 OS SSD: Samsung 970 Pro 1TB 測試碟: Samsung 970 EVO Plus 2TB NVMe to U.2 轉接盒:ICY DOCK EZConvert MB705M2P-B U.2抽取盒: ICY DOCK MB601VK-B OS: Windows 10 Enterprise 1809 64-bit Driver: Windows 10 Default Standard NVMe Driver 測試方式: (1)先直接測試MB705M2P與擴充卡直接串連 (2)將MB705M2P放入MB601VK-B測試 (3)最後與將SSD直接裝上主機板NVMe M2_2(X299拉出的Gen3 x4)比較耗損率。 先測試熱插拔功能是否正常?進入系統管理員,將裝在抽取盒內SSD選擇 退出功能,在我的電腦裡就真的會像以前SATA SSD一樣熱插拔離線狀。 ![]() 將SSD再裝入MB601VK,通電後,按下重新搜尋硬體裝置,就可以讓SSD 熱插拔的上線正常使用。 ![]() 與SATA SSD熱插拔不同的是,它無法直接關電源就能作到,需做這兩趟 步驟才可以實現熱插拔。 透過CrystalDiskinfo確認,裝在MB705後規格仍是跑NVMe Express 1.3。 ![]() AIDA64 線性讀寫測試,設定檔案容量為8MB。 MB705M2P:線性讀取曲線還算穩定,平均讀取速率3039MB/s;寫入曲線 在容量約7%後就往下掉,平均寫入速率1480MB/s。 ![]() ![]() MB705M2P+MB601VK:線性讀取曲線算穩定,平均讀取速率3036MB/s; 寫入曲線在容量約10%後就往下掉,平均寫入速率1657MB/s。 ![]() ![]() AIDA64 隨機讀寫測試,設定檔案容量為8MB。 MB705M2P:隨機讀取曲線平穩,平均讀取速率3026MB/s;寫入曲線在僅 初期波動稍大,平均寫入速率2916MB/s。 ![]() ![]() MB705M2P+MB601VK:線性讀取曲線算穩定,平均讀取速率3027MB/s; 寫入曲線在小範圍波動,平均寫入速率2598MB/s。 ![]() ![]() Anvil's Storage Utilities設為Compress 100%(Incompressible模式), 測試皆勾選Write-Thru選項去測試,從1GB~32GB全測一輪,抓取幾項結果。 MB705M2P: ![]() ![]() ![]() MB705M2P+MB601VK: ![]() ![]() ![]() AS SSD分別設定檔案大小為1GB,並測試Copy 及Compress Benchmark。 MB705M2P:循序讀寫速率2951及2874 MB/s,4K QD1讀取12799 iops, 4K QD1寫入29040 iops。 ![]() ![]() MB705M2P+MB601VK:循序讀寫速率2913及2842 MB/s,4K QD1讀取11918 iops, 4K QD1寫入29041 iops。 ![]() ![]() Copy Benchmark 測試項目 MB705M2P:ISO讀取速率2132MB/s、程式載入速率768MB/s。 ![]() MB705M2P+MB601VK:ISO讀取速率1990MB/s、程式載入速率768MB/s。 ![]() Compress Benchmark 測試項目 MB705M2P: ![]() MB705M2P+MB601VK: ![]() ATTO Diskbenchmark設定檔案長度為64K、64MB、256MB、512MB、1GB、 2GB、4GB及32GB,測試模式設定為Overlapped I/O及Neither模式進行測試。 Overlapped I/O,佇列深度4 (QD4)模式。 MB705M2P:檔案長度大於2MB以後均出現寫入衰減的情況,與一般內接有差異。 ![]() MB705M2P+MB601VK:檔案長度大於256KB以後均出現寫入衰減的情況, 與一般內接有差異。 ![]() Neither模式。 MB705M2P:檔案長度大於8MB以後均出現寫入衰減的情況,與一般內接有差異。 ![]() MB705M2P+MB601VK:檔案長度大於4MB以後均出現寫入衰減的情況,與一般內接有差異。 ![]() CrystalDisk v6.0.2採Default測試50MiB、500MiB、1GiB、4GiB、8GiB及32GiB。 MB705M2P:Seq Q32T1循序讀取速率落在3291~3533MB/s、寫入速率3256~ 3331MB/s。4K Q32T1讀取速率355~362MB/s、寫入速率約293~295MB/s。 ![]() MB705M2P+MB601VK:Seq Q32T1循序讀取速率落在1439~3538MB/s、寫入 速率1260~3300MB/s。4K Q32T1讀取速率360~367MB/s、寫入速率約293MB/s。 ![]() HDTune v5.7設定檔案容量為8MB,各測試選項結果值如下圖。 循序讀寫測試項目 MB705M2P:讀取曲線算平順,平均讀取速率3032MB/s,寫入曲線分成三 段式,平均寫入速率偏低僅1329MB/s。 ![]() ![]() MB705M2P+MB601VK:讀取曲線算平順,平均讀取速率3035MB/s,寫入曲 線分成兩段半,平均寫入速率偏低僅1730MB/s。 ![]() ![]() File Benchmark選項以Block Size 512MB檔案長度為基準,設定50MB、 500MB、2000MB及4000MB,並分別測試資料型態為Mixed。 MB705M2P: ![]() MB705M2P+MB601VK: ![]() PCMark 7測試 MB705M2P:得分6062、原始得分數為14956。 ![]() MB705M2P+MB601VK:得分6029、原始得分數為14308。 ![]() PCMark 8測試 MB705M2P:分數5081,頻寬為619MB/s。 ![]() MB705M2P+MB601VK:分數5079,頻寬為611MB/s。 ![]() 將所有的測試項目作個比較表,哇,NVMe轉U.2環境的MB705M2P竟然比內 接快了6%,為什麼呢?原來是因為轉成U.2的擴充卡,它是直接走CPU內的 PCI-e通道,當然在某些項目會比接在X299 PCIe通道上快些,但因為寫入 出現部分耗損而抵銷。 若是將MB705M2P再與MB601VK串連,因兩次串連還是會再加一點耗損,這贏 3%幅度其實與內接(X299)差不多了。 ![]() ![]() 測試至此,作個簡單的測試結論: 優點 1. 提供U.2 NVMe SSD熱抽換功能,並可與其它支援的抽取盒搭配使用。 2. 安裝容易及完整的散熱設計。 3. 原廠提供3年保固。 缺點 1. 部分測試軟體環境有出現傳輸輕微衰竭的狀況,但尚在容忍度範圍內。 2. 大檔寫入掉速的時程較內接提早發生。 3. 熱插拔功能需透過裝置管理員(Device Manager)才能執行,不能像以 前SATA直接開關就可以熱插拔。 以上不專業之簡單測試到此結束,下台一鞠躬,一切的批評希望廠 商能見諒,本文不作筆戰用,若有指教歡迎大家一起來討論。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