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Master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Nov 2001
文章: 1,925
|
【開箱簡測】ADADA XPG SX8200 Pro 512GB SSD 效能簡測 (圖多,不喜勿入)
自從去年慧榮公布將推出SMI SM2262EN這顆主控後,一直很好奇它的實
際效能。等了很久,2018年過了都只聞樓梯響而已。終於在今年看到有 實際上市產品,手癢就拿來試試看。 依照官方的說明,SM2262EN是SM2262/2263系列主控最高階的主控,除了 支援PCIe Gen3 x4外,也是8個NAND通道的產品。官方規格如下: ![]() ![]() 以下利用手機簡單拍照,若有傷眼處,敬請見諒。 購物網站取得,正面左上角簡單載明產品特色。 ![]() 背面多國語言規格敘述,右下角鏤空設計,可以清楚看清所買的產品型號 及容量。 ![]() 包裝很簡單,採膠盒包裝,除了SSD本體外,就是可以自行DIY裝上的散熱器。 ![]() 散熱器上印著XGP系列的Logo,背後是散熱膠保護。很可惜的是這個散熱器 感覺只是個簡單的塑膠片,對小弟而言,沒啥質感(純粹個人感受)。 ![]() ![]() SSD本體正面採標準SMI設計方式,NAND顆粒已打上ADATA自家名稱,正反兩 面皆有三星的快取記憶體,MIT台灣製,主控明顯地看出是SM2262ENG。SSD 本體貼著產品規格標籤,型號為SX8200PNP。比較吊詭的是一月初媒體貼文 版的快取記憶體是南亞記憶體,怎麼我買的是三星版的快取記憶體? ![]() ![]() ![]() ![]() ![]() 測試環境簡述: M/B: ASUS Prime X299-Deluxe II BIOS 0504 CPU: i9-7900X oc 4.5G RAM: GSkill DDR4-3000 8G*4 OS SSD: Samsung 970 Pro 512GB 測試碟: ADATA XPG SX8200 Pro 512GB (未裝上散熱貼片) OS: Windows 10 Enterprise 1809 64-bit Driver: Windows 10 Default Standard NVMe Driver 透過CrystalDiskInfo,雖是支援NVMe Express 1.3,但是....第一次看過 全新產品通電次數只三次,竟已讀寫約290GB,一驚嚇之餘忘了留圖檔為證。 密閉機殼內且未加散熱裝置的最高溫度攝氏65度,溫度壓制能力還可以。 ![]() AIDA64 Read Test Suite,設定檔案容量為1MB及8MB來測, 隨機讀取速率約2427~2593MB/s。 ![]() AIDA64 線性讀寫測試,設定檔案容量為8MB。 線性讀取曲線相對平穩的,平均讀取速率2622MB/s;寫入曲線自一開始即略 微抖動,在約13%後大幅下行並波幅極大的變動,最低速率降到210MB/s,平 均寫入速率888MB/s。 ![]() ![]() AIDA64 隨機讀寫測試,設定檔案容量為8MB。 隨機讀取曲線多屬平穩的,平均讀取速率2576MB/s;寫入曲線在中後段容量 後波動有加大的情況,平均寫入速率1838MB/s。 ![]() ![]() AJA 設定影片格式為2048*1556 2K-1080解析度,編碼為16bit RGB,從 64MB~64GB全測一輪。抓取幾項結果,讀取速率2771~2821MB/s、寫入速 率1986~2182MB/s。 ![]() ![]() ![]() ![]() Anvil's Storage Utilities分別設為Compress 0Fill或Compress 100% (Incompressible模式),以下測試皆勾選Write-Thru選項去測試,從 1GB~32GB全測一輪,抓取幾項結果。 Compress 0Fill 模式 ![]() ![]() ![]() Compress 100% 模式 ![]() ![]() ![]() AS SSD分別設定檔案大小為1GB及10GB,並測試Copy 及Compress Benchmark。 1GB的循序讀寫速率約2565/2113 MB/s,4K QD1讀取14568 iops,4K QD1寫入29739 iops。 ![]() ![]() 10GB的循序讀寫速率約2643/2059 MB/s,4K QD1讀取14572 iops,4K QD1寫入30219 iops。 ![]() ![]() Copy Benchmark 測試項目 1GB的ISO讀取速率1837MB/s、程式載入速率701MB/s。 ![]() 10GB的ISO讀取速率2118MB/s、程式載入速率639MB/s。 ![]() Compress Benchmark 測試項目 1GB的讀取曲線還算平穩,寫入曲線波動較大,最低至約890MB/s。 ![]() 10GB的讀取曲線還算平穩,初始寫入曲線波動較大,最低至約515MB/s。 ![]() ATTO Diskbenchmark設定檔案長度為64K、64MB、256MB、512MB、1GB、 2GB、4GB及32GB,測試模式設定為Overlapped I/O及Neither模式進行 測試。 Overlapped I/O模式 4GB以下,讀寫速率都算平順,讀取速率最快3106MB/s、寫入速率最快 2279MB/s。但32GB大檔測試,讀取速率最快約3047MB/s、寫入速率最慢 降至約849MB/s。 ![]() Neither模式 4GB以下,讀寫速率略有起伏,讀取速率最快2782MB/s、寫入速率最快 2270MB/s。但32GB大檔測試,讀取速率最快仍約2711MB/s、寫入速率 最慢降至約1011MB/s。 ![]() CrystalDisk v6.0.2採Default及0Fill,測試50MiB、500MiB、1GiB、 4GiB、8GiB及32GiB,循序讀寫速率不論是那個模式與官方規格的 3500/300 MB/s都有一段落差,特別是寫入速率。 0Fill模式 循序讀取速率大約都落在3133~3233MB/s、寫入速率924~2192MB/s。 4K QD32T1讀取速率356~389MB/s、寫入速率約279~291MB/s。 ![]() Default (Random)模式 循序讀取速率大約都落在3146~3232MB/s、寫入速率1089~2180MB/s。 4K QD32讀取速率357~383MB/s、寫入速率約276~289MB/s。 ![]() NetworkDLS - DiskMark採預設封包值64K,檔案容量為2.5G測試結果。 平均讀取速率1.06GB/s、寫入速率1.07GB/s,寫比讀快。 ![]() HDTune v5.7設定檔案容量為8MB,各測試選項結果值如下圖。 循序讀寫測試項目 平均讀取速率2524MB/s,寫入曲線在容量值約100GB前就已劇烈波動, 之後就急降維持在平穩曲線,平均寫入速率785MB/s。 ![]() ![]() 隨機讀寫測試項目 ![]() ![]() 額外讀寫測試項目 ![]() ![]() File Benchmark選項以Block Size 512MB檔案長度為基準,設定50MB、 500MB、2000MB及4000MB,並分別測試資料型態為Zero及Mixed。 Mixed型態 ![]() Zero型態 ![]() HD-Tach RW 讀寫效能測試,分別針對8mb(Quick Zone)及32mb(Long Zone)測試。 8mb(Quick Zone):平均讀取速率1360MB/s、平均寫入速率294MB/s。 ![]() 32mb(Long Zone):平均讀取速率1370MB/s、平均寫入速率1205MB/s。 ![]() InHouse DiskBenchMark測試, 循序讀取速率2832MB/s、寫入速率2064MB/s。 ![]() Parkdale v2.97設定Block Size 1MB,把檔案大小從250MB~4000MB全測過一輪。 ![]() ![]() ![]() ![]() PCMark 7測試:得分6136、原始得分數為15823。 ![]() PCMark 8測試:分數5061,頻寬為658MB/s。 ![]() TxBench設定檔案長度64MB、512MB、4GB及32GB,分別測試隨機及0Fill 資料方式的結果。 0Fill寫入模式:循序讀取速率3230~3243MB/s、寫入速率811~2208MB/s。 ![]() ![]() ![]() 隨機寫入模式:循序讀取速率3194~3229MB/s、寫入速率1247~2553MB/s。 ![]() ![]() ![]() 測完硬體,安裝SSD Toolbox,一看就暈倒。不支援Secured Erase就算 了,最基本的主畫面除了SSD型號及韌體是對的,其餘如TBW值變成0TB, 運作溫度高達攝氏65263?這是一間大公司出的SSD Toolbox最大的羞辱 吧,錯的離譜,原廠自己也不去修正,這樣乾脆SSD Toolbox不要顯示 NVMe SSD相關資料就好。 ![]() 簡單測試至此,作個簡單的測試結論: 優點 1. 運作溫度還差強人意,算有效的低溫些。 2. 大檔讀取曲線還算穩定。 3. 5年保固,添增吸引力。 缺點 1. 寫入速率多數偏低。 2. SSD Toolbox千窗百孔,既然不適用就不要上架。 3. 散熱器的質感有待加強。 以上不專業之簡單測試到此結束,下台一鞠躬,一切的批評希望廠 商能見諒,本文不作筆戰用,若有指教歡迎大家一起來討論。 |
|||||||
![]() |
![]() |
Golden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Oct 2002 您的住址: 台北市
文章: 3,940
|
本來想去買來當NB系統碟用的,看來要再等等了,
不然就只能大失血去買970pro(MLC)了, 但價格是這款的2.5倍......... ![]() P.S.這款上網查的資料是3D TLC,1TB為640TBW,大約為970pro 1TB的一半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
燦坤會員卡號: 2990601-507849 歡迎取用 此文章於 2019-03-24 11:32 AM 被 slot387 編輯. |
||
![]() |
![]() |
Advance Member
![]() ![]() 加入日期: Feb 2015
文章: 320
|
512 GB 的寫入速度大概就是如此吧 !!??
970 Pro 1TB 之前 momo 水貨價本為 11XXX, 不知為何突然調成 13XXX, 幾乎等於公司貨 的價錢, 這樣還會有人想買水貨嗎? |
![]() |
![]() |
Advance Member
![]() ![]() 加入日期: Nov 2001
文章: 439
|
台廠 用 SMI SM2262EN 主控還有哪些款 ??
|
![]() |
![]() |
New Member
加入日期: Feb 2005
文章: 6
|
這一顆好像比較推薦1T的版本
目前SSD 除非殺很大,否則感覺買一線大廠會比較划算 ?? |
![]() |
![]() |
Master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Nov 2001
文章: 1,925
|
目前用SMI SM2262EN,除了ADATA外,還有創見220S,
國外品牌則是HP EX950、Mushkin Pilot-E系列。 最近剛跟朋友借了EX950在試,有機會再貼測試報告出來。 EX950國外市場已開賣,台灣還停留在EX920,只好先跟朋友 借來試試。 引用:
此文章於 2019-04-22 12:46 PM 被 巫佚 編輯.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