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Master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May 2004 您的住址: 桃園
文章: 2,371
|
升級 Ryzen 1700 + C6H 新舊平台效能對比
Hello 大家好 小弟非專業開箱測試 傷眼請多包涵
昨天開箱實況的影片 內有炫泡RGB風扇效果展示 [youtube]Ep16yW6uWLo[/youtube] 外觀我就先不照了 小弟整線功力也很爛..就不獻醜XD 就直接PO上新舊平台效能對比 大車拚 新配備: CPU: AMD Ryzen 1700 MB : ASUS ROG CROSSHAIR VI HERO RAM: TEAM DDR4 3000 8G*2 預計更換配備: CPU: INTEL I7-3770 NOKOC 4.3G MB : MSI Z68A-GD65 (G3) RAM: DDR3 1600 8G*2 用來升級目前的實況機 以下其他備配都保留不動 MX200 256GSSD // MSI GAMING RX480 // 其他HDD 以下測試使用新舊平台作為對比 由左至右分別為 I7-3770 NOKOC 4.3G // R7 1700 預設值 // R7 1700 ALL CORE 3.8G I7-3770是在WIN8.1下測試 // R7 皆為WIN10-1607版本+電源高效能 CPU-Z 資訊: ![]() CPU-Z 測試: ![]() AIDA64 記憶體頻寬測試: ![]() I7-3770是DDR3 1600 雙通 // R7 DDR4 2400 雙通 (R7 L3效能烙賽可能是WIN10下CCX打架的關係???) CPU MARK: ![]() 國際象棋: ![]() X264轉檔: ![]() R15渲染: ![]() 至於一般遊戲大作我是沒什麼玩 主要還是玩PS4跟看影片 轉檔 居多 看的出來 在我最常用到的轉檔 實況 之類的用途 幾乎可以說是多了一倍的效能 尤其是在跑SONY VEGAS 跟 威力導演 的時候看進度條最有感 簡單的說這次升級大概就是等於兩顆3770裝在主機裡的感覺 R7平台弄起來成本比X99便宜不少 效能又差異不太大 AMD這次真的滿超值的 PS:昨天後來發現超不上去問題了 第一個是 散熱膏 可能我的Y500放好幾年 變質了 導熱效能變差 人情膏就不強求.. 後來重裝一次原廠扇 再換上買的時候PCxxx送的那隻超硬膏 第二個是 主板(OR BIOS)問題 我只要頻率一超過3.7G 主板馬上溫度偵測異常 顯示0~10度跳動 我試過 從3.725G~3.975G 都會發生 可是4G時 溫度感應又會正常 就變成ASUS主機板裡面的Q-FAN 以為是溫度低結果FAN只跑6~700轉 手動調整轉速才能維持超頻後散熱效率 WTF ROG #$%^#@!$%#... 然後隨手一設 原廠扇 跑3.9G 1.4V 穩過測 + 打了5場暴雪英霸 溫度依然0度 看來這AMD黑科技已經內建GTX750.... 直開4G 1.45V 開機溫度5x 溫度恢復正常顯示 跑個測試7x ... 沒法穩測 跑多次就當了 看來要4G 改塔散或上水有可能有機會 補一下3.9G測試圖 ![]() 我個人對RYZEN的感想是: 如果你用不到 雙卡 沒要瘋狂大超 HDD+SSD沒超過4顆 不需要炫泡電競外觀 那其實買個順眼的B350主板跑個3.8穩穩用就好 連信仰風扇都不用換 不得不說...這次如果搭B350 + R7 1700 平台 CP值真的很高 中階6C價格又卡住I5... 誰強誰弱誰穩定 見仁見智 這真的不好說 但是可以確定的是兩家廠商有競爭對消費者來說總是好事 這次升級效能稱個主板保固5年內應該沒問題 但是換換病發的話就難說了....XD 最後讓我偷渡一下我的Youtube頻道打個**** XD https://goo.gl/HqvvlK 喜歡就按個訂閱吧 ^_^ |
|||||||
![]() |
![]() |
Power Member
![]() ![]() 加入日期: Jun 2002
文章: 537
|
感謝大大分享~
__________________
![]()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Jan 2017
文章: 200
|
訂閱按嚕~
![]() |
![]() |
![]() |
Master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Feb 2005
文章: 2,442
|
我的Y500也放N年了.
要怎樣才知道變質了啊. |
![]() |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Nov 2004 您的住址: 北平西路3號
文章: 4,614
|
R7 1700 9999
R5 1600x 8999 你會選哪一個?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Dec 2005
文章: 6,087
|
|
![]() |
![]() |
Master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May 2004 您的住址: 桃園
文章: 2,371
|
引用:
目前風向看來 應該是1600跟1700比吧 XD 預算夠當然是1700啊 數框框就是比較爽XD 引用:
我也不知道是不是變質 不過用起來真的比PCDIY送的那條差一點 PS 我是PCHOME商店街的PCDIY買的R7 1700 有活動可拿888折價捲 滿6888可折888 我實付9812刷卡含運買到的 算便宜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Sep 2015
文章: 206
|
這次賴增R7 1700、1800效能看來不錯啊......
|
![]() |
![]() |
Advance Member
![]() ![]() 加入日期: Mar 2015
文章: 480
|
老實說現階段很多測試遊戲上都是i7-7700k比較強
我覺得是因為架構不錯,且暴力上超高時脈的優勢 畢竟也是4c/8t,一般很多遊戲的多核心支援是吃不到這麼多的核心 但是重點是一旦遊戲是多開,或是多個螢幕的多工處理 或者邊跑遊戲邊轉檔之類,Ryzen還是樂勝 且重點是解析度開越低,對於遊戲fps來說,cpu時脈越高一般越有利 解析度開到2k甚至4k之後,cpu反而不是重點,重點還是90%都在gpu 對於R7預算以上高階用戶,2k/4k解析度才是在意重點 現在的1080p早就是低標,只要顯卡夠強(gtx1070以上),隨便幾乎所有遊戲都能60+ 個人還是看好Ryzen的後續發展 |
![]() |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Nov 2004 您的住址: 北平西路3號
文章: 4,614
|
引用:
Y500我買了一罐用了10多年還沒用完,其實所謂的變質就是遇熱會變硬... intel內建的那個[散熱膏]就很不錯用了,遇熱會變軟冷卻後會變硬。 可惜被極限玩家 妖魔化變成阻熱高 真的有多核需求的,早就上x58/x79/x99了 別被PTT的推文影響,那些嘴砲不外乎就是數框框跑分炫砲,只出嘴不買/等有內顯的R3 真的要便宜,我會買6千有找的8C16T E5 2687W V2 3.4G TB 4G搭一張3千元台幣的雙路超微C602, 1800X/1700X/1700單核還是小輸Ivy 100Mhz左右,比多核同價位打不過雙路E5 V2。 目前觀望12C24T 2687W V4 3G / 16C32T 2697A V4 2.6G 這兩顆 此文章於 2017-03-25 12:21 PM 被 everspiral 編輯.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