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Golden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Dec 2001
文章: 2,906
|
覺得搞藝術的還真是不成功便成仁
這個說法是在一個學音樂的人的網誌看到的,他26歲拿到美國名校的音樂博士,
自爆國中時回家就練習作曲到11點,後來錄取美國音樂名校, 但寫的音樂沒弄出名堂,就只能在學校當個音樂老師, 後來寫了一篇勸世文,說要念音樂的人要深思熟慮一下「學音樂的結局,就是不成功便成仁」 ![]() 後來查了些資料,日本動漫業界,畫漫畫的、畫動畫的、寫小說的、當配音員的、 做遊戲的,如果沒有出名,那收入比一般上班族還差 像日本的配音員,看到是說業界登記的就有6000多人,若含實習的非正式人員大概1萬人, 但活躍中的只有300人,大部分都要另外兼差才有辦法過日子 動畫原畫之前也有討論過,沒有底薪、加班費,論件計酬,漫畫家小說家也是沒紅根本沒多少收入 藝術界沒熱情,生活是很難過的 ![]() |
|||||||
![]() |
![]() |
Ju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Apr 2014
文章: 819
|
至少他還去過美國,我一輩子只能待在鄉下。
|
||
![]() |
![]() |
Regular Member
![]() ![]() 加入日期: Aug 2006 您的住址: Alantic Ocean
文章: 81
|
就跟打藍球一樣啊,
屁孩只會說台灣沒好環境, 也不看看自己是甚麼料, 就算是塊料有沒有辦法像人家那樣操, 結果是站在最頂端的人…千…也許是萬不足一咧 ![]() |
![]() |
![]() |
Ju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Apr 2004
文章: 793
|
引用:
日本的業界底層淒慘無比好像跟他們習慣捧名家有關 喜歡捧名製作人 名聲優 大手漫畫家 |
|
![]() |
![]() |
Power Member
![]() ![]() 加入日期: Nov 2000 您的住址: Taiwan
文章: 614
|
引用:
他也許覺得他是少數 放大來看 每年從美國名校畢業的音樂博士何只他一人 不只藝術界 每年從NCAA籃球名校出來的球員 也是少數能如願被NBA選上 絕大多數從此變成海外浪人球員 每一行都是這樣, 也沒什麼好怨的.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May 2005
文章: 345
|
有書可以教還不夠好,想當流浪博士嗎?
![]() |
![]() |
![]() |
Golden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Dec 2001
文章: 2,906
|
引用:
覺得台灣的動漫界環境比日本還差 ![]() 在日本當漫畫家、小說家、音樂家、配音員還有可能出頭, 台灣看來做這些行業的很難翻身,待遇也比日本差 記得在電視看過台灣的配音員說動畫配一集,酬勞才500元, 第四台重播到翻也是沒多的錢 動漫人材的培養環境也是差很多,沒有專業的設施 引用:
覺得他的意思是說,藝術這行飯不是大好就是大壞,而且大壞的機率比大好高很多, 要從事這行就要有過苦日子的覺悟 因為他說他很多學生都懷抱偉大的夢想 ![]() 但這行光靠熱血就跳進來是很危險的,長時間的練習可是很枯燥乏味,出路又窄, 勸人真的要想清楚 此文章於 2017-02-05 06:07 PM 被 bureia 編輯.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Apr 2003
文章: 96
|
音樂名人和學校沒關係,只有天才兩字
名家沒一個靠學院派系來決定成就的。 |
![]() |
![]() |
Golden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Dec 2001
文章: 2,906
|
引用:
天才不一定會紅,紅的也不一定是天才,運氣很重要, 生前窮困潦倒,死後才出名的藝術家也很多 活著的時候就紅可說非常幸運 看過一本國外的音樂教科書,裡面提到15~16世紀當時的看法是 作品的品質還好,但迎合大眾的口味的人叫天才 作品的品質優秀,然而堅持己見,不願蓄意迎合大眾的人,當時卻是被貶低的 ![]()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Apr 2003
文章: 96
|
引用:
15.16世紀目前沒有音樂家廣傳於後的,天才會不會紅,時間的問題罷了。西方世界直到JS.Bach的出現才為了天才下了定義。個人淺見。 就像被唱片公司吵翻天的卡拉揚一樣,我水準不夠,怎麼聽都跟屎一樣。炒了20年現在炒不起來了,又回到托斯卡尼尼、福特萬格勒、華爾特等人身上是一樣的道理。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