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註冊 常見問題 標記討論區為已讀

回到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 其他群組 > 七嘴八舌異言堂
帳戶
密碼
 

  回應
 
主題工具
超越86的是87
*停權中*
 

加入日期: Dec 2016
文章: 27
國產車商不願說的秘密》一個氣憤的車主:為何車側氣囊不能選配?防打滑也不是基本配備?

2016.12.20
圖片來源:dreamstime_xxl_33724790
撰文者黃紹博

一直以來,多數人對於汽車市場的刻板印象,就是進口車比較高級,而國產車應該要比較實惠,所以國產車總帶有廉價感。但隨著這幾年國產車每年調漲,價格已黃金交叉,直逼入門級距的進口車,真正讓人感到不舒服的地方在於,行車相關的安全配備卻始終乏善可陳。

有人會自怨自艾,覺得反正就是買不起進口車啊,只好「將就」開安全性比較差的國產車了。我在這裡要為各位破除這種自貶的迷思。


首先,要提到的是,許多汽車安全配件的製造成本並不高,怎麼說呢?我們來看最近一些國產車車商的規格售價表,我這裡選用國內最熱門的Toyota Corolla Altis,也就是俗稱的「神A」的規配表來分析一下。(見圖一)

我們看到入門款車種,只要加價3.3萬元就可以安裝循跡防滑與車身穩定系統。再來就是經典款加3萬元就可以有六顆安全氣囊與其他內裝提升的配件。以一台車價70萬的國產車來說,加個安全配備的售價只在車價的1成以內。

圖一、2017年式Toyota Corolla Altis規配表(資料來源:TOYOTA官方網站)

我再來進一步分析,假設Altis豪華款其他的配件拿走,我們可以粗估六顆氣囊價格應該要在1.5萬以內。由於國內很少估價車種來比較,我們去日本TOYOTA購車網站,我找了日本Vitz(台灣Yaris)的車款(見圖二),加裝車側氣簾價格是日幣43200含稅。以日幣對台幣匯率0.27來估算,日本加裝車側氣簾價格是11,664元。所以我估計台灣加裝氣廉價格在1.5萬以內是合理的估計值。

圖二、日本Yaris車側氣廉價格僅新台幣11,664元(資料來源:日本TOYOTA)

所以,我是要跟你說,國產車要加裝循跡防滑、車身穩定以及6顆安全氣囊,其實價格在4.5萬以內就可以搞定。但是,國產車車商偏偏每次都要你加3萬買多合一影音DVD,或是要你花1萬元去裝那些會發光的LED燈或是空氣動力套件,價格幾乎一樣的影音DVD跟LED裝飾套件會比循跡防滑或6顆安全氣囊還重要嗎?

安全配備有多重要?
也就是說國內汽車市場在安全配備部分的銷售與裝配非常的薄弱。首先要講的是6顆安全氣囊,是屬於車側車窗碰撞時的「保護氣簾」,他除了保護後座乘客,其實也會保護駕駛本人。根據美國IIHS的研究,安裝「防側撞簾式氣囊」的車輛,致死率減少高達37%,尤其是車身較高的SUV車款,致死率更因而減少了52%。而且不管美國IIHS或是歐洲NCAP的側面撞擊測試,沒有車側氣簾的車種不是只能得到Poor、就是側撞0顆星的結果。

總之,在國外的車種,沒有車側氣簾就不能得到高分,這早就是國際共識了,2016年台灣國產車還在玩2顆安全氣囊,然後國產車賣得比美國當地、日本當地還要更貴(這不是黑心,什麼才是黑心呢?)

再來就是循跡防滑,這個只要新台幣3萬元,在美國是2012年早就全面標配的安全配件,台灣要到2018年政府才要車商強制安裝!好吧,沒有循跡防滑會怎樣?我在網路上找到一個影片,請看48秒之後的畫面:

在國道2號機場線,在桃園匯入國道1號匝道時,車主稍微閃避就失控撞壁了。匝道上也開不快,看起來時速也不到每小時100公里,也不是激烈駕駛,只是變換車道時左右晃動,這樣就撞壁,你買一台90萬很帥氣的國產車,然後得意的飄去撞壁,你說冤枉不冤枉?如果你早知道要撞車,你會不會花3萬元去加裝循跡防滑?

如果早就告訴你車身側簾可以降低37%車禍死亡率,循跡防滑可以讓你減少自走撞壁,你願不願意花4.5萬去加裝安全配備?我認為正常的男人都會願意,但車商根本不賣給你。因為國產車車商,根本不提供「選配」這個選項給你加裝。要嘛就是全車系偷氣囊,要嘛就是要你多加十幾萬買頂級車款,才可以享有安全。但是我們想一想,安全配備為什麼不是基本配件?在車商眼裡,「你的行車安全」是這麼不重要?

公司利潤在前,車主安全在後?
2016年3月,國內車市龍頭和泰車宣布去年稅後純益97.76億元、年增率6.3%,創下歷史新高,而且每股稅後純益(EPS)17.9元,成為汽車股獲利王。一家汽車國產車銷售公司,獲利快兩個股本,當你看到這個消息,你應該要納悶,國產車這麼好賺,利潤這麼高,為什麼安全配備卻如此落後?

喔,這是個好問題!這時候就來看看數字,我來去翻翻和泰車的年報,根據他們營運概況中,和泰車說明目前自用車國產車款有CAMRY、ALTIS、VIOS、YARIS以及WISH。我就很雞婆的找了這些國產車的銷售數字。

根據UCAR網站的資料,和泰車國產車車款在2015年全年銷售89929輛(見圖三)。我假設因為市場過於競爭,消費者也非常重視安全,政府也嚴格規定的理想情況下,和泰車為了維持競爭優勢,所有國產車全部無償加裝循跡防滑以及六顆氣囊,對於營運會有什麼影響呢?

圖三、和泰車自用國產車車款2015年銷售數量(資料來源:UCAR)

根據我前文的推算,循跡防滑加上車側氣囊售價約4.2萬元,依照國產車加裝配件毛利約50%的現狀,加上大量生產,我推估車商成本應該落在新台幣2.1萬元,再乘上89,929輛車,得到總成本就是18.88億元,而和泰車股本為54億元,換算成EPS來說,和泰車會減少3.496元,約占了EPS的2成。

你可能會想,哇,佔了EPS的2成?!難怪車商不肯吐出來。你這就完全錯了,我的意思是,事情剛好相反,車廠把這3.5元EPS的利潤,優先性排得比「車子安全」還前面。

況且,如果車商開放選購加裝安全配件,它們很可能會「加價」賣給你,其實還會創造利潤。只是他們頂級車款可能會賣得少一點而已。

我自己就開國產車,我不是那種會拿開進口車當炫耀的人,國產車有很多好處,說起來是開進口車人的痛。進口車隨便保養就是萬元起跳,一隻雨刷1千塊,換個電瓶5千,輪胎一顆6千,最慘的是維修料件等進口等上三個月,要不然要自己去對岸淘寶集貨自購,可能還買到假零件……這些都是有錢人玩車人的痛。

國產車到處都可以保養,除了原廠零件還找得到更多國內工廠(不小心)流出的副廠零件,品質就跟原廠的一樣好,而且還更便宜。但是台灣國產車不長進,氣囊給的少就不說了,主動安全設配拔光光,防撞鋼材能細就更細,價錢還賣更高,國內廠商到底是什麼心態?台灣商人黑心慣了?

我話說得重,因為和泰車是國產車龍頭,有相當的指標與示範作用,它們如果改變方向,對台灣車市會有很大的影響力。而台灣第二大本土車商,上進心也不夠,是造成台灣國產車又貴又不安全的原因。

我們要如何避免台灣國產車車商,一直以來寧願給你裝3萬元的影音DVD,也不給你循跡防滑;寧願給你加裝LED空氣動力套件,也不願意給你多兩顆安全氣囊,這樣的亂象呢?

消費者該如何應對?
我認為消費者對於安全配備的意識也要加強,台灣現在有個進口雙達,「日系馬自達,歐系斯柯達(Skoda)」。當你準備要去買車的時候,記得去看看這兩家進口車商的車款,日系進口車馬自達全車系6顆氣囊與循跡防滑,或是斯柯達一系列歐洲五顆星碰撞成績的進口車,60萬以上80萬以下就買得到相當安全的車種,你還會想要傻傻的買2顆氣囊又沒有循跡防滑的國產車嗎?

當然如果你最近要買車,如果能等,我會建議先等個半年,因為國產車2018年要強制加裝循跡防滑,國內車商在2017年下半年都會推出各款全部標配循跡防滑的車種,所以只要能等到那時候,你隨便買一台車都會有循跡防滑。

再來就是車側氣囊,我真的建議無論如何,你最好只買有車側氣囊的車款,對於那些國產車商只提供2、4、6顆,或是低規2顆,頂規才有6顆的行為,請務必跟每一個業務表達不滿。因為氣囊不貴,車子裡面也有空間可以加裝,憑什麼你去速食店點餐只能點套餐,卻不能加點薯條或是可樂?請注意,我說的不是可有可無的配件,而是攸關你自己跟你家人安全的配件。

其實要消費者對於品牌喜好轉向我認為是不容易的事情,如果你也認同車商的品格有待提升,你可以就近去家裡附近展間,看看車,然後跟他們的業務說,你需要可以各車系可以選配循跡防滑跟6氣囊,然後留下資料,也不買車,車商發現成交數與來客數的比例下降,或許總有一天國產車車商會「良心發現」,你說是嗎?
     
      

此文章於 2017-01-05 11:06 AM 被 超越86的是87 編輯.
舊 2017-01-05, 11:05 AM #1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超越86的是87離線中  
kyoceramita
Regular Member
 
kyoceramita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May 2005
文章: 89
講錯重點!

安全配備是跟日本買,100%的增加成本,沒有利潤可言。

電子花車配件,什麼DVD啦,LED燈啦...都是在台灣的子公司生產,雖然號稱原廠,但其實跟日本母公司一點關係都沒有。完全自產自銷,成本自己控制,利潤就是暴利了!這才是為什麼要推影音配件,而不是安全配備的主要原因。

重點是這些影音配件的暴利!
 
__________________
我要當壞人
舊 2017-01-05, 01:05 PM #2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kyoceramita離線中  
doskey
New Member
 

加入日期: Jul 2014
文章: 6
引用:
作者kyoceramita
如果你早知道要撞車,你會不會花3萬元去加裝循跡防滑?

都知道要撞車了,當然選擇不上車,多花3萬做啥?


感覺氣囊已經快被神化了...好像大家寧願有補救的東西,卻不想事先預防

A:容易失控的車-ESP
B:容易失控的車+ESP
C:不易失控的車-ESP
D:不易失控的車+ESP

我以前的車都屬於C,現在是D
但是與其選擇B,同樣的錢我寧願買C
舊 2017-01-05, 01:44 PM #3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doskey離線中  
Keep in touch
New Member
 

加入日期: Feb 2013
文章: 5
光兩顆氣囊的價格,已經逼近了日本六顆進口車價

坐等國產車全部停產
舊 2017-01-05, 01:50 PM #4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Keep in touch離線中  
dodo5
Power Member
 

加入日期: Dec 2001
文章: 533
不管國內外, 重點是要政府強制規定, 在商言商,哪能期待業者自動升級安全配備?
舊 2017-01-05, 06:05 PM #5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dodo5離線中  
P&W
Elite Member
 
P&W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Jul 2001
您的住址: Red Planet
文章: 4,277
昨天才在跟老婆聊天,說台灣開一間專門安裝安全配備的,應該會很有生意才對,針對那些只想買基本款車輛又重視安全的車主,剛好可以協助安裝與測試ACC/FCM/LDWS/Eagle view/ESP/Side airbig/Air curtain等的應該有賺頭.....
__________________
The war is crates by fear and gap.
舊 2017-01-05, 07:55 PM #6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P&W離線中  
P&W
Elite Member
 
P&W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Jul 2001
您的住址: Red Planet
文章: 4,277
引用:
作者kyoceramita
講錯重點!

安全配備是跟日本買,100%的增加成本,沒有利潤可言。

電子花車配件,什麼DVD啦,LED燈啦...都是在台灣的子公司生產,雖然號稱原廠,但其實跟日本母公司一點關係都沒有。完全自產自銷,成本自己控制,利潤就是暴利了!這才是為什麼要推影音配件,而不是安全配備的主要原因。

重點是這些影音配件的暴利!


其實這也是消費者自己的抉擇,但政府其實應該帶頭做出何謂安全標準,但交通部就是個垃圾單位,所以才搞出垃圾VSCC.......
__________________
The war is crates by fear and gap.
舊 2017-01-05, 08:02 PM #7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P&W離線中  
sutl
Elite Member
 
sutl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Jan 2002
您的住址: 閃亮亮的永和*~
文章: 6,096
Post

引用:
作者P&W
其實這也是消費者自己的抉擇,但政府其實應該帶頭做出何謂安全標準,但交通部就是個垃圾單位,所以才搞出垃圾VSCC.......

交通部就是個被各路廠商綁架的單位啊
__________________
歐洲輪胎滾動阻力&溼地煞車&噪音查詢 日本輪胎滾動阻力與溼地煞車查詢(歐洲阻力A=日本阻力AAA)(歐洲跳過D)
貧弱家庭兒童愛心早餐計畫 手機請勿使用台哥大700MHz 4G LTE頻道,以免干擾無線麥克風運作。 
推薦網站 我不爽健保局 巴士大叔之部<-華航飛安不良的原因 國家的遠見
站內特別推薦連結 yahoo賣片被抓 由於著作權法第八十七條第四款的緣故 賣海外正版是違法的喔(刪除紀念) 又有人受害了
好書推薦:快樂為什麼不幸福? 本書不討論快樂更不討論幸福,講的是大腦如何理解世界。
好書推薦:大腦決策手冊 該用腦袋的哪個部分做決策? 了解自己與別人怎麼使用腦袋瓜(因被發現是抄襲的所以下架了喔)
好書推薦:販賣債務的銀行 了解銀行如何使一般人建立錯誤的借貸觀念,讓老百姓成為金融佃農,一輩子替銀行工作
好書推薦:企業的性格與命運 企業的本質是無道德的,企業努力的把自身成本轉嫁成社會成本,以大幅提高獲利。 DVD
好書推薦:沒有中國模式這回事! 雖然書名有中國,但其實是講近代全球經濟史,讓你從經濟學的角度理解歷史。
好書推薦:搶救35歲 十五張證照找不到好工作、四十歲結婚成家是常態、雙薪家庭也只敢生一胎、房貸要背到七十歲…
舊 2017-01-05, 08:31 PM #8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sutl離線中  
超越86的是87
*停權中*
 

加入日期: Dec 2016
文章: 27
分享這篇文章就是覺得廠商把安全放在很後面。但更背後的原因應該是台灣消費者重視那個DVD系統比安全更前面所導致的。

我在爆料公社看到有人分享一輛神車以「全車都是我的潰縮區」來保護駕駛人的照片,結果底下居然有神車友表示,車順順開就好,那些都是駕駛開車習慣不安全所導致的,看了真是三條線。
舊 2017-01-05, 08:44 PM #9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超越86的是87離線中  
wangjoe
Silent Member
 

加入日期: Nov 2013
文章: 0
幫補出處
http://wealth.businessweekly.com.tw...d=ARTL000077878

網路上說再多也沒用

看看那神奇的銷量
車商端大便都賣得嚇嚇叫 他幹嘛端牛肉出來

呆丸郎就是很奇妙
現在都普遍有買保險的概念了
結果買車的時候 什麼氣囊 循跡 ABS 制動 就不重要了
只在意冷氣冷不冷 有沒有dvd 有沒有重低音

此文章於 2017-01-05 09:16 PM 被 wangjoe 編輯.
舊 2017-01-05, 09:15 PM #10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wangjoe離線中  


    回應


POPIN
主題工具

發表文章規則
不可以發起新主題
不可以回應主題
不可以上傳附加檔案
不可以編輯您的文章

vB 代碼打開
[IMG]代碼打開
HTML代碼關閉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1:21 A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