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Master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Nov 2001
文章: 1,949
|
【開箱簡測】Vantec NextStar 3.1 3.5吋 USB3.1 外接盒(圖多,不喜勿入)
測完了Vantec成2.5吋USB 3.1外接盒,當然不能錯過該公司另款3.5吋USB
3.1外接盒。 以下為手機簡單拍照,若有不清楚傷眼處,請見諒。 外彩盒由前一代紅黑配色改為綠黑配色,右上角註明為NextStar 3.1。彩盒 下方載明支援UASP及Type A,不過它的Type A指的是和Host端接頭。 ![]() 外彩盒背面為產品介紹及規格等敘述,產品型號為NST-370A31-BK。 ![]() 外接盒以透明塑膠袋裝著,擺在紙箱內,上方隔間層裡擺著配件。 ![]() 配件包括USB線、螺絲、變壓器、直立座墊等。變壓器為Ktec製,也附上轉接 頭,若要拆下轉接頭,輕壓下方Open鈕就可以鬆開。 ![]() ![]() ![]() 外接盒外部採髮絲拉紋設計,公司商標及產品名稱印在上半部。底部算蠻 整潔的,僅在下半部貼標籤及註記。 ![]() ![]() 外接盒的前視、後視及側邊示意。前方採格狀散熱設計,後方除運作指示 燈及Type B接頭,指撥開關較小,對於大手的人來說有點小困擾。 ![]() ![]() ![]() 內部抽取盒為塑膠製,抽取盒底部有稍作開孔散熱設計。 ![]() ![]() USB 3.1橋接板給它瞧個仔細,橋接晶片仍是ASmedia 1351。 ![]() ![]() ![]() ![]() SSD也可以直接裝,有個小問題是沒法於背面鎖住,若接2.5吋HDD會有晃 動的情況,不建議直接安裝2.5存HDD於其內,最好透過2.5轉3.5吋裝置轉 換,在移動使用時較安全,通電及運作燈號為藍色。 ![]() ![]() ![]() 開箱至此,上機去。 測試環境簡述: M/B: ASUS P9X79 WS BIOS 4701 CPU: i7-3930K oc 4.6G RAM: Team Xtreem LV DDR3-2400 4G*4 SSD: Samsung 850 Pro 256G OS SSD: Fujitsu FSX-240GB SLC SSD 接在H710P上 Raid: Dell H710P 強制掛上LSI MegaRAID 9265-8i Driver USB 3.1 擴充卡: Akitio MP-HU316A-AKT v1.0 測試碟串接法: 直接把線接在擴充卡擋板 OS: Windows 8.1 Enterprise x64內建UASP Drivers 本篇測試僅提供Windows 8.1 USB 3.1測試圖並於文後附上 Windows 8.1 USB 3.1 UASP與SATA 6Gb/s耗損率差異比較。 AIDA64 Extreme Edition的Read Test Suite,分別設定Block為 1MB及8MB來測試。 ![]() AIDA64線性讀寫測試,設定Block Size為8MB作為測試基準。讀取 的傳輸線圖還算穩定,寫入線圖起伏頗大。 ![]() ![]() AJA 設定2048*1556 10-bit RGB從128MB~16GB全測一輪,讀取 速率約510MB/s,寫入測試裡小檔跟大檔寫入速率差異甚大。 ![]() Anvil's Storage Utility設為預設Compression 100%模式,把容 量值從1GB~32GB針對不同格式全測試一輪,強制設定採取Write Through 模式進行寫入測試。循序讀取速率約510MB/s,循序寫入 幾乎都不超過300MB/s,循序寫入稍弱,若接一般HDD應該足堪使 用,但接SSD就明顯看出其不足性。 ![]() ![]() ![]() ![]() ![]() ![]() ![]() ![]() AS SSD設定檔案容量為1GB,並測試Copy Benchmark及Compression Benchmark。不論是循序寫入或壓縮寫入的速率都較低。 ![]() ![]() ![]() ![]() ATTO Diskbenchmark v2.47針對了64K、64MB、256M、512MB、1GB 1GB及2GB分別測試,Overlapped I/O模式讀寫速率還算穩定。 ![]() Crystal DiskMark採Default模式,分別挑容量值50MB、500MB、1G、 4G、8G及32G等六組參數測試。SSD循序讀寫速率都還算穩定,SSD 4KQ32T1的寫入測試稍微不穩定。 ![]() NetworkDLS - DiskMark,平均讀取速率約280MB/s、平均寫入速 率約262MB/s。 ![]() HDTune 設定檔案容量為8MB,各測試選項結果。 線性讀寫測試,讀取的曲線還算平順,寫入曲線起伏較大。 ![]() ![]() 額外讀寫測試(Extra Test-Read/Write),這段時間測了幾條USB線, 若不穩的USB 線串接,Extra Write的Cache線形會掉速很明顯,很 差的線會掉到連30MB/s都不到。 ![]() ![]() 隨機讀寫測試(Random Access-Read/Write)。 ![]() ![]() File Benchmark選項則是以Block Size 512MB檔案長度為基準,設 定50MB、500MB、2000MB及4000MB,測試資料型態為Zero及Mixed。 讀取的曲線或速率較穩定,寫入相對不太穩定。 ![]() ![]() HD-Tach 讀取效能測試,分別針對8mb(Quick Zone)及32mb (Long Zone)測試。 8mb(Quick Zone),讀取速率約312MB/s。 ![]() 32mb (Long Zone),讀取速率約325MB/s。 ![]() HD-Tach RW 讀取效能測試,分別針對8mb(Quick Zone)及32mb (Long Zone)測試,Long寫入會掉尾速。 8mb(Quick Zone)。 ![]() 32mb (Long Zone)。 ![]() InHouse DiskBenchMark。 ![]() Parkdale v2.95根據Block Size 64K或1MB,把檔案大小從250MB 到4000MB全測過一輪,本篇刊出Block Size為1MB的圖表。 ![]() ![]() ![]() ![]() PCMark 7測試。 ![]() PCWizard 2014測試。 ![]() 最後作個簡單的測試比較表,若把所有SATA 6Gb/s偏弱測試選項加 入作比較,USB 3.1勝過X79 SATA 6Gb/s;若把SATA 6Gb/s於測試 軟體中不相容的項目剔除並加以比較,USB 3.1外接速率損耗率與 內接相比約26%。 ![]() ![]() ![]() 結論 優點 1. UASP環境下的循序讀取速率穩定且接近內接SATA 6Gb/s。 2. 安裝快速且提供前方面板的散熱機制。 3. 支援3.5吋HDD容量達6TB。 缺點 1. 某些測試環境循序寫入及4KQD32寫入偏弱,惟對3.5" HDD已夠用。 2. USB線材雖可使用,似乎未能完全發揮USB 3.1的效能。 3. 安裝2.5吋SSD/HDD時的固定螺絲孔位不太合,使用時需小心。 以上不專業之簡單測試到此結束,下台一鞠躬,一切的批評希望廠商能 見諒,本文不作筆戰用,若有指教歡迎大家一起來討論。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