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Advance Member   加入日期: Aug 2010 您的住址: 靜香家 
					文章: 327
					
				 | 
				
				市售發酵乳含糖高 董氏籲訂標準
		
	 https://tw.news.yahoo.com/%E5%B8%82...-045851818.html 【台灣醒報記者陳彥驊台北報導】發酵乳雖具營養價值,但含糖量超高!董氏基金會28日召開記者會公佈市售20支發酵乳調查報告,基金會食品營養組主任許惠玉表示,其中有16支含糖量高,甜度甚至等同於「碳酸飲料」。董氏基金會呼籲,政府應明訂發酵乳定義,並提醒民眾飲品糖量過高的情形。 董氏基金會於3至4月期間,調查市售20支發酵乳,結果發現當消費者為「健康」、「活菌」、「腸道健康」、「體內環保」、「新纖順暢」及「調整體質」等目的飲用此類產品時,其實反而攝取到更多的添加糖與熱量。 【多數發酵乳糖超標】 基金會食品營養組主任許惠玉引用調查結果指出,有16支產品約每100公克便有11至15克的含糖量,有大量添加的情形,平均甚至與碳酸飲料每100公克約有11公克的含糖量不相上下。營養師林彥廷也以成人平均每日需攝取2,000大卡熱量換算,每日糖攝取應不超過25公克,但此次調查中,就有12支產品超過此標準。 林彥廷引用世界衛生組織(WHO)於3月4日最新公佈的「糖攝取指南」建議,每日糖攝取量應從總熱量的10%下修為5%。她表示,長時間攝取大量的糖,會增加肥胖、蛀牙、代謝症候群、高血脂及癌症發生率,同時會導致內分泌失調及憂鬱、躁鬱等負面情緒;此外,糖也會刺激體內胰臟分泌大量胰島素,長久下來將造成胰臟負擔、高血糖及罹患糖尿病的機率增加。 【明訂定義提醒民眾】 董事基金會也發現,有16支品名標示為「發酵乳」,可能導致使消費者誤會。林彥廷解釋,發酵乳的含乳量應達90%以上,但這些飲品含乳量僅為35%至45%,且添加了許多糖及香料,應正名為「發酵乳飲料」較為恰當。 許惠玉呼籲,政府應比照調味乳,由衛服部清楚定義發酵乳的規範,她強調,在市面上產品含菌量多數有正常發酵乳含菌量10%的情況下,雖有這些飲品仍具營養價值,但政府仍應提醒消費者其含糖量過高的情形。 她也建議民眾,與其喝發酵乳飲料,不如多攝取高纖維的蔬果、全榖,如牛蒡、木耳、香菇、海菜類及香蕉等,同樣可營造腸內益生菌的生長環境,並減少壞菌滋生,使人體攝取到更多的營養素。許惠玉說,這才是長久的保健之道。 有些品項的確蠻甜的  | |||||||
|  2015-04-28, 08:07 PM
			
			
	#1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Jul 2012 
					文章: 6
					
				 | 通常是酸的東西會加很多甜 酸跟甜這兩個味覺有互相抵銷的作用 讓人產生錯覺 以為不太酸或不太甜 | ||
|  2015-04-28, 09:40 PM
			
			
	#2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Apr 2015 您的住址: 溫室 
					文章: 147
					
				 | 一開始只是管菸 現在什麼都要管 董氏基金會是不是設在海岸第一線  | 
|  2015-04-28, 10:07 PM
			
			
	#3 |   | 
| Major Member  加入日期: Aug 2003 您的住址: 北縣 
					文章: 158
					
				 | 引用: 
 明明還有酒可以管,怎不去管?目標為訂定酒害管制法 | |
|  2015-04-30, 08:25 PM
			
			
	#4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Feb 2011 
					文章: 346
					
				 | 不要買不就好了?   | 
|  2015-05-01, 01:50 AM
			
			
	#5 |   | 
| Master Member     加入日期: Apr 2001 您的住址: 高雄 
					文章: 2,247
					
				 | 這串跟菸無關,不需要牽扯。 話說市售品項幾乎都太甜了,除了低糖以外我幾乎很難喝的下去…… 
				__________________ 簽名檔真是礙眼…還是讓版面乾淨點吧! | 
|  2015-05-01, 02:20 AM
			
			
	#6 |   | 
| Basic Member 加入日期: Nov 2008 
					文章: 11
					
				 | 引用: 
 怎麼會拿石頭 砸自己的腳呢! 
				__________________ 1991 orville by Gibson Les Paul STD pickup APH-1   這邊變成五毛粉紅DVD了嗎   | |
|  2015-05-01, 03:20 AM
			
			
	#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