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Master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Nov 2001
文章: 1,932
|
【開箱簡測】Kingston HyperX Savage 240G 測試 (圖多,不喜勿入)
四月份入手了兩款品牌的SSD都不是很滿意,某天看到網路上Kingston
推出新款的HyperX SSD,遙想當年踏入SSD世界的第一顆SSD也是買 它,歷經這麼多年再度相逢,不知是否會讓我驚豔呢?購物網站推出後的 第一時間就標下,等了不到一天就收到。 本篇僅先PO出X79平台測試,另兩個平台的測試結果待數據整理好再 貼出完整版。 以下為簡單數位相機拍照,若有不清楚傷眼處,請見諒。 外盒正面照,採用與記憶體配色風格的黑紅底包裝,右上方的讀/寫速 率算是快的,就是因為它的標示才會激起購買意願。 ![]() 外盒背面密密麻麻的描述產品特色及所附配件,因為不是買Kit包就很單 純的SSD配件。 ![]() 打開外盒,SSD擺在泡棉內,附有HyperX貼紙、使用說明及True Image 安裝序號。 ![]() SSD下方還擺了轉9mm的厚墊可供選用。 ![]() 與之前的HyperX系列相比,除了改採Savage系列紅黑配色外,X也變得 比較寬胖些,下方註明這是Savage系。 ![]() SSD本體背面蠻簡潔的,只貼了一張貼紙。同樣採螺絲設計於四角,其中 一角被保固貼紙蓋住,為了避免破壞保固就不大卸八塊囉。 ![]() SSD SATA接頭設計。 ![]() 看外盒好像有附2.5"轉3.5"轉接盒,怎麼前面都沒看到?原來是藏在SSD 本體固定泡棉的背面,不過小弟用不到它了,再次把所有的附屬配件來個 畢業照。 ![]() 購買前上了官網查一下規格,與之前HyperX 系列SSD採LSI SF2281主 控不同,這回的Savage系列改採Phison PS3110-S10主控。第一次使 用群聯主控產品是Corsair Voyager GTX 128G隨身碟,好奇之下就順 便抓了一下S10的特色。 ![]() ![]() 根據S10自己官網敘述,不知它的測試值是那個平台?但就依此當個基準。 ![]() 它也強調支援RAID ECC及AES-256,但RAID測試要等續篇再PO文。 ![]() ![]() 開箱結束,看實際的測試數據。 測試環境簡述: M/B: ASUS P9X79 WS BIOS 4701 CPU: i7-3930K oc 4.6G RAM: Team Xtreem LV DDR3-2400 4G*4 SSD: Kingston HyperX Savage 240G f/w SAFM00.r OS SSD: Fujitsu FSX-240GB SLC SSD 接在H710P上 Raid: Dell H710P 強制掛上LSI MegaRAID 9265-8i Driver 測試碟串接法: 直接把SATA線接在X79 SATA 6Gb/s接頭 OS: Windows 7.1 SP1 Ultimate x64 X79 RSTe Driver: 掛上Intel C600/x99 v4.1.0.1046,不用舊版的v3.x 藉由Crystal DiskInfo,出廠前已開機測試過5次,計數自動變6,主控 僅支援到TRIM。 ![]() HDTune Info也來驗明正身。 ![]() AIDA64 Read Test Suite,設定檔案容量為1MB及8MB來測,隨機讀取 速率最高達601MB/s。 ![]() AIDA64 線性讀寫測試,設定檔案容量為8MB。線性讀取/寫入曲線都還 蠻平穩的,不會出現突然掉速或大幅抖動的情況。 ![]() ![]() AJA 設定2048*1556 10-bit RGB從128MB~16GB全測一輪。 ![]() Anvil's Storage Utilities分別設為Compress 0Fill或Compress 100% (Incompressible模式),因為X79 RSTe的特性而強制打開Write-Thru選 項去測試,從1GB~32GB全測一輪。 Compress 0Fill 讀取效能佳,不僅讀取分數多超過3000分,連帶讓整 體得分超過6000分,就SATA界面的SSD而言算是高分。 ![]() ![]() ![]() ![]() ![]() ![]() ![]() ![]() Compress 100% (Incompressible模式),似乎就像是墜落凡間的精靈 般打回原形,4K讀取速率多僅30MB/s左右,讀取分數多低於寫入分數, 整體得分值就沒那麼搶眼。 ![]() ![]() ![]() ![]() ![]() ![]() ![]() ![]() AS SSD全測一輪,並測試Copy 及Compress Benchmark。與Marvell 系列主控一樣,在X79下測試寫入速率會偏低。 ![]() ![]() ![]() ![]() ATTO Diskbenchmar設定檔案長度為64K、64MB、256MB、512 MB、1GB及2GB,測試模式設定為I/O Compression 00000000型 態及隨機型態、Overlapped I/O及Neither四種模式分別測試。 Overlapped I/O,讀寫取速率多超過外盒標示官方值。 ![]() I/O Compression 00000000型態及隨機型態測試。 ![]() ![]() Neither 模式測試,讀寫取速率多超過500MB/s。 ![]() CrystalDisk v3.04壓縮率採Default、0Fill及1Fill,把50MB~4000MB 全測試一輪。不論那種模式下循序寫入速率多超過510MB/s,4K寫入多 無法超過130MB/s是較弱之處,不知是否是因為受制於RSTe的問題? ![]() ![]() ![]() NetworkDLS - DiskMark也拿來試看看,它的寫入測法雖與RSTe不相 容,致寫入值異常偏低;惟與Marvell或LSI系列主控相比,讀取速率也只 最高到141MB/s。 ![]() HDTune v5.5設定檔案容量為8MB,各測試選項結果。 循序寫入速率的Burst Rate較低些,File Benchmark選項以Block Size 512MB檔案長度為基準,設定50MB、500MB、2000MB及4000MB, 並分別測試資料型態為Zero及Mixed。File Benchmark不論是Zero或是 Mixed的4K寫入與Marvell系列一樣都偏低,但又更低,Mixed型態的4K Random single也較低些。 ![]() ![]() ![]() ![]() ![]() ![]() ![]() ![]() HD-Tach 讀取效能測試,分別針對8mb(Quick Zone)及32mb (Long Zone)測試。 ![]() ![]() HD-Tach RW 讀寫效能測試,分別針對8mb(Quick Zone)及32mb(Long Zone)測試。 ![]() ![]() InHouse DiskBenchMark測試結果。 ![]() Parkdale v2.95根據Block Size 64K或1MB,把檔案大小從250MB~ 4000MB全測過一輪。當Block Size為1MB時,循序讀取速率還不錯, 一旦Block Size為64K時,循序讀取速率就降低很多。 ![]() ![]() ![]() ![]() ![]() ![]() ![]() ![]() PCMark 7測試,很意外的是它的得分值與其它家主控相比都偏低。 ![]() PCWizard 2014測試。 ![]() TxBench設定檔案長度64MB、512MB、4GB及32GB,分別測試隨機 及0Fill資料方式的結果。不論是那種資料型態,4K寫入不超過130MB/s, 隨機模式下的4K讀取也多不超過30MB/s。 ![]() ![]() ![]() ![]() ![]() ![]() ![]() ![]() 空碟測試到此為止,在S10官網規格敘裡有個讓我蠻好奇的地方,它表示 它們在SSD近乎全滿下的掉速情況會較其它競爭對手趨於和緩,是這樣嗎? ![]() 那就額外追加SSD近乎全滿(將204G的資料先Copy至SSD內)的測試。 ![]() ![]() 從上面兩張圖看來,近乎全滿下的ATTO或Crystal DiskMark測試值與空 碟相比相差不大,算是過關。 測試結論 優點 1. 優異的循序讀寫及4K QD16/32讀寫效能。 2. 提供系統移轉軟體及安裝厚墊。 3. 近乎不掉速的架構與Marvell相比已不相上下。 4. 似乎有LSI的特性,0Fill環境下表現值較佳。 缺點 1. 4K讀寫效能在某些環境下表現較低落。 2. 未提供Toolbox之類的軟體來監控或微調SSD,幸好Parted Magic之 類軟體還抓得到它可以執行Secured Erased。 3. 似乎有LSI的特性,未壓縮環境下表現值就略差些。 4. LSI 2208 RAID環境效能略低於Intel系列(續篇後補)。 以上不專業之簡單測試到此結束,下台一鞠躬,一切的批評希望廠商 能見諒,本文不作筆戰用,若有指教歡迎大家一起來討論。 此文章於 2015-04-29 03:56 PM 被 巫佚 編輯.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