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Master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Nov 2001
文章: 1,949
|
【開箱測試】進化的外接硬碟座,USB 3.0/eSATA兩相好 ICY DOCK MB981U3-1S v2.0 (圖多,不喜勿入)
今年四月曾經玩過這款硬碟散熱器的第一代產品(MB981U3-1S),曾發過
開箱文(有興趣的讀者可自行爬文),當時有一個缺憾是不提供eSATA。 歷經了大半個年頭,終於推出了第二代具eSATA功能的硬碟座。 以下為簡單數位相機拍照,若有不清楚傷眼處,請見諒。 這是第一代的產品外盒,當初吸引我的是它支援USB 3.0 UASP功能。 ![]() ![]() ![]() 很可惜的是當時推出時只支援USB 3.0。 ![]() 舊版印象回顧至此,緊接的是第二代的MB981U3-1S v2.0壓軸登場。 外盒正面照,跟舊版一樣的設計,上方產品型號仍註明是MB981U3-1S。 ![]() 外盒背面循例是九國文字說明及產品詳細規格,產地為中國大陸。右下 角的標籤處暗藏玄機,標註為 MB981U3-1S v2.0才是支援USB 3.0及eSATA 雙界面。 ![]() 外盒兩測分別有產品特色及重點特色的介紹。 ![]() ![]() ![]() ![]() 開箱囉,正上方擺著使用說明書。 ![]() 移開說明書就可以看到本體概況。 ![]() 盒子下方底層擺著變壓器,若您接的是3.5" HDD或是eSATA界面就需要 這囉,若接的是2.5" HDD/SSD,並採USB 3.0與主機串接,就不是很需 要變壓器,但視您的2.5" HDD/SSD耗電量而定。 ![]() ![]() ![]() 盒子左側底部擺著USB 3.0連接線。 ![]() 硬碟座上方俯視圖,中間大大圓鈕是電源開關,支援2.5"及3.5"儲存 裝置,要退出3.5" HDD,只需按下左下方處就可以退出。 ![]() 把中間檔板下壓,可看到SATA接頭,很可惜的是它無法同時安裝2.5" 或3.5"儲存裝置,僅能擇一使用。 ![]() 正面前視圖,公司Logo擺在這邊。 ![]() 底部示意圖,防滑腳墊看來蠻紮實的。 ![]() 背面示意圖,就是多了那個eSATA接頭,才誕生出MB981U3-1S v2.0。 ![]() 2.5" HDD/SSD就是著樣擺。 ![]() 簡單開箱到此為止。 測試環境簡述: M/B: ASUS P9X79 WS BIOS 4601 CPU: i7-3930K RAM: Team Xtrem DDR3-2400 4G*4 SSD: Sandisk Extreme Pro SATA 6Gb/s 240GB HDD: Toshiba 2TB SATA 6Gb/s SATA/eSATA Controller: Marvell 9230 USB Host: Renesas USB 3.0 uPD720201 F/W v2.0.2.4 Driver v3.0.23.0 OS: Windows 8.1 Ultimate x64 SP1 本篇以SSD接於Marvel 9230作為SATA測試基準,比較裸接與透過MB981U3-1S v2.0 的USB 3.0及eSATA差異值。 因為外盒強調UASP Support,加上第一代是採用ASmedia 1053E,因此, 經系統測試也是一樣是ASmeida 1053E。 ![]() ![]() AIDA64 Read Test Suite,設定檔案容量為1MB及8MB。 ![]() AIDA64 線性讀寫測試,設定檔案容量為8MB。 ![]() AJA 設定2048*1556 10-bit RGB從128MB~16GB全測一輪。 ![]() ![]() Anvil's Storage Utility設為預設Compression 100%模式,把容量值從 1GB~32GB全測試一輪。 ![]() ![]() ![]() ![]() ![]() ![]() ![]() ![]() ![]() AS SSD全測過一輪,並測試Copy Benchmark及Compression Behcnmark。 ![]() ![]() ![]() ![]() ![]() ![]() 內接 ![]() USB 3.0 ![]() eSATA ![]() ATTO Diskbenchmark v2.47針對了64K、64MB、256MB、512MB、 1GB及2GB等不同檔案長度分別測試。 ![]() ![]() ![]() ![]() ![]() ![]() ![]() ![]() ![]() ![]() ![]() ![]() ![]() ![]() Crystal DiskMark採Default分別測試50MB~4000MB的全數容量測試。 ![]() ![]() ![]() ![]() ![]() ![]() ![]() ![]() NetworkDLS DiskMark。 ![]() HDTune v5.5設定檔案容量為8MB,各測試選項結果。 循序讀寫方面。 ![]() ![]() Extra 額外讀寫測試。 ![]() ![]() Random 隨機讀寫測試。 ![]() ![]() HDTune 檔案基準測試(File Benchmark)測試圖,分別測試32KB、64KB、 64MB及512MB。 ![]() ![]() ![]() ![]() ![]() ![]() HD-Tach 讀取效能測試,分別針對8mb(Quick Zone)及32mb(Long Zone)測試。 8mb(Quick Zone)讀取測試。 ![]() 32mb(Long Zone)讀取測試。 ![]() HD-Tach RW 讀寫效能測試,分別針對8mb(Quick Zone)及32mb(Long Zone)測試。 8mb(Quick Zone)讀寫測試。 ![]() 32mb(Long Zone)讀寫測試。 ![]() InHouse DiskBenchMark 循序讀寫測試。 ![]() 各隨機讀寫項目測試結果。 ![]() ![]() Parkdale針對了10MB~4000MB不同容量,及64K/1MB的Block Size分別測試。 ![]() ![]() ![]() PCMark 7 ![]() ![]() PCMark 7 原始測試(Raw Test) ![]() ![]() PCWizard 2014測試結果。 ![]() TxBench針對Default (512M)及長檔(32GB)做測試。 ![]() ![]() 將所有的數值作個總結表,比較HDD與SSD透過此裝置的傳輸耗損率為何? 可發現若透過eSATA傳輸,不僅效能已蠻接近內接,且支援eSATA 6Gb/s, 但是USB 3.0傳輸,因為USB 3.0 4K相關讀寫較弱,而拖累了整體表現。 ![]() ![]() 測試結論 優點 1. 提供獨立電源開關及也提供2.5" HDD/SSD僅透過USB 3.0供電即可使用。 2. eSATA傳輸模式接近於內接,並可上到eSATA 6Gb/s。 3. 雙模式給予使用者不同使用彈性。 4. 簡單免螺絲使用。 缺點 1. ASMedia 1053E的韌體若能調校,讓4K讀寫提高就更棒了。 以上不專業之簡單測試到此結束,下台一鞠躬,一切的批評希望廠商 能見諒,本文不作筆戰用,若有指教歡迎大家一起來討論。 |
|||||||
![]() |
![]() |
Master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Nov 2001
文章: 1,949
|
經原廠私訊告知其產品可能誤置彩盒,MB981U3-1S v2.0
與第一代同樣只有USB 3.0傳輸介面,不具eSATA功能。 小弟買到的是MB981U3S-1S這咖產品,只有MB981U3S-1S 這個型號才同時具有USB 3.0 & eSATA 雙規格,算是小弟 賺到了。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