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Ju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Feb 2011
文章: 940
|
[開箱] 顛覆 Mini-ITX 機殼印象 SilverStone 銀欣 RVZ01 小烏鴉 ITX 新登場
雖然Z大已經先玩過了一輪
![]() 可是沒有 MM 失敗... ![]() http://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1037283 不過每個人的配法和玩法和心得 還是有點小小的不同 也讓小弟選配一下不一樣的周邊獻醜一下下 ![]() SilverStone 銀欣在對於Mini-ITX機殼的產品 的推陳出新和鑽研和市場其他品牌不同的方向是很積極和不遺餘力的。 除了已經有多年口碑的SUGO系列中的SG05/06/07/08方塊版的ITX以外 ![]() 當FT03-Mini推出的時候,當時挾帶著 號稱高級垃圾桶的垂直煙囪效應散熱設計 雖然價格不低,不過卻也讓FT03-Mni在DIY﹍Mini-ITX機殼界。 依然引起了不小的話題性 ![]() 尤其從SG和FT系列來看銀欣的設計團隊,對於Mini-ITX這種規格的小電腦系統 能不能安裝效能性的長顯示卡,是非常計較的 也許是以玩家們的需求為出發點,強調Mini-ITX 一定要可以安裝有長度的效能型獨立顯示卡。 但是為了要兼顧這種特性卻又不可以把機殼做的過於巨大偏向於MATX 避免本末倒置,選了ITX結果機殼的深度或者寬度和MATX一樣大的囧境 所以看得出來銀欣在這方面的設計無所不用其極 回顧一下FT03走垂直的擴充方式,將機殼拉長 但是深度沒有擴大大,相對的對於有限的 小型桌面空間電腦主機的擺設還是可以容忍的下 到了2013年第四季末,銀欣在發表會上 就已經透露了最新款的次世代MINI-ITX RVZ01以烏鴉系列品牌為起點,首款ITX的機殼作品 在2014年第一季,選擇以台灣為首發售起點 RVZ01 小烏鴉已經可以在通路買到了。 售價大約2599並不算太貴 ![]() RVZ01 外箱部分,採用的是全彩的彩盒設計包含規格標示 ![]() ![]() 打開後就可以看到型錄介紹還有安裝說明書,裡面還有一個配件盒 包含了Riser轉接卡,和螺絲,還有輔助站立的腳座 由於 RVZ01 在安裝上有一點點小門檻和細節必須要注意 所以建議對DIY沒有很熟的使用者,請務必讀一下說明書 ![]() ![]() RVZ01 的組合配置玩法其實很多種,完全在於個人 喜歡被動散熱,就用無風扇,或者喜歡安靜可以用LP的散熱器 電源只要符合SFX愛怎麼配都可以,不過在台灣通路市場SFX電源的選擇性還是少數 最推薦匹配穩合的還是銀欣自家的450W SFX金/銅或低預算的300W SFX銅 [img][http://www.xfastest.com/data/attach....thumb.jpg/img] 個人選配的是 RVZ01 配 ST45SF-G 金牌 Steam machine 也是跟銀欣下單 採用這顆目前市場上能見度最高的SFX 450W金 ![]() 還有有整線潔癖的人或者喜歡短線控的人 可以選配銀欣官方出的 PP05-E 具有伸縮的特性電源模組線材 ![]() ![]() ![]() 風扇個人喜歡用主動是和低版的設計,以免卡件干擾所以選了 AR04 ![]() ![]() ![]() 搭配的平台,選用msi最近推出的 Gamin ITX 遊戲電競平台 Z87I GAMING AC GTX 760 mini-ITX Gaming ![]() 準備開箱 RVZ01 和檢視配件細節還有組裝流程 如果要搭高耗電的顯示卡,建議選用450 SFX金或銅 當然,如果要裝更省電的A卡中階的話用300W SFX銅還是可以撐的起來 只是硬碟就要改用2.5或SSD來減低耗電周邊裝置 ST45SF-G 金牌打開後,附贈的模組配件 還有轉成ATX的轉接板 ![]() ![]() ST45SF-G 金牌本體 ![]() 有五個模組輸出接口,系統電源兩組,周邊兩組,顯示卡一組(藍色) ![]() 有一顆八公分的主動散熱風扇 ![]() 接下來取下 RVZ01 的黑色不織布後 本體: ![]() 支援兩組USB3.0擴充和HD音訊連接針,還有開關和重置按鈕 RAVEN LOGO旁邊還有支援一組吸入式光碟設計 如果不常用光碟的話,建議就不用安裝了 ![]() ![]() 為了加強CPU的散熱,機殼上方開了一個12公分風扇的口 也有隨機附贈一個12公分的系統風扇 ![]() ![]() 上方有進氣散熱口 [img][http://www.xfastest.com/data/attach....thumb.jpg/img] 將 RVZ01 直立擺放的樣子 長寬高:382mm (W) x 105mm (H) x 350mm (D) ![]() 後IO介面,支援雙檔版的顯示卡 ![]() RVZ01 本體架構 ![]() RVZ01 的架構圖 ![]() 系統線材,機殼連接線+USB 3.0 19PIN 連接線 ![]() 為了加強散熱,機殼的底部也有兩組系統風扇可以擴充 ![]() ![]() 電源供應器僅支援SFX規格,安裝的地方和硬碟架共用,允許裝一顆3.5硬碟 ![]() 實際裝的樣子,內附一條電源延長線 ![]() ![]() 電源供應器支架的對面還支援一組2.5吋的HDD或SSD安裝 ![]() 另外,顯示卡擴充槽的上方也支援兩組2.5吋的HDD或SSD安裝 ![]() 硬碟供應器的右側,就是MINI-ITX主機板安裝的區域 ![]() 接下來是 RVZ01 稍微要注意的地方就是安裝顯示卡包含長卡的一些細節 RVZ01 支援最長13”英吋的顯示卡,如果希望機殼能獲得更好的散熱對流 以及對顯示卡效能沒有到頂級的需求,建議可以用GTX760 ITX短卡即可。 目前台灣市場通路能購買到的是微星的GTX760 Gaming ITX ![]() 拿掉顯示卡的支撐架後 ![]() 可以看到下方就是另一個區塊的散熱風扇,最多可以裝兩組12公分 ![]() 在安裝獨顯的時候,除了一次轉接版以外,還必須要安裝一個內附的橋接器 不過其實這些二轉或一轉並不會影響效能,只是如果有原生癖的話 就沒辦法囉...畢竟這是設計條件上無法避掉的一些限制 ![]() 實際安裝顯示卡的樣子 先將卡插入顯示卡支架 ![]() 然後再透過Riser橋接卡插入主機板,然後再把整個支架鎖回去機殼就大功告成 ![]() ![]() 蓋上蓋子準備進行一下溫度測試 RVZ01 支援橫躺 ![]() 當然也支援直放,完全看個人的需求和想擺設的空間而定 想怎麼擺就怎麼擺 ![]() 開機有小藍光 ![]() 進機殼的系統元件:包含使用兩顆預設贈送的風扇 ====================================== Core i5 4670K 銀欣 SST-AR04 銀欣 ST45SF 450W msi Z87I Gaming AC msi GTX 760 mini-ITX Gaming Samsung SSD 840 EVO 120GB Kingston HyperX LoVo DDR3-1600 ====================================== 全平台待機耗電約77W ![]() CPU和GPU的待機狀態下大概35度左右 ![]() 經FurMark滿載溫度測試,最高耗電約234W 如果上770或780甚至是780Ti的話會衝破300W以上 不過450金還是可以勝任 ![]() ![]() CPU最高大概是70度左右,GPU的話差不多是80 如果不是配Intel K版的處理器,溫度會更低一些 ![]() 不過一般使用狀態下並不會時時刻刻有這麼極端的滿載 所以RVZ01應付中高階ITX平台的散熱性和擴充性其實是很夠的 最多可以裝 4~5 顆的SSD或2.5HDD。。。 另外,如果喜歡走極致靜音路線的使用者 可以選配下吹的大型散熱器,玩無風扇的玩法 總之,玩法配法實在很多變化,還是要看個人需求而定 ![]() RVZ01 在整體的設計概念上和Steam的理念是差不多相吻合 由於 Steam machine是特別定做過的體積,加上無法擴充多硬碟 所以體積上和銀欣的RVZ01相比 Steam machine 還是小了一點點 但 RVZ01 有比較高的彈性擴充靈活度 尤其是 Steam machine 的官版機殼坊間並沒有提供管道零售取得 ![]() 2014 年已經是 Steam 要大力提倡Mini-ITX搭配的高效能平台的時機 應該會吹起一陣 ITX 高效能小電腦的小風氣 所以組裝ITX規格的電腦需求會漸漸多了起來 以上大概是一些個人入手銀欣RVZ01+銀欣 ST45SF 450W的相關組裝實測 的相關參考和心得 ![]() |
|||||||
![]() |
![]() |
Master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Jan 2008 您的住址: 演一圈 (誤~
文章: 2,447
|
全平台都是GAMING專用,也幾乎沒超頻,待機還比我裝GTX 780TI還高?
這不科學阿~ ![]()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Feb 2002 您的住址: TW
文章: 982
|
MSI SST
最近蠻積極的嘛 ![]() ![]() ![]() |
![]() |
![]() |
Ju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Feb 2011
文章: 940
|
引用:
報告Z大 我關了C STATE和EIST 然後WINDOWS電源選項是勾全速 我討厭螢幕黑掉的感覺 ![]() ![]() |
|
![]() |
![]() |
Master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Jan 2008 您的住址: 演一圈 (誤~
文章: 2,447
|
引用:
電源跟螢幕不是連動的阿,關閉顯示器那邊選"永不"就不會黑螢幕了,但是電照省 ![]() |
|
![]() |
![]() |
Ju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Feb 2011
文章: 940
|
引用:
我知道是分開的啦 討厭系統怠速的感覺 不喜歡CPU時脈升升降降的 ![]() 喜歡固定一個姿勢 下次有在玩其他的平台在來開EIST和CSTATE ![]() |
|
![]() |
![]() |
Golden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Sep 2001 您的住址: 雨港
文章: 3,096
|
可是沒有 MM 失敗...
再重複一次...沒有MM ![]() |
![]() |
![]() |
Ju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Feb 2011
文章: 940
|
引用:
冬天太冷了...這個要拜託 Z 大 小弟我愛莫能助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