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Ju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Apr 2008
文章: 824
|
平價高質感入門新選-Thermaltake Urban S31 機殼入手測試
Thermaltake 推出了一系列以 Urban 系列為名的機殼。與過去 TT 以前面板大量網孔、有稜有角為主體的設計不同,在 Urban 系列使用了較為洗練、精簡的外觀,配上鋁質拉絲門板營造與以往產品完全不同的質感路線。向來在裝機選擇上以CM 為主的筆者,看到時也不免心動了一下,因此這次入手了 Urban 系列中的 S31 來開箱測試與談談心得。
產品外箱: 機殼本體外觀:Urban S31 為透明側版設計,機殼的輪廓也不像遊戲導向機種那麼有菱有角。 前面板最大的特色:鋁質拉絲門板,曜越的Logo 印在右下角挺有一體感。 USB與音效面板在面板正前方較不會受落塵影響,機殼上部僅有外置 SATA DOCK 與電源、reset 開關與指示燈號。 面板開啟之後可以看到 Drive Bay 與風扇濾網。兩者都是從前方以卡榫的方式固定,可以很方便地拆開清洗。Drive bay 則是3大,其中一塊可以透過轉接架的方式安裝 3.5” 裝置。 前方進氣風扇為 12CM,還留有一個空間可以安裝12CM 風扇: Front Panel 的小缺點,電子接點外露,雖然一般來說沒有甚麼影響不過長期使用入塵造成不正常的機會會比較多一點。 上方採常見的網孔設計,可以放入一組 240 冷排,或是兩顆12CM風扇,一樣具有可抽換濾網的設計: 內裝一覽:第二顆贈送風扇在後方出風。 硬碟架的部分,分為上下兩區共六個硬碟,上半可拆除安裝超長卡或是120mm冷排;通用硬碟架的部分挺厚實,3.5”可以使用免硬碟安裝,2.5”則是需要螺絲固定 PCIe 插槽檔板可重複使用,具有開孔設計: 下置POWER的部分也有可拆洗濾網,這應該已經是現代機殼的必備設計,可惜的是POWER 的支撐腳沒有橡皮,減震降噪的功能要打點折: 背面部分:背面有1.2CM的走線空間,另外側板有稍微外凸以防側板無法闔上。 配件部分,贈送5.25轉3.5”的轉接架,螺絲配件似乎沒有CM送得來的多。 安裝看看14CM 的Prolimatech Armageddon :高度沒啥問題,也不會卡到透側 不過主要還是要試裝240mm的水冷相容性:試驗過後是OK的,但是要用比較Tricky的方式,風扇跟水冷會稍微錯位,各自使用各自的螺絲鎖上。 安裝後的內部空間還挺足夠,裝上HD7970 也還有一定的空間可以整理走線: 背面走線也算方便,不過下方走線開孔有點小: 整體安裝的感覺還算不錯,尤其在平價市場中有門片設計的機殼實在少有。外觀的開關安排與前面板卡榫的設計也的確是相當方便。不過因為多了門片,有一部分的氣流可能會從前置面版與門片的縫隙流入,前置面版總成底部並沒有特別防塵的設計,可能會累積在電子接點上,這點使用者要特別注意。 內部空間的安排還不錯,似乎是與同家族的 A31 共用結構,因此在長卡部分沒有太多問題,水冷的安裝也不會太過礙手,算是相當寬敞,硬碟架也相當厚實,不過對於電源沒有橡皮減振的設計倒是有些意外。 另外終於有感覺到 TT 的鋼材厚度終於有些長進,不妨直說筆者以前不選擇TT低價機殼的原因還是在於鋼材厚度,Urban S31 的入手讓我多了些信心可以選購,不過螺絲配件感覺有些不太足夠,另外總是會在螺絲包內發現些黑色金屬碎屑,應該是來自於螺絲,這部分算是還可以改進。 整體而言,Urban 系列跳離了 TT 外觀慣用的路數,營造簡約的高質感路線的確讓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覺,S31 安裝的機能面也算不錯,倒是市場上可以考慮的新選擇。 |
|||||||
![]() |
![]() |
Golden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Apr 2003
文章: 2,597
|
內部很眼熟,就跟我限用這咖很像,機殼超薄,軟趴趴的,
側蓋因為太軟,很難一次蓋上去 ![]() |
||
![]() |
![]() |
Ju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Apr 2008
文章: 824
|
引用:
那可能不是同樣的XD 因為側板還不算太軟 不過背板IO的區塊真的比較軟,但也還是比先前很紅的V3好一些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