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Master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Nov 2001
文章: 1,931
|
【測試】USB 3.0外接盒橋接晶片-戰國七雄擂台賽,生死決鬥誰能勝出 ~~(圖多,不喜勿入)
2009年USB 3.0規格問市,當時市面上無太多USB 3.0外接盒及橋接晶片可選購,歷經了2
年的光陰,現在市面上USB 3.0外接盒已是機海快淹沒了購物網站。這麼多的外接盒有人在 乎的是外型,可是我在乎的是橋接晶片的效能,不死心的衝動就決定把今年市面上能找到的 USB 3.0橋接晶片作成的外接盒,全部給它找來大PK。本來在想是該測3.5"外接盒好呢?還 是2.5"外接盒好呢?想了一想,2.5"外接盒對於供電穩定性的應該要求更高(畢竟很多是不外 加DC5V線),就決定本次測試全以2.5" USB 3.0外接盒作PK。 目前市售的2.5" USB 3.0外接盒,基本上其橋接晶片多半只支援到SATA II 3Gb/s速率, 只有Asmedia推出1501E支援到SATA 6Gb/s的速率,可是真的很難找到這款晶片作成的 外接盒,因此成了此篇測試的遺珠之憾。以下依晶片型號的英文順序,依序介紹上擂台賽的 各選手代表商品進場 Asmedia 1501,台灣祥碩研發,目前幾乎常見於多數外接盒內,產品規格為: http://www.asmedia.com.tw/eng/e_sho...ndex=97&item=90 本次代表出賽的是聯力 EX-10QI新一代,非初上市版 ![]() IS888,Innostor(銀燦)研發,在台零售市場能見度不高,官網介紹如下: http://www.innostor.com/index.php?p...e=Product_IS888 代表出賽的選手是雄鎂科技網售U3A5 ![]() JMS539,Jmicron研發,算得上是第一代USB 3.0外接盒常見的橋接晶片,只是近期產品 的能見度有轉淡,官網介紹如下: http://www.jmicron.com/Product_JMS539.htm 代表出賽的選手是VIZO弈碩科技出品的Traveler 3 SHE-290,其官網介紹一併加入 http://www.vizo.com.tw/front/produc...t_detail/98/2/1 ![]() JMS551,Jmicron研發,很可惜官網查不到規格資料,有興趣的可以自行Google相關資料 代表出賽的選手為ICYDOCK MB981U3-1SA,官網介紹一併加入 http://www.icydock.com.tw/goods.php?id=114 ![]() Lucidport USB300,也算是第一代市售的USB 3.0橋接晶片,當初打的宣傳是跟NEC USB 3.0 最麻吉,現有最新的USB302晶片,很可惜市售品都找不到,官網規格介紹 http://www.lucidport.com/usb300.html 代表出賽的選手為ICYDOCK MB668U3-1SB,官網介紹一併加入 http://www.icydock.com.tw/goods.php?id=100 ![]() PL2773,Prolific(台灣旺玖)研發,自己覺得是較新一代研發出來的橋接晶片,官網介紹如下: http://www.prolific.com.tw/chn/Products.asp?ID=90 代表出賽的選手為凡達克Vantec NexStar 3 NST-280SU3-BK http://www.vantecusa.com/tw/product/view_detail/478 ![]() VL700,VIA研發的,也是第一代USB 3.0外接盒常會見到採用的橋接晶片,官網介紹如下: http://www.via-labs.com/en/products/vl700/index.jsp 代表出賽的選手為hotway HDK-SU3 http://www.hotway.com.tw/products/hdk-su3.htm ![]() 七位挑戰者都介紹完了,守關的關主則是Intel ICH10R,藉此可以看看透過外接盒傳輸的效能 會比內接ICH10R傳輸效能損耗度差多少。 測試環境簡述: M/B: ASUS Rampage III Extreme (ICH10R) +i7-920 D0 Drivers:Intel RST Driver 10.6.0.1022 USB 3.0 控制器:R3E內建NEC uPD720200F1韌體更新至最新版並搭配Driver v2.1.28.0 HD:WD 2.5" Black WD7500BPKT 7200rpm 2.5" HD外接盒:上述介紹各進場PK選手的廠商代表 USB 3.0串接法:直接串接於主機板背板上的USB 3.0孔,減少其它變數 OS: Windows 7 Ultimate x64 以下測試數據係基於上述個人平台所作之整理,不同平台間數據或許會略有差異 AIDA64 Read Test Suite 測試結果,各家橋接晶片擅長之處不一,持平而言多數項目關 主(ICH10R)還是最強,Buffered Read強項立下可見。此軟體測試的結果以Asmedia 1051平均損耗率最少而暫獲冠軍,第二名是IS888,第三名為PL2773 (詳細數據請參考文 末總表圖)。 ![]() AJA Video System這套軟體是後期才加入個人測試軟體,JMS551還來不及測就已賣出 了,故此項目它缺席了,只剩下其餘六位選手與大魔王PK。測試參數分別設定檔案大小從 最小的128MB到最大16G,並設定最大解析度,基本上低於1GB檔案容量時,各家選手都 分別有領先,2GB~16GB檔案容量時,大魔王的效能仍優於其它人,Lucidport則是和 IS888不停地在爭奪亞軍。此軟體測試結果是Asmedia 1051以些微差距(0.01%損耗率差 異)意外擊敗原被看好的Lucidport而奪冠,Lucidport USB300僅能含淚屈居第二名,第三名為JMS539 (詳細數據請參考文末總表圖)。 ![]() ATTO Diskbenchmark v2.47這套是常見被拿來測試的軟體,雖然有些方面被人詬病,不 失為一套比較基準,同樣也針對了64K、64MB、256MB、512MB、1GB及2GB分別測試、 考量版面簡潔性,僅抓64MB、512MB及2GB的部分數值摘要作成Excel簡圖來比較,完整 數據比較可參考文末最後總表。 ATTO 64MB測試,可發現多數情況ICH10R值還是優於多數外接盒橋接晶片,多數項目是 VL700、IS888及Lucidport在互尬,這輪比賽結果恭喜Lucidport USB300以壓倒性的較 低損率技壓群雄,VL700及Asmedia 1051僅能飲恨的分別屈居第二及第三名(詳細數據請 參考文末總表圖)。 ![]() ATTO 512MB測試,部分測試項目ICH10R不再居絕對優勢,相對地在部分測試項目中 Asmedia 1051看來頻頻超越對手甚至於擊敗大魔王,很快的比賽結果揭曉,原本看好的 Admedia 1051意外敗陣,原因在於4K或小檔讀寫上,頻頻失誤於Lucidport或IS888, Lucidport在這回擂台賽再度以平均最小的損耗率奪冠,IS888擠下Asmedia獲得亞軍, Asmedia 1051僅能抱得第三名(詳細數據請參考文末總表圖)。 ![]() ATTO 2GB測試,除了一小項魔王失守外,ICH10R取得完全掌控權,各家選手只能比較看 誰的失誤(損耗率)較少,結果仍是Lucidport獲勝、IS888維持亞軍,Asmedia 1051僅能 得第三名(詳細數據請參考文末總表圖)。 ![]() Crystal DiskMark採Default分別測試50MB~4000MB的全數容量測試 CDM-50MB測試,很奇怪的是所有橋接晶片對於4K讀寫效能都有低落的情況,除了IS888 的4K讀取稍微正常而已,512K讀寫及循序寫入測試,無人能攫ICH10R之鋒,全都敗陣, 僅在循序讀取測試有三傑打敗魔王,結果這個項目PL2773竄起奪得冠軍,IS888維持亞 軍,JMS539得到第三名(詳細數據請參考文末總表圖)。 ![]() CDM-100MB測試,除了橋接晶片4K QD32讀取效能普遍不佳外,其餘4K讀寫項目與魔王 差距縮小。ICH10R在512K讀寫或循序讀寫也沒法完全獲勝,這個項目VL700奪得冠軍跌 破眾人眼鏡,Asmedia 1051獲得亞軍,Lucidport USB300得到第三名(詳細數據請參考 文末總表圖)。 ![]() CDM-500MB測試,除了橋接晶片4K 讀取效能與ICH10R差異較小,其餘4K讀寫項目與魔 王差距再度拉開(很慘)。這個項目沒有那位挑戰者可擊敗大魔王,Jmicron家族發揮聯防效 應平均失血最少,JMS551獲勝,JMS539獲得亞軍,Asmedia 1051得到第三名(詳細數 據請參考文末總表圖)。 ![]() CDM-1000MB測試,過程跟CDM-500MB差不多,就不贅述,結果PL2773獲勝, Lucidport獲得亞軍,JMS539得到第三名(詳細數據請參考文末總表圖)。 ![]() CDM-2000MB測試,除了橋接晶片4K QD32 讀取效能與ICH10R差異較大外,部分選項有 些挑戰者還打敗關主,最後本場賽事由VL700以些微差距擊退眾人而獲勝,JMS539淚眼獲 得亞軍,PL2773得到第三名(詳細數據請參考文末總表圖)。 ![]() CDM-4000MB測試,橋接晶片4K QD32 讀取效能與ICH10R差異仍然較大,關主的強項大 多數仍保有優勢,本場賽事由JMS539以較低的耗損率獲勝,IS888獲得亞軍,JMS551得 到第三名(詳細數據請參考文末總表圖)。 ![]() HDTune v5.0這次只拿循序讀取/寫入作比較,其餘隨機存取這類的就不比較,主要考慮到 即便是7200轉2.5"機械硬碟,拿來比較可能沒太大意義。 HDTune 讀取效能測試,IS888選手很努力的與ICH10R浴血奮戰,最後仍落敗,但表現已 比其它挑戰者更加優秀,在此頒給它榮譽首席之稱,JMS539及Lucidport USB300分別獲 得第二及第三名(詳細數據請參考文末總表圖)。 ![]() HDTune 寫入效能測試,IS888選手的努力可以給予嘉賞,最大寫入效能還小贏ICH10R, 沒令人意外的IS888再度奪冠成為HDTune的雙料王,Asmedia 1051及Lucidport USB300分別獲得第二及第三名(詳細數據請參考文末總表圖)。 ![]() HD-Tach 讀取效能測試,分別針對8mb(Quick Zone)及32mb(Long Zone)測試 先看8mb Quick測試,Burst Speed向來是USB 3.0各家橋接晶片的弱點,平均讀取速度 項目,IS888竟然與大魔王打平,IS888在這場擂台賽還是奪冠,Lucidport USB300獲得 第二名,JMS539得到第三名(詳細數據請參考文末總表圖)。 ![]() 32mb Long測試,Burst Speed仍是USB 3.0各家橋接晶片的弱點,平均讀取速度項目 IS888略低於ICH10R,VL700因Access Time損耗率贏過IS888,意外在這場擂台賽奪 冠,Asmedia 1051獲得第二名,JMS539得到第三名(詳細數據請參考文末總表圖)。 ![]() HD-Tach R/W讀寫效能測試,分別針對8mb(Quick Zone)及32mb(Long Zone)測試 8mb Quick測試,Burst Speed仍是USB 3.0各家橋接晶片的弱點,平均寫入速度項目 VL700略優於IS888,但因IS888的Burst Speed表現較佳且平均讀取速度較快,IS888 順利奪冠,VL700獲得第二名,Asmedia 1051得到第三名(詳細數據請參考文末總表圖)。 ![]() 32mb Long測試,Burst Speed仍是USB 3.0各家橋接晶片的弱點,其餘項目各選手互有 領先而看來撲朔迷離,結果公布IS888仍獲勝,Asmedia 1051獲得第二名,JMS539得到 第三名(詳細數據請參考文末總表圖)。 ![]() PCWizard 2010測試軟體看得出ICH10R仍獲得大多數的優勢,Lucidport USB300的隨 機讀取效能較佳掩蓋過其它項目的失誤,順利取得冠軍,VL700及IS888分別獲得第二及 第三名(詳細數據請參考文末總表圖)。 ![]() PCMark07 這套軟體,部分可以測出平常實用性的表現,整體分數以IS888總得分1882分 獲冠,Lucidport USB300是另一打敗ICH10R的橋接晶片,各細項表現在另一張圖表中可 看出。 ![]() ![]() 擂台賽打那麼久了,該有個結局,依照各測試項目作個平均值,和內接ICH10R相, IS888的平均損耗是所有參賽選手最少的,因此本次擂台賽七雄爭霸,盟主非IS888莫 屬,Lucidport USB300只能無奈地以些微差距屈居亞軍,Asmedia 1051/VL700並列 第三。 ![]() 後記:以上測試雖基於個人現有設備所作之測試,或許不像其它專業機構的評測,也可能會 有誤差值,每家橋接晶片韌體調教的情況都可能影響上述的測試值,若有冒犯各廠商敬請見諒。 簡單測試到此結束,下台一鞠躬,一切的批評希望廠商能見諒,本文不作筆戰用,若有指教 歡迎大家一起來討論。 |
|||||||
![]() |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Aug 2004
文章: 5,682
|
可以要求加映「Seagate FreeAgent GoFlex USB 3.0」的效能測試嗎?感謝
![]()
__________________
行善之家、必有餘慶、積惡之家、必有餘殃。 天理昭彰、報應不爽、諸惡莫做、眾善奉行。 有因無緣、果報不現、因緣聚合、業報現前。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 定慧等持、精進修行、心存善念、行善布施。 諸天護衛、諸佛護祐、災劫消弭、逢凶化吉。 阿彌陀佛 ![]() |
||
![]() |
![]() |
Master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Nov 2001
文章: 1,931
|
報告~~手中沒此設備,最近缺銀兩中
![]() ![]() 引用:
|
|
![]() |
![]() |
Golden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May 2001
文章: 3,363
|
引用:
哇 好野人 ![]() Lucidport USB300 好像是高麗選手 怎麼沒使用SSD測試 數據比較拉的開 ![]() 內地比較多 相關的測試文 但是病毒多 ![]()
__________________
無良行政機關 新北市衛生局 ![]() 新海橋下那棟。交通不方便耶 ![]() Ghost island = 呆丸 Welcome to Taiwan! ![]() ![]() 此文章於 2012-03-23 09:07 PM 被 pompom 編輯.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Aug 2003
文章: 572
|
看起來跟USB2.0的時代不同,晶片的差距比例很都小耶
這樣以後買外接盒,就以外觀與價格為優先考量吧 |
![]() |
![]() |
Master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Nov 2001
文章: 1,931
|
Lucidport雖是Korea商,但第一代剛問市的相關產品線還是有它的蹤影,
況且本篇只問USB 3.0橋接晶片,不管它是那個國家的產品. USB 3.0文內提到多僅支援的SATA 3Gb/s,買SSD來測,太傷本,就以大家 平常都會用到的來PK比較實際,小弟看過SATA II SSD的效能除了讀取比 較好外,寫入並不會好到那裡 ![]() 引用: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Mar 2010
文章: 160
|
謝謝做這麼詳細的測試.
效能差不多就選看得順眼的,應該會買聯力的. ICY DOCK MB668U3-1SB就不肯出別的顏色,不然就是ICY DOCK. |
![]() |
![]() |
Golden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May 2001
文章: 3,363
|
引用:
這麼多商品 記得拋售 PM一下 ![]() SATA晶片比較看好Asmedia 支持台灣 ![]()
__________________
無良行政機關 新北市衛生局 ![]() 新海橋下那棟。交通不方便耶 ![]() Ghost island = 呆丸 Welcome to Taiwan! ![]() ![]() |
|
![]() |
![]() |
Master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Nov 2001
文章: 1,931
|
之前在二手區,早已拋的差不多了
![]() ![]() 引用:
|
|
![]() |
![]() |
Advance Member
![]() ![]() 加入日期: Apr 2007
文章: 331
|
給個讚!
![]() 做這麼多測試,整理一定很辛苦吧 最近剛好在用ASM1051的外接盒搭SSD用 結果發現怎麼速度不正常且常常抓不到 後來發現原來是從後面拉過來的USB3.0延長線在作怪 ![]() 把連接線直接插到後面就一切正常了 看來USB3.0對線材真的比較要求...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