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註冊 常見問題 標記討論區為已讀

回到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 其他群組 > 七嘴八舌異言堂
帳戶
密碼
 

回應
 
主題工具
mount
*停權中*
 
mount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Jan 2005
您的住址: 酒無多少醉為期
文章: 1,422
物價飛漲 嚴查嚴打...

查到來中秋節也過了....等下次吧! 哪次不這樣, 每次都演一樣
     
      
舊 2013-09-04, 08:15 PM #1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mount離線中  
帥鐵人
*停權中*
 
帥鐵人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Apr 2013
文章: 289
油電瓦斯上漲,又要阻止物價上漲,不倫不類
 
舊 2013-09-04, 08:16 PM #2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帥鐵人離線中  
ppoq
*停權中*
 

加入日期: Nov 2012
文章: 926
民眾喜迎便當上漲 表示可以吃兩個 影響不大
舊 2013-09-04, 08:22 PM #3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ppoq離線中  
滄桑悠無愁
Golden Member
 
滄桑悠無愁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Jul 2001
您的住址: Hsin-Chu / Chung-Li
文章: 3,543
沒辦法用言語表達了, 只能用一張圖回應

__________________
指揮所:陣地準備好報告!

舊 2013-09-04, 08:22 PM #4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滄桑悠無愁離線中  
semmy
*停權中*
 

加入日期: Sep 2001
文章: 1,933
有漲價嗎?不是從10幾年就就是這個價?








以前的新鮮屋飲料一罐500cc,後來變成480cc,現在一罐又變成450cc,但價格永遠不變喔∼
舊 2013-09-04, 08:35 PM #5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semmy離線中  
solosbye
Advance Member
 

加入日期: Sep 2006
文章: 388
最近兩個颱風。第一颱都沒事、第二颱雨量較多
颱風前在全X 平地產高麗菜49/顆
第一個颱風過後,馬上變成39/半顆,其它不管什麼菜、那怕是根莖類的也漲爽的
第二個颱風過後,馬上變成89/顆
問題是這些菜源並非南部來源、而是當地供應(還是颱風前的庫存)
所以其實平常的菜價還比菜市場批來的貴,供應商連這種颱風黑心錢都要賺

這些菜也蠻可憐的,常常擺到爛掉還乏人問津
我也是有骨氣的,跑去大X發買進口洋蔥、馬鈴薯,一個只要7.5~8元

此文章於 2013-09-04 08:45 PM 被 solosbye 編輯.
舊 2013-09-04, 08:42 PM #6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solosbye離線中  
netor
Major Member
 

加入日期: Nov 2004
文章: 178
其實幾天不吃這些漲價的葉類蔬菜應該不會怎樣吧,只是大家可能都已經認為要天天有蔬菜才會達到所謂的營養均衡。
__________________
###
我們都知道,這個問題,大家都非常的關切。本人,也非常的關切。
我們已經聯絡,會同了所有的專家、學者,一定要研究、擬定出一個,非常妥善合適的,辦法和措施出來。
相信大家都會得到一個非常圓滿而完美的結果和結局。
~這一夜,誰來說相聲?語言的藝術~
###
舊 2013-09-04, 09:15 PM #7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netor離線中  
jack28825252
Major Member
 
jack28825252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Oct 2003
您的住址: 台北
文章: 127
好像每次十月一號前都會打一下 這次打比較早 七月就在打的樣子~
舊 2013-09-04, 09:29 PM #8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jack28825252離線中  
semmy
*停權中*
 

加入日期: Sep 2001
文章: 1,933
陽台不要外推,你家就有地方種菜,颱風天你就不用擔心物價上漲!
舊 2013-09-04, 09:30 PM #9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semmy離線中  
青雲
New Member
 

加入日期: Sep 2013
文章: 2
這部戲去年就演過一次了

那位主演者如今高升院長...
舊 2013-09-04, 09:48 PM #10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青雲離線中  


回應


POPIN
主題工具

發表文章規則
不可以發起新主題
不可以回應主題
不可以上傳附加檔案
不可以編輯您的文章

vB 代碼打開
[IMG]代碼打開
HTML代碼關閉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2:08 P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