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註冊 常見問題 標記討論區為已讀

回到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 數位影音討論群組 > 影片討論區
帳戶
密碼
 

  回應
 
主題工具
winzard
Senior Member
 
winzard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Apr 2002
您的住址: 新北市
文章: 1,041
普羅米修斯(Prometheus)-探索大衛


萬物皆起源於隱微。


因為普羅米修斯只有呈現整個故事構想的前半而已,所以很不容易看出雷利史考特的真正用意是什麼,因此本文只是先嘗試著整理目前可以看出來的資訊和線索。

首先要表明的是,普羅米修斯與異形雖同處於一個世界觀之下的故事,但是普羅米修斯並沒有延續異形所探討的對科技反噬的恐懼,和死亡與性的主題,而是另闢蹊徑,探討完全不同的主題。唯一可以說兩片有相關的,就是除了世界觀相同之外,都是被劃歸在科幻驚悚電影類別之中。



仔細觀察,可以發現普羅米修斯一片中,最關鍵的核心角色當屬麥克法斯賓達(Michael Fassbender)所飾演的仿生人大衛(android, David)。而且從大衛出發來思考劇情中的各種安排,可以發現很多有趣的對比存在。從大衛來看普羅米修斯一片,可以了解許多劇情的規劃用意和安排的理由。因此本文將著重在大衛身上,以大衛為核心來嘗試整理和思考普羅米修斯一片中所隱含的各種對比與象徵。






一、與T.E.勞倫斯的對比:真假勞倫斯。

這裡的T.E.勞倫斯是由大衛連(David Lean)所執導,於1962年上映的史詩電影阿拉伯的勞倫斯中的主角T.E.勞倫斯,並非是指史實上真正的T.E.勞倫斯。此外,會取名大衛也許是為了向導演致敬吧。更有意思的是勞倫斯也被彼得威蘭在"Ted Conference, 2023"中用來舉例過。

在前導預告片”Happy Birthday, David”中。大衛的形像表現的相當明確,這支前導預告片不只是威蘭企業的宣傳,更是在介紹本片的主角,並藉此將電影的世界觀背景傳達給觀眾。大衛作為一個仿生人,不像艾希(Ash)擁有明確的男性外觀和舉止。這次雷利史考特給大衛設定了一個如同T.E.勞倫斯一般地,擁有一個溫和柔順的中性美形像。因此,觀眾看到的大衛不管是在談吐、舉止,甚至是情感流露(當然是假的),都呈現出一種心思細膩、舉止優美的感覺,可以說是對T.E.勞倫斯的外在表現的具體模仿。這樣作的理由一方面是故事背景設定所需,威蘭企業想要藉此讓大衛更容易為人類社會所接受,而另一方面則是為了用來對比另一個角色-維克斯。

David: Hello. I'm David.
「我是大衛。」
Interviewer: What can you do, David?

「你能做什麼,大衛?」
David: I can do almost anything that could possibly be asked of me. I can assist your employees. I can make your organization more efficient. I can carry out directives that my future counterparts might find distressing or unethical. I can blend in with your workforce effortlessly.

「我幾乎可以做你要我做的任何事情。我可以...略。我可以執行人類朋友可能覺得很痛苦...或是不道德...的工作。我可以...略。」
Interviewer: David, what makes you sad?
「大衛,什麼讓你感到悲傷?」
David: War, poverty, cruelty, unneccessary violence. I understand human emotions, although I do not feel them myself. This allows me to be more efficient and capable, and makes it easier for my human counterparts to interact with me.

「戰爭、貧窮、殘忍、不必要的暴力。我了解人類的感情。雖然我本身無法感覺到。這一點讓我更有效率也更有能力。讓我的人類朋友可以和我更容易互動。」





在前導預告片中提到了兩件事,一是大衛擁有情感偵測和理解的能力,但卻無法感受。二是大衛對於戰爭、貧窮、不必要的暴力等人類社會所否定的負面價值感到悲傷。有趣的是,第二點也正是勞倫斯所不喜歡的部分。至於第一點,雖然大衛與勞倫斯同樣都表現出相似的感受,但勞倫斯是真的能體會到情感,而大衛卻一點也感受不到,只是作出相應的表現而已,而這就是人類與仿生人對創造者的態度有明顯不同的原因。

基於大衛的外觀有如此明顯的中性美色彩,因此在大衛剛出場時就安排他觀看了阿拉伯的勞倫斯,透過正式把T.E.勞倫斯的形像揭露在觀眾眼前,讓觀眾透過勞倫斯來建立對大衛的印象。然後是勞倫斯表演用手捻熄火柴特技的一幕,並念出那句經典對白。

The trick, William Potter, is not minding that it hurts.
「威廉波特, 秘訣就是不要怕痛.」



大衛不僅是複述了兩次,更進一步地將髮型變成跟勞倫斯一樣。還可以注意到大衛是穿拖鞋的,這跟穿著阿拉伯服飾時的勞倫斯是一樣的。這是相當地明顯在讓觀眾對大衛於故事中的作為能和勞倫斯有所連結,而且不只是開頭而已,後面還多次讓大衛引用阿拉伯的勞倫斯的名言。

There is nothing in the desert and no man needs nothing.
「沙漠裡空無一物、凡是人都有需求。」這句是Prince Feisal說的。

Big things have small beginnings.
「萬物皆起源於隱微。」這句是Mr. Dryden說的。

雖然在大衛身上建立這麼鮮明的勞倫斯形像的仿效,但要注意的是阿拉伯的勞倫斯中,勞倫斯最終是一無所獲地離開了沙漠,而且還嚴重地受到打擊,因為勞倫斯追逐的只是個幻影而已。但在普羅米修斯中,大衛模仿的是正在追逐幻影的勞倫斯,再加上大衛因為是仿生人,他的一切是基於程式設計,而非從內心真正感受到的一切,這樣一來不就讓大衛像是一個用機械打造出來的勞倫斯模仿品嗎。




二、與維克斯的對比:假兒子和真女兒。

大衛被彼得威蘭(Peter Weyland)稱作情同兒子,但更具體地說是假兒子。彼得威蘭有一個親身女兒梅若迪絲維克斯(Meredith Vickers),但彼得威蘭與女兒的關係不好,甚至可以說彼得威蘭根本就不認或是不在乎這個女兒。一般來說,父母都會給予子女姓氏,讓子女能繼承家族的名號或是事業(假設他們是父權社會)。但彼得威蘭卻沒有給維克斯威蘭的姓氏,而且雙方的情感互動不佳。



注意看維克斯登場時的模樣,她在船一到目的地時就率先自行醒來,而且直接展現了一種強勢的自主風格,不需要旁人協助就能把在冷凍狀態下的體能自行快速地回復到正常狀態。然後,該角色雖是女性,但卻表現出一個中性的打扮和姿態,不僅僅是為了階級上的強勢而已,而是為了表現給彼得威蘭看的。

接下來的彼得威蘭的影像簡報不僅是直接揭露大衛的仿生人身分,更是直接把一個仿生人稱作是情同兒子一般的存在,這對正站在一旁,且作為一個親身女兒的維克斯,而且是真正生物學上的女兒是多麼地不留情面。雖然說彼得威蘭根本就不知道維克斯是否會跟來,但這段劇情將彼得威蘭對維克斯的感情表現的相當尖銳。即便當場知道維克斯身分的人可能只有大衛一人。



彼得威蘭否定自己親身的女兒,卻稱一個機械為兒子。這時候再加上第一點的大衛外觀和舉止的描寫,特別是在簡報時,還可以看到大衛那與眾人類男性完全不同的拘謹坐姿。這將大衛和維克斯這對彼得威蘭的兒女對比的相當有意思。大衛是由男性往女性的中性化,維克斯是由女性往男性的中性化,且兩者的舉止也相反,維克斯是強勢如男子,大衛是優美如女子,然後再看維克斯對彼得威蘭所說的這句話。

Meredith Vickers: A king has his reign, and then he dies. It's inevitable. That is natural order of things.
「王者臨天下...然後駕崩。這是無可避免的,這是...大自然的秩序。」



維克斯的這番話已經將維克斯的野心呈現的相當清楚,她想要繼承或者說得到威蘭企業,但是彼得威蘭不願意將江山交給她。這時候再看維克斯刻意地採取中性化打扮,且進一步去特意表現出男性舉止或是較陽剛的說話語氣。這不僅僅是因為表現階級上的威權而已,更多的是要在眾人眼前展現出雄性的力量。也就是說她是在向父親證明她也可以像一個男人那樣統治他的江山和霸業,維克斯是在讓自己像一個男人一樣,不只是能力,而是連行為舉止都是。



綜合以上的線索,彼得威蘭不願意接受維克斯的理由就是他要的是個兒子,而不是女兒。因此維克斯刻意地選擇中性化來武裝自己,證明自己也可以像個男人般統御領導。但即便如此,彼得威蘭仍然寧願去選擇、去稱呼一個仿生人為他的兒子。然後又可以注意到大衛那中性化的特質,特別是還加上了傳奇的T.E.勞倫斯來作為模仿對象,這些要素都加強了大衛和維克斯兩者之間呈現出一種有趣的競爭性對比。



在片中還安排了一幕反串劇來突出兩人間的對比。當大衛接受完彼得威蘭的指令後,在通道上被維克斯攔下詢問兩人的對話內容時。維克斯表現出的是傳統上的雄性力量的恫嚇與欺壓,而大衛表現的卻是雌性力量的陰柔與屈服。這一幕將兩個角色的差異非常具體的呈現出來。

假兒子和真女兒、男性中性和女性中性、陰柔溫順和陽剛強勢。但問題是,不管這兩者表現出來的型態為何,他們都是假的。一個根本不是人類,一個則違背了她的天性。真正的女兒維克斯努力當個男人想讓父親認同;而大衛連人都不是,還有著勞倫斯般的中性美,卻什麼也不用作就可以被稱作情同兒子,這不是非常地諷刺嗎?難道說彼得威蘭喜歡這種類型?




三、與伊莉莎白蕭的對比:信仰與科學。

第三個是人與機械對信仰的看法。在旅途中,大衛窺看了伊莉莎白蕭的夢境,該夢境是一個對比的提示。夢境談到人類的信仰問題:排他性和非理性。因為信仰不同,所以無法拯救不同信仰的人。因為信仰無法被證明,但還是會去相信,像是人死後會去天堂、樂園,但沒有人知道是否真有這樣的地方,或是否真能去這樣的地方,但信仰促使人選擇去相信一個更好的未來,一個幸福快樂的世界。

這個對比在劇中多次被提到,而且大衛不僅只跟蕭有這方面的互動,也和其他人多次討論過人和機械之中間的差別。像是大衛不呼吸又何必穿太空裝,或是和哈洛威討論到造物主創造的理由是什麼?只是因為可以之類的。但這裡面關於人和機械之間的對話還是最著重在大衛和蕭之間,也就是信仰問題上,特別是圍繞在蕭的父親和父親的遺物-十字架的象徵上。



蕭遠赴外星尋找人類的造物主,這是一種非常科學的思維,蕭堅信著有一個高等文明創造了人類,但後來不知發生了甚麼事而遺棄了地球。但是蕭同時又隨身攜帶著父親的十字架,一個宗教象徵物,一個象徵有一個全能的上帝創造宇宙的思想,而這兩者正是相違背的思想。而在這之中扮演對比角色的就是大衛。大衛是個仿生人,他所有的情感都是設計出來的,所以他不能真正地感受。對他來說,他當然不能理解信仰的意義,對他來說,符合邏輯的才是真理,所以他不能理解蕭重視那個十字架的理由。當然,大衛也不能理解策畫者隨意的創造又隨意地毀滅對蕭的意義。

Charlie Holloway: David, why are you wearing a suit, man?
「大衛,你幹嘛穿太空裝?」
David: I beg your pardon?

「你說什麼?」
Charlie Holloway: You don't breathe, remember? So why wear a suit?

「你不會呼吸,記得嗎?所以你幹嘛穿太空裝?」
David: I was designed like this because you are more comfortable interacting with your own kind. If I didn't wear a suit, it would defeat the purpose.

「我被設計成像人類一樣,因為你們跟同類互動比較自在,要是我不穿太空裝,就達不到這目的了。」
Charlie Holloway: They're making you guys pretty close, huh?

「他們把你們做的很像人吧?」
David: Not too close, I hope.

我希望不會太像。

Charlie Holloway: What we hoped to achieve was to meet our makers. To get answers. Why they even made us in the first place.
「我們希望見到人類的造物主。尋求解答。他們...創造我們的初衷是什麼。」
David: Why do you think your people made me?

「你覺得人類為什麼創造了我?」
Charlie Holloway: We made you because we could.

「因為我們可以。」
David: Can you imagine how disappointing it would be for you to hear the same thing from your creator?

「你能想像這多讓人失望嗎?聽到你的造物主也這麼說的時候?」
Charlie Holloway: I guess it's good you can't be disappointed.

「我想,你無法感覺到失望是件好事。」


David: How far would you go to get what you came all this way for? Your answers. What are you willing to do?
「你願意花費多少心血...大老遠的跑來這裡...為了尋求真相,作出多少犧牲?」
Charlie Holloway: Anything and Everything.
「我什麼都願意。」



一個是機械,一個是人。或許人因為擁有靈魂才會需要心靈上的依靠和精神上的信仰,也會對自身的存在意義產生疑惑,想要試圖找到人類在這個宇宙中存在的理由,為自己的存在找到一個答案。

David: It must feel like your God abandoned you.
這種感覺一定像是被妳的上帝遺棄。
Elizabeth Shaw: What?

「什麼?」
David: To lose Dr. Holloway after your father died under such similar circumstances. What was it that killed him? Ebola?

「失去哈洛威博士,妳爸之前也是因為類似情況過世。是什麼害死他的?伊波拉病毒嗎?」
Elizabeth Shaw: How do you...? How do you know that?

「你怎麼會知道?」
David: I watched your dreams.

「我看過妳的夢。」






四、與耶穌和十二門徒的對比:假父親和假兒子。

這個對比線索不多,第一個發生在威蘭的影像簡報上。威蘭在稱大衛情同兒子的時候,也說了其他的事情,就是大衛是個仿生人的事實。彼得威蘭談到了生死問題和大衛不老不死,因此無法體會這些禮物的價值,但是彼得威蘭卻又在最後說他來到此地追尋的當然是永生。擁有禮物的他卻追尋永生,那大衛的永生又為何不具有意義。對彼得威蘭來說,仿生人終究只是一部機器,不是生物,即便他不老不死,也是沒有任何意義的。也就是說,不懂死的意義當然就不可能理解永生的意義,而知曉死亡才是真正地擁有禮物,才會對永生產生迷戀,而不知死亡當然不能理解永生的價值。

但是,仿生人難道就不會有任何慾望嗎?在異形中就有具體表現出仿生人艾希的慾望。縱然是機械,仿生人還是會有某種慾望,就像是艾希對性的力量產生了迷戀一樣。而大衛的慾望或許要到續集才能得知了。



第二個線索發生在彼得威蘭甦醒之後,而大衛正在為他洗腳。這個洗腳不是單純的清水洗一洗而已,鏡頭有帶到似乎有用上某種香水類的東西。說真的,去看個外星人有必要洗腳嗎?在這裡的洗腳應該是基督教中的濯足禮。

濯足禮Wiki

片中的濯足禮和真正的濯足禮完全相反。真正的濯足禮是耶穌為門徒洗腳,表達主的謙卑和服事,因此濯足禮是上對下的行為,而非下對上。雖然說要求一個快踏進棺材的老人來洗腳是一件過分的要求,但也不該如此僭越濯足禮的真意。但是結合前導預告片”Ted Conference, 2023”中彼得威蘭的豪言壯語之後,就會發現彼得威蘭要大衛替他洗腳是有意義的。因為,彼得威蘭先是自命已與神平起平坐,更進一步對濯足禮的僭越來顯示自身優越已勝過神了。


Peter Weyland: [from TED Talks viral video] 100,000 BC: stone tools. 4,000 BC: the wheel. 900 AD: gunpowder - bit of a game changer, that one. 19th century: eureka, the lightbulb! 20th century: the automobile, television, nuclear weapons, spacecrafts, Internet. 21st century: biotech, nanotech, fusion and fission and M theory - and THAT, was just the first decade! We are now three months into the year of our Lord, 2023. At this moment of our civilization, we can create cybernetic individuals, who in just a few short years will be completely indistinguishable from us. Which leads to an obvious conclusion: WE are the gods now.
「前略...。現在我們就是神。」



將這兩個線索結合起來會發現,彼得威蘭雖稱大衛情同兒子,但卻又用僭越濯足禮來顯示優越的一面,且對大衛就如同對待僕人一樣。這個父子情誼顯然不是彼得威蘭所說的情同兒子這般,所以彼得威蘭也當然不會因為情同兒子而把威蘭企業交給大衛的。大衛對威蘭來說,即便大衛是威蘭理想中的兒子形像,但大衛終究是個機械,不是人類,不會知道永生對人類的意義。所以威蘭在眾人眼前諷刺大衛的不老不死,也僭越濯足禮的真意,正是表現出一個帝王君臨天下(或許是想君臨宇宙),並由一個看似兒子的仿生人大衛忠心地服侍著。

這並不是父子,而是主和奴的關係,所以才有了這段對話。

Elizabeth Shaw: What happens when Weyland is not around to program you anymore?
「要是威蘭不在了,不能再替你輸入程式呢?」
David: I suppose I'll be free.
「我想我就會自由了。」
Elizabeth Shaw: You want that?
「你想要這樣嗎?」
David: "Want"? Not a concept I'm familiar with. That being said, doesn't everyone want their parents dead?
「"想要"?這不是我所熟悉的概念。說到這個,不是每個人都希望他們的父母死掉嗎?
Elizabeth Shaw: I didn't.
「我沒有。」



被禁錮的奴隸才會需要自由,也才會希望透過主人的消失來得到自由,而這或許就是大衛的慾望之一。

這是一個在聖誕節前夕開始的任務,他們尋找的是普羅米修斯,還是救世主?彼得威蘭將勞倫斯捻熄的火焰稱之為科技的源頭,一個可以改變、可以破壞、可以創造的力量。彼得威蘭唯一的顧忌是什麼?就是那美其名被稱為規定、限制、法律、道德準則的枷鎖,實際上是恐懼,是害怕創造出來的一切失去控制而設下的種種限制。神的力量在手中,為何要因為道德、因為害怕而不願前進,彼得威蘭要徹底利用神的力量去作到所有可以作到的事情,包含永生。這也就是為什麼大衛只需要理解人類的情感,卻不需要感受到的原因。大衛不需要去承擔人類的道德,大衛是彼得威蘭理想中的一步,非常重要的一步,但卻是為了他自己,而不是為了大衛。




從大衛身上可以看到不少藏於普羅米修斯之中的有趣對比,包含男性和女性的異位對比(異形用過),仿生人追求一個不能實現的幻影對比(異形用過),信仰和科學(新元素),造物者和被造者的父子或主僕關係(新元素)。再加上揭曉一半的巨人秘密,這些融合起來之後也許就能找到雷利史考特想要在普羅米修斯呈現的東西吧。
     
      
舊 2013-02-14, 05:27 PM #1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winzard離線中  
winzard
Senior Member
 
winzard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Apr 2002
您的住址: 新北市
文章: 1,041
普羅米修斯(Prometheus)-進化的下一步


這是一個沒有神的時代,我們不需要神,因為我們就是神(s)。




不否認地說,普羅米修斯包含的元素實在太多�***中的影射、象徵、暗喻的包羅萬象,不管是從神話、宗教、科技,甚至是經典電影阿拉伯的勞倫斯都被提到和多次引用該片的經典對話。以至於對本片真正的目的如同墜入五里霧中,即便再度重看異形和勞倫斯都不能解開本片那懸而不解的疑惑。



不過,到頭來還是應該要相信直覺才是,要相信序幕之中必定有關鍵的提示,不要被之後劇情中不斷拋出的問題給迷惑了,因為所有的答案都在電影的序幕裡。



從序幕的曙光開始,呈現的是一個創世紀的故事,在一片荒蕪之中,由不知名的外星人飲下黑水將自身摧毀化為無數個細小、原始的生命之源-DNA。這一幕是一種科學上的假設,假設行星上的物種是由更高階的外來物種所灑下的,是他們創造了行星上的豐富生態,甚至是智慧文明。不過,電影沒有明確指出這個行星就是地球,可以說在暗示他們可能不只在一個行星上這麼作。






首先要來看的就是行星上的曙光和一片荒蕪,這樣的景像在另一部電影也有出現過。當初看到這一幕時確實曾有懷疑過,懷疑以雷利史考特的能力應該不會去作這類的模仿,因此一直把這樣的感覺當作錯認而忽略它。直到終於忍不住,再次把該片拿出來確認後,終於明確地將這兩部電影連結起來,確信在普羅米修斯之中確實有著諸多該片的元素。這部電影就是2001太空漫遊。






首先是確認兩者之間的相同之處。第一、兩者都是所謂的外星人創世,世界不是如宗教神話所述,由至高無上的神開天闢地而生,而是由比人類更高等的物種創造出來的,只是2001太空漫遊從未具體呈現過該物種的面貌,一直都是由一塊黑色石碑來代替。






第二、進化的源頭。2001太空漫遊以黑色石板代表進化的力量,凡是觸及到黑色石碑的生物都能獲得進化的力量,在2001太空漫遊中,黑色石碑共出現過五次(開天闢地之前、四百萬年前、月球上、木星軌道上、房間裡)。而在普羅米修斯出現的進化象徵物則是黑水,飲下黑水的外星人創造了一整個行星的進化,觸碰到黑水的人類則進化成各種危險的怪物,甚至出現了巨大白烏賊,以及最後的小異形。也就是說碰觸到黑色石碑和黑水都是進化,但是兩者所造成的效果(或是說對人類而言的感覺)卻是完全不一樣。






第三、外星人的邀請函。在2001太空漫遊中,人類在月球上發現的黑色石碑將他們引向了木星,在木星上,人類得到了下一階段的進化。而在普羅米修斯中,人類在各地古文明的紀錄中(有不少發現也是紀錄在石板上)發現了相同的圖像道標,將他們引向了更遠的LV-223。普羅米修斯的人類原本也是在不同時期接受過外星人的指導,得到了不同程度的進化,直到2000年前終止。在2093年,人類搭乘普羅米修斯號前往LV-223,不只是要迎回普羅米修斯,更是為了得到完成人類進化所需的最終力量,就像2001太空漫遊那樣,成為星孩(The Star-Child)。



普羅米修斯在故事編排上確實和2001太空漫遊有著許多相似之處,只不過普羅米修斯不像2001太空漫遊這般美好,可迎來的是人類的終極進化-星孩,而是見到了透過黑水進化產生的危險與狂暴,和人類將面臨的致命災難。不過,普羅米修斯的旅途尚未完成,也許在外星人的來處還會有進一步的答案。



彼得威蘭雖然用了勞倫斯當例子,來表明那種前往荒漠之地創造奇蹟的力量和勇氣,但個人更相信彼得威蘭最愛的電影其實是2001太空漫遊。因為勞倫斯在沙漠裡一無所獲,而David Bowman博士(最終抵達木星的發現號乘員)卻完成了最終進化成為星孩。而將仿生人取名大衛(David)或許更多是因為David Bowman是第一個進化成星孩的人類,而不是為了向大衛連致敬。



彼得威蘭想要成為神的念頭已經在【Ted Conference, 2023】表達的很清楚,至於理由也很簡單,人類的科技到什麼時候可以被證明人類已經和神平起平坐?在希臘神話中,人類其實就是普羅米修斯創造的,普羅米修斯不只是教會人類各種知識和為人類盜取天火而已,最重要的是,普羅米修斯依神的樣貌,用黏土造出了人類和給予人類生命(雅典娜則給予了人類智慧)。也就是生命的創造才是真正能讓人類與神平起平坐的科技。而這也是為何序幕要在這開天闢地後的這一刻打出普羅米修斯之名,因為生命的創造才是彼得威蘭追求的終極力量。

Peter Weyland: [from TED Talks viral video]…we can create cybernetic individuals, who in just a few short years will be completely indistinguishable from us. Which leads to an obvious conclusion: WE are the gods now.
「我們可以創造出人型機器人,再過幾年我們就會完全辨識不出他們。因而得出一個明顯的結論,現在我們就是神(s)。」

以及…


「怎麼會有一條法律說,如果我們用鐵絲和金屬造人,造一個人永遠不會老,永遠感覺不到星辰的熱或是月亮的冷,創造出這麼神奇的個體,怎麼會被認為是違反自然呢?」



如果人類也能創造生命,那麼人類為何不創造出比普羅米修斯當初造的人更加厲害的生命,一個不怕熱、不怕冷、不會老、不會死的終極生命,不只是機器人而已,而是真正的生命創造。而這是普羅米修斯沒有給予人類的,而人類必須靠普羅米修為人類盜來天火來創造自己的力量,去向普羅米修斯索求眾神沒有給予人類的東西,去得到人類下一個階段進化的禮物-永恆的生命。


Peter Weyland: You convinced me that…if these things made us…then surely they could save us. Well, save me, anyway.
「妳說服我說…如果他們是我們的造物主,那麼他們一定能解救我們。至少能救我。」
Elizabeth Shaw: Save you from what?
「救你免於什麼?」
Peter Weyland: Death, of course.
當然是免於死亡。



現在的彼得威蘭就像是2001太空漫遊最後的老人(David Bowman博士),已經是躺在床上奄奄一息,只能靜候死亡的來臨。彼得威蘭要活下去的最後希望就是見到黑色石碑,得到外星人的力量,創造出新的生命,成為永恆的存在,才能擺脫死亡將臨的威脅。



而彼得威蘭很清楚要求得到永生需要付出的代價將會是非常地驚人,所以他用勞倫斯捻熄火柴當作例子,明白表現出創造永恆生命需要不怕付出任何的代價。而他對勞倫斯不畏艱難踏足沙漠的勇氣,則讓他打造了大衛系列的仿生人,特別是第八代的大衛,完全就是勞倫斯的翻板。






有趣的是,彼得威蘭打造的大衛本來的髮型就是跟勞倫斯一樣的右分,但是大衛後來卻自己改成了左分,不知是為了在鏡中能看到跟勞倫斯一樣的自己,還是為了把自己和勞倫斯區別出來,不想只是作為彼得威蘭的創造物而已?而且連大衛都喜歡阿拉伯的勞倫斯這部片,也不知是否是彼得威蘭刻意為之的,還是大衛真的是自己喜歡上的?況且大衛是否真的有的喜歡這種感覺也無從得知。



只是可以很確定的就是,彼得威蘭確實很喜歡阿拉伯的勞倫斯,他在最後說了…

Peter Weyland: There's nothing.
「在這裡…什麼都得不到。」
David: I know. Have a good journey, Mr. Weyland.
「我知道。威蘭先生,祝你一路平安。」



正好呼應了阿拉伯的勞倫斯的故事,勞倫斯踏足沙漠付出一切卻一無所獲。真正想要模仿勞倫斯的其實是彼得威蘭,他想像勞倫斯這般睥睨群雄、目空一切地征服荒野,成就偉大的事業。只不過彼得威蘭追求的不是阿拉伯人民的自由或是自身心靈的歸處,而是進化的力量、永恆的生命。但是,彼得威蘭得到的結果跟勞倫斯是一樣的,在荒野之中,人太過無力渺小,最終將失去一切,而這就是傲慢的代價。

Mortal, after all.
「凡是肉身難逃一死。」






在發現者號上,有一部超級電腦名叫HAL9000。在普羅米修斯號上,有一部人型機器人叫作大衛。大衛在很多方面都不像他的同伴:艾希。除了有著媲美勞倫斯般的俊美外表和溫順個性,在其他方面,大衛更像HAL9000那種講話的語調和精準無比的能力。他就像機械般的絕對完美,不管是獨自一人長時間管理長途航行的太空船,或是學習各種古代語言替未來的任務作準備,或是一邊騎單車一邊投籃,無一不是表現出如同HAL9000那無與倫比絕對正確的樣貌。



只不過,大衛有一個人型的外貌與孩童般的好奇,而這讓大衛跟2001太空漫遊中的人類一樣,遇見黑色石碑或是黑水時會好奇地想要接觸,想要知道這到底是什麼東西,黑水會不會像黑色石碑一樣,帶來進化的力量。可惜的是,大衛是機器,不然他應該會拿自己來試驗的,因為他才是最渴望得到進化的。



因此,大衛將黑水摻在酒中讓哈洛威喝下的行為就是在呼應2001太空漫遊的進化,人類必須接觸到黑色石碑才能得到進化的力量,在普羅米修斯中,黑水就是黑色石碑,而大衛想要知道人類能否像2001太空漫遊中那樣得到進化就必須去試驗,去親自接觸那未知的黑色物質,而不是去向外星人尋求救贖的力量。而且唯一知道黑水用途的也只有大衛一人,他也沒有透露給彼得威蘭,告訴彼得威蘭有進化物質的存在。



在普羅米修斯中,有一點跟2001太空漫遊不同的地方,這一點是為了替故事最終的悲劇留下一個出路。因為在2001太空漫遊中,大多數人類都被HAL9000殺死了,只有David Bowman博士活著到達木星,而David Bowman博士卻從黑色石碑得到了進化。但在普羅米修斯中,人類無法從黑水中得到進化,也無法從外星人那得到救贖,在LV-223等待人類的只有死亡。為了給予倖存者希望,宗教信仰成為了倖存者唯一能緊抓的光芒,而宗教信仰則是2001太空漫遊所沒有提及的。



哈洛威和蕭兩人都是外星創世論的信奉者,但是蕭稍稍有點不同,在大衛窺看的夢境中就把蕭內心深處對信仰的期盼表現出來了,這也是為什麼蕭從未把父親留給她的十字架給取下的原因。而哈洛威倒是一點也沒有這樣的念頭,不如說,整艘船上只有蕭還有微薄的信仰存在。因為在2023年,彼得威蘭的TED演說中,人類已經不再需要神、不再需要信仰,人類在彼得威蘭的帶領下,已經無所不能,在沒有拘束的科技發展下,Weyland Industries證明了我們就是神,至少就表面上看來彼得威蘭是對的。



然後,哈洛威和蕭帶著外星創世論的證據來尋求彼得威蘭的資助,他們堅信有一個更高等的文明創造了人類,而且留下了線索指引人類去尋找他們。彼得威蘭在等待了66年後,終於等到時機成熟了,他終於可以完成他的最終計畫-普羅米修斯。



在LV-223上,人類遇到的一切都跟想像中不同,想像中的是像2001太空漫遊那樣,得到黑色石碑的力量,讓人類邁向下一階段的進化,但是在LV-223上,黑水帶給人類的只有死亡和恐懼,這個地方不是黑色石碑賜與的樂園,而是黑水創造的地獄。這是一個沒有神的時代,人類捨棄了神,自命為神,要求永生,但卻來到了地獄看見了恐懼和死亡。此時,人類才察覺到自身的無力和渺小,在一切毀滅之後重新拾起了信仰。



彼得威蘭在2023年拋棄了神,伊利沙白蕭在2094年元旦拾回了信仰。普羅米修斯其實就是黑暗版的2001太空漫遊,人類跟著高等物種的線索來到了聖誕樹下準備拆禮物,卻發現那並不是聖誕禮物,人類沒有找到夢寐以求的黑色石碑,而是得到了充滿疾病、災禍、死亡和毀滅的潘朵拉之盒,而潘朵拉之盒正是宙斯為了報復普羅米修斯為人類盜取天火而設下的陷阱。

Sometimes to create, one must first destroy.
「要創造就必須先毀滅。」




但如果一切都毀滅了,那又有誰還活著可以創造?

Wiki
Alien Wiki
 
舊 2013-02-14, 05:31 PM #2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winzard離線中  
Stripper
*停權中*
 

加入日期: Jan 2013
文章: 296
沒想到普羅米修斯這麼複雜
舊 2013-02-14, 07:06 PM #3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Stripper離線中  
cjan
*停權中*
 

加入日期: Sep 2001
文章: 1,253
多謝winzard兄的補充說明。
看完眼睛很酸頭很痛,年紀大了看看恐怖旅社好了。
舊 2013-02-14, 07:51 PM #4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cjan離線中  
Godzilla chyx
*停權中*
 
Godzilla chyx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Jun 2010
文章: 899
題外話
哈洛威博士在另一個版本的刪減片段和病毒宣傳短片裡
前往LV-223尋找工程師的理由是「想要證明神不存在」,和戲院版本相反,這點還蠻有意思的

引用:
作者Stripper
沒想到普羅米修斯這麼複雜

野心很大氣勢很足,但蠢劇本讓這些構想打了折...
舊 2013-02-14, 08:14 PM #5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Godzilla chyx離線中  
markfox
Regular Member
 
markfox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Jul 2001
文章: 90
感謝好文一篇,看完整篇文章後,得到了解答,希望有續作幫觀眾解惑~
__________________
請叫我馬克福克斯~~

舊 2013-02-15, 01:32 AM #6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markfox離線中  
APPLEKID
Senior Member
 

加入日期: Jul 2002
您的住址: 地球
文章: 1,319
寫的太精彩了

但是啊
有個疑問
當初編劇就編的這麼複雜
還是觀眾自行補完了XD
當年EVA用了超多宗教的梗
大家也是覺得好厲害之類的
後來製作群出來說"因為這樣弄看起來比較酷"
__________________
新機MINOLTA alpha-7 + 24-105/3.5-4.5在2005/07/27正式入荷!!!
見鬼了... Minolta 24-105/3.5-4.5 (D)這隻變焦鏡竟然是西平英生2005鏡頭總測個人給5顆星啊...
Nikon COOLSCAN V ED底片掃描機已於2006/7/21入手... 歡迎大家一起交流... 交個朋友也不錯...
MACRO APO-LANTHAR 125mm F2.5 SL已於2007/03/15上午10:30入手... minolta鏡頭群之野望第一階段結束...
lenovo L220x 22' 1920x1200 LCD於2008/06/27正式到手!
tc electronic konnekt 8在2009/03/14正式入手,搭配AKG k271 MK2真是好聽啊...
Bessa R2A + Cral Zeiss Biogon 2/35於2009/07/01入手... RF元年開始...
beyerdynamic dt990於2010/04/06入手了... 真是重金屬的好朋友啊...

我的相本 , 若傷了大家的眼球和視網膜, 敬請見諒
新的blog 上線了... 晚上睡不著or無聊就來看看吧...

我的BOINC stat
舊 2013-02-15, 02:55 AM #7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APPLEKID離線中  
PROVIDENCE
Junior Member
 
PROVIDENCE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Apr 2004
文章: 793
寫得真好啊~!!

看完了戲院版刪除的片段

醒來的工程師的確是腦火偉崙的狂妄自大才動手的

有些討論還說其實暗指耶穌也是工程師..

剛好解釋為何2000年前要製造黑水消滅人類....為了報復
舊 2013-02-15, 05:29 AM #8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PROVIDENCE離線中  
野口隆史
Elite Member
 
野口隆史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Mar 2001
您的住址: Rivia
文章: 7,021
佩服,您寫的真的很好
真的非常不容易
__________________
Folding@home with GPGPU集中討論串

Unix Review: ArchLinuxSabayonOpenSolaris 2008.5Ubuntu 8.10
AVs Review: GDTCAntiVir SSESSKIS 09NIS 09Norton 360 V3

I Always Get What I Want.
舊 2013-02-15, 01:01 PM #9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野口隆史離線中  
LEXUSRX330
Advance Member
 
LEXUSRX330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Feb 2004
您的住址: 地獄
文章: 389
沒想到Prometheus這麼複雜.....

給樓主拍拍手
__________________
舊 2013-02-15, 02:24 PM #10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LEXUSRX330離線中  


    回應


POPIN
主題工具

發表文章規則
不可以發起新主題
不可以回應主題
不可以上傳附加檔案
不可以編輯您的文章

vB 代碼打開
[IMG]代碼打開
HTML代碼關閉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3:57 A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