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跳海人
Regular Member
 

加入日期: May 2009
文章: 63
引用:
作者yider
如果你提別的例子,會比較好,可惜你提錯了
記得一件事
沿岸人士的生存,跟建那些石化廠沒有相關性,反而會因為這些廠而失去傳統的生存方式
而保留現有的這個潮間帶,可以養活很多沿海的人

因為補捉方式的改變
王功才會劃出一塊地作為蝦猴的保護區,需不需要進一步去規畫使手動挖蝦猴成為地方特色
則有待當地公所的下一步

你提到的國外例子,其實最早是中美洲的加勒比海群島開始,細節不多說
改變作法的第一步,是從這些環境去找出利因來誘使當地人士進行保育
台灣成功的例子其實非常多
如達娜依谷就是大學保育社學生教育、協助當地人士進行護魚,結果之後因為滿溪的魚
而使當地人士找回舊有的記憶,更帶進了觀光人潮
連帶的使得很多山地部落跟著護魚,使護魚成為帶動觀光的一大利器
不但保育了魚群,更養活了山地部落

或是詹家龍在高雄茂林帶動紫斑蝶保育,使當地不少人認識了紫斑蝶
...



推~
舊 2010-08-02, 09:42 PM #48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跳海人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