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先謝謝各位朋友平時的幫忙及指教....否則就沒有這一篇短短的心得了!!
(1) 如果想要可以成功的高速對燒時 , 除了來源要跟得上燒錄的速度之外 , 對於自
己電腦中的配備 ... 等等 , 也要稍加留心一下 , 是否不會有太大的問題 ! 當然啦 , 最
好來源片看起來不可以太差 , 否則將會導致讀取來源時 , 發生一直讀取的現象 , 而最
後就有可能會因為這樣的 DELAY 而跟不上燒錄速度 , 因此很多飛盤就產生了 ! 當然
如果有開啟 BP 的話 , 可能不會變成飛盤一個 , 但是相對的也增加了不少的燒錄時間
....!! ( 註 : 前提是燒錄的空白片 , 也是要能對應到高速燒錄的 , 不然....!@# )
(2) 想要用燒錄出的 A 拷片 , 來當做來源片時 , 最好還是事先用 [較低的速度] 來完
成該 A 拷片的燒錄 .... 我曾用過 32X 燒錄出來的 A 拷片來當做來源片 , 再用此片配
合 32X 對燒出 B 拷片 .... 結果卻是一直出現...燒錄錯誤 !!
後來 , 我用 16X 來完成該 A 拷片的燒錄....然後再由此片用 32X 對燒出 B 拷片 , 就
可以成功了!! 至於原因出在那裡 ? .... 經過 CD SPEED 測試後 , 終於了解了!!
(A) 原版片及16X燒錄出的 A 拷片 , 測得的 CAV 曲線 , 是一條很完美的往右上之直
線....
(B) 而用32X燒錄出的 A 拷片 , 所測得的 CAV 曲線 , 卻是上上下下 , 很不平穩的振
盪曲線......
因此 , 如果是以低速來完成的燒錄片 , 相信應當都可以再把它當做來源片 , 並可以
做為高速對燒時的來源 , 這點應該是沒有問題的 !!
(3) 當然啦!! 如果在硬碟空間很大 , 而時間上也不趕的話 , 相信事先用燒錄成映像檔
, 而後再由映像檔來燒錄的方式 , 我想可能也是最洽當的方式 , 畢竟硬碟來當做來源
, 總是比光碟機當做來源 .... 會來得更快 , 不是嗎 ?
只不過....我目前還是儘量以...對燒為主 , 除非出了問題 , 否則不輕易採用映像檔的
方式 , 不然...怎麼對得起我那一台號稱抓音軌....嚇得死人的 LTD-163D 呢 ?
以上心得 , 若有錯誤 , 還請各位多多指教 !!
謝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