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Omadu
Amateur Member
 

加入日期: Oct 2001
文章: 45
教育是百年的計畫,因為一個新制度的推行結果,不是現在就可以論其成敗的
不論是聯考或是多元入學,制度本身都有其優點
而個人認為多元入學利多於弊
試從大方向立論
國人對於子女教育的目標,通常以念的學校是否為前幾志願,讀的科系是否好壞,為評斷標準,而忽略了許多在學習階段應該要培養的東西,例如文藝氣息、創作能力等
,也忽略了小孩子的性向與興趣,如果有一個小孩,立志要開7-11,有多少家長會拍手叫好?
在國人普遍認為台灣就是代工,台灣的技術就是落後,台灣的電影與音樂就是沒票房時,是否曾經想到,是啥麼樣的教育環境造就了這一批人(聯考又不考音樂與美術)?
多元入學的問題,個人認為在於「人」,制度本身的問題當然也有改善的需要,但人的問題,才是重點,諸如:父母抱怨要花錢帶小孩去戶外教學、要幫小孩打電腦交作業,要去錄小鳥的叫聲,要讓小孩去學才藝......,其實有時想想,小孩的作業為何要幫他作?除了距離遠需要家長陪同外,我不認為要幫小孩作作業,作不出來就想辦法學,為何要代打?而陪同小孩子戶外教學,常遭經濟環境比較差的家庭抱怨,或許可以用補助的方式針對特定對象,而以現階段家長正常不也是週休二日?或有一定時間的休假?以個人遇到的實例,通常是家長沒興趣,或是沒意願陪小孩吧,有多少家長有時間打麻將、有時間和朋友小酌幾杯,就是沒時間作親子教育呢?還是自己根本不懂也不想瞭解?
如果「行行出狀元」是對的,那多元入學應該就差不到哪裡,只不過多數家庭仍舊停留在,讀書出狀元的觀念罷了,而認為作其他的東西都是沒必要,因此在聯考制度下的學生,要的是「標準答案」,聯考制度下的公務員會的是「照章辦事,不可也不會變通」,在聯考制度下一切都變得比較省力?於是我們又要接著抱怨沒有自己開發的軟體,被微軟吃定了;又要抱怨,一片CD只有一首歌能聽,還要賣這麼貴;又要抱怨國片大多是爛片;接著再批評國軍研發能力不足等等。
聯考除了比較公平,其實優點不多,一次決勝負,所以有學生就會玩兩年,讀一年,運氣好,還是可以擠上好學校,放大來說,整個政府是選上混兩年,演一年戲,做一年事,再來拼選戰......那,人才在哪?國家競爭優勢在哪?
財富有繼承,知識與經爭力也有其延續力,上一代在當時的環境下努力給了這一代些許成果,而這一代又要給下一代些啥麼?為了自己的下一代有所付出,不也是當然的嗎?
多元入學,對於認真、有實力的學生影響不大,對於混學歷的學生影響也不大,只要家長別代替小孩寫作業,大家都守規矩,不走後門,辛苦一點一個世代,也許下一代會更好........
 
舊 2002-05-24, 11:18 PM #62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Omadu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