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andrew5473
我看MD的說明書上有寫,
A => B => C
CD 數位進 MD 不可數位進 MD
CD 類比進 MD 可數位進 MD
CD 類比進 MD 可類比進 MD
有些付費數位節目 數位進 MD 可數位進 MD
看來在數位光纖傳輸上,同樣是數位資料,是可以做不同的防拷措施的。
|
其實MD 的數位防拷簡單來說就像ANDREW所說的公式, 小弟再作一個解釋.
在使用音響或是CD隨身聽的光纖輸出連接到MD做音樂錄音的時候就是數位傳輸, 音質最好. 而這張MD片在錄製完成後, 用另外一台MD 以光纖連接時就不可以錄製了, 此為MD的防止多次數位拷貝機制. 但是可以用類比傳輸方式例如LINE OUT作拷貝.
使用音響或是CD隨身聽的類比輸出, 例如LINE OUT, 連接到MD錄音的時候就是類比傳輸, 音質較差會受到雜訊干擾. 而這張MD錄製完成之後用另一台MD以光纖連接作數位拷貝的時候是可以的, 但是這張B拷就會有像是上面說明的防拷機制. 當然也可以用類比傳輸拷貝.
這種數位防拷功能是從MD發明的時候就已經有的功能, 當初SONY也是以這種防拷方式以及破壞性的數位資料壓縮取得大多數軟體公司的支持, 進而打敗了DAT成為消費性電子音樂產品的贏家. 而DAT則演變成專業錄音領域的工具. 另外說明, 如果一直都是使用類比方式拷貝, MD的防拷機制是不會起作用的!
回到這篇文章的問題, 為何NET-MD無法像錄音筆一樣, 可以用USB快速回傳以類比方式錄製的資料呢? 其實最大原因在於有些使用者會用MD的錄音功能, 側錄大型演唱會的實況, 姑且不論錄下來以後的用途為何, 但是站在廠商以及軟體商的立場, 這種利用方法是不受他們歡迎的, 所以SONY在開發OPEN MG的時候, 便完全的限制MD的使用方式.
當然站在消費者的立場來說, 這樣的限制是很不方便的, 所以SONY說不定也會在以後開放這個限制, 不過機會很微小就是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