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Ed.
Master Member
 
Ed.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Dec 2000
您的住址: 台北市
文章: 2,085
Post

個人本身是沒啥故事,因為自從逃過一劫,家中多有變化,也就沒再有這方面問題。
倒是在先人身上,也不少這樣的故事。
話說在上個世紀初期,台灣北部的鄉下家庭,盛行互相交換女兒給對方做「童養媳」的風氣,既省了聘金與嫁妝,又為家中多添人手。

在當時敝人的老家,曾祖母依照此一習慣,早為先祖在家中安排了一位「童養媳」。如同他的兄長婚事一樣,只待先祖工業學校畢業,就予以完婚圓房。
但先祖到台北讀書後,深受課外私下所讀之《台灣民報》內,所宣揚的五四新思潮的影響,無法向他的兄長一樣,輕易接受這樣的婚配方式;加以將此童養媳視為姊妹,更無法接受擺佈。

故,先是在家反對曾祖母繼續將家中女兒,送給別人當童養媳。一位堂姑就是在先祖持菜刀擋在大門威嚇,阻止來人抱走,逃過長大當童養息的命運。
畢業典禮後,先祖更不敢進家門,長達三年多。期間一度想渡海到廣東投考黃埔軍校,參加國民革命軍北伐(又是《台灣民報》的影響)。結果被友人勸住:子曰:「父母在,不遠遊。」今天為了婚事,抗拒父母旨意,已有不孝之嫌;還要遠赴異地從軍,令尊親擔憂,豈不是更為不孝?故打消此一念頭。
後來是友人介紹一位在楊梅庄役場任職的小姐,唸過公學校,秀外慧中。先祖看過覺得滿意,方敢回家稟報曾祖有此對象,曾祖父母知已無法強求,遂同意先祖之要求,將童養媳安排改嫁,先祖母娶進家門,總算是皆大歡喜收場。

無獨有偶,在先祖母家也上演類似的戲碼。
先祖母之兄,因為不接受家中安排的童養媳,乾脆隻身逃家,投奔到後山花蓮去開墾荒地,日後不但為自己找到對象,還開闢出一片新天地。於是他返回貧瘠的家鄉,招攬不少宗親一起到後山開荒,使得家族在花蓮先天地發展繁衍。這一支在花蓮發展的族人中,後代也是人才輩出。其****了一位民歌手,能作曲寫詞,他的成名作品有〈抓泥鰍〉〈鄉間小路〉......等,大家可能還有些印象。
__________________
*****我始終反對戰爭,除非為了和平的緣故--格蘭特*****

Miss July: I'm the girl. Why do I have to carry everything?
Steven: I support Women's Lib. don't you?


台灣新文化紀念館 96.10.18~96.12.25

台北市寧夏路89號大同分局3樓
舊 2002-05-22, 02:41 AM #210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Ed.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