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Escape
ㄟ ...... 假設 CPU 是一間公司 , 時脈數是它的員工數 , AMD 公司裡的員工少 , 但每個工作能力都很強 , 一件工作能以較少的人力完成 , 也就是說 AMD 在單一時脈裡能處理的工作較多 ; 相對於 Intel 公司 , 它的員工能力比較差 , 所以就必須多請些人來彌補 , 也就是單一時脈裡能處理的工作少 , 必須拉高時脈 ... 這就是 AMD 能以低時脈 ( 人數少 , 能力強 ) 達到或超越 Intel ( 能力弱 , 但人數多 ) 效能的原因 !
但低時脈高效能也是要付出代價的 , 因為 AMD 員工都很強 , 可能都是大學或研究所學歷 , 公司要付出的薪資成本必然較高 , 所以 AMD CPU 的耗電量與發熱量通常都比 Intel 來的高 ( 薪水貴嘛 ... ) ; 反觀 Intel , 都請些大專學歷 , 甚至是高中打工的 ( 純粹比喻 , 並無他意 ^^ ) , 薪水成本當然便宜嘍 ! 所以 Intel CPU 的耗電與發熱量都較低 ! ........ 這樣有給他了解ㄇ ? ^^
|
嘿.......有趣的比喻法
不過這兩者的"員工"(我的員工與你的員工不同^^)應該差不多
intel的資料庫倒是比較大一點(cache)
我覺得該這樣講,intel的員工必須做20件事(代表管線的階數),
amd的員工必須做10~15件事,且分成三個團體(代表三個浮點,整數單元)
假設intel與amd員工的工作能力是一樣的(時脈相同)
而且老闆規定,如果做錯事,之前做的全部都要放棄,從頭來過
所以intel的員工要是做到一半才發現錯了,或是遲遲等不到下一個命令,將會花更多時間來處理善後
amd的員工則不必如此大費周章,善後處理速度也比較快
另外不管是intel或amd的員工
都不能自己選擇要做什麼,要做什麼事都得由上級發號施令
因此intel的"上級"就很重要(指分支預測單元)
它必須隨時告訴員工該做什麼事,如果這個上級夠強,員工做錯事的機會就越少
工作效率當然更好
(事實上,intel的上級的確比amd強一點,至少intel宣稱p4的分支預測單元比p3強33%)
不過人並非全能,即使是上級也會有說不準的時候............
因此,必須挑選工作效率高的員工(提升時脈)才有辦法提升效率
還好一個員工分配比較多事的管理方式比較能夠令其提高效率
所以p4拉高時脈不是什麼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