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jor Member
|
電視與電影,用電影底片拍攝機動性高的電視電影,可以當成十幾集的電視劇、光碟行銷,也可剪輯成精華電影版,參加國際影展,培養技術人才與明星.........
政府要輔導的對象,第一次拍短片的年輕人,幫他們敲開學習拍片實務的大門,接下來,不能靠政府,必須要自己去闖。
======================================================
以上兩點真是不錯,不過實際去做不知會如何?
1.資金來源?
(以目前電影業景況,誰願舉手演”凱子 ")
2.劇本質素?
(好的編劇何在?難到把電影劇情"八點檔"化,還是”八點檔”電影化.....觀眾真
能消化嗎?影展評審可會青睞?)
若可以剪輯成精華電影版,我覺得不如直接拍電影,但以較低價格賣出電視版權
(也可逆向操作)
3.技術人才?
(用底片拍質感是不錯,不過像光是培養好電影攝影師就不像ENG攝影師一般較容
易養成,人材的接續與實務經驗是兩大難題
3."第一次"管你是劇情短片還是紀錄短片.....若真有這個政策執行,到時政府是否真敢拿錢給那這票人,讓他”小 孩玩大車"恐怕還是未知數......
4.光碟行銷這點倒是絕對必要,現今數位媒體盛行,是一個好的撈錢管道......就像
”一隻好豬,全身上下都可以賣錢"
廢話一句,電影也是燒錢的,總不能只有少數人一頭熱,資金培養人才,好的人才是投資
報酬率的保證,這是個要大家一起玩的事
以上是勞騷話完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