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kize
Senior Member
 
kize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Dec 2001
您的住址: 魯西伐
文章: 1,103
我覺得建築物是都市生命,記憶的一部份,這是非常大的價值.
從幼稚園都還沒讀媽媽就縴我去過了,那時裡面都是時髦昂貴的商品,我有看過遊艇,遊艇耶,在30年前能看到遊艇耶.
長大隻身上台北讀美工科,就更變成最常去的地方,找資料,青春期的***,買東西的特殊文化,感覺,都是獨有的,不也有很多網友說裡面很多都變成名店名人了嗎.
再裡頭混幾十年了,雖沒說過幾句話,總覺得都知道那些老闆,也覺得他們一定也都看我很面熟,哪一些時代問過什麼問題,被哪一個趕過,在這個奇特,不斷修改的空間中..
如果能看著下一代也在其中重複這些歷程,那麼這個建築就有了生命,有感情.
還記得中華商場嬤,全省小孩對台北最大嚮往的地標,台北大部分中下階層映像最深的地方,那些大廣告燈,說拆就拆了...不知各位有沒有幾代生活過的空間為了某計劃被收購,拆除,蓋大樓的經驗,其實,那就是有錢人把沒錢人趕走的過程,趕到完全莫生,完全沒感覺的地方,沒錢人也沒感情嗎,可惜的是,他們住到鳥籠空間,家族間失去固定標的,情感日漸淡薄,也不知道自己失去什麼.
建物被拆有時是不得已,但就是很少聽到關於其所在情感,傳統的意見.這其實都是非常重要的部分,非常值得討論,看日本著作[失去的名建築]感覺到他們對城市真是非常有共同生活感的.在台北,好像沒這種東西.
舊 2002-04-19, 09:31 PM #30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kize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