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jasonec
Master Member
 
jasonec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Aug 2001
您的住址: Expanse(廣域)
文章: 1,565
<Continue>

而唱片業者面對盜版猖獗的情況,不但不以降低唱片售價來刺激銷售量,反而調高唱片售價以維持營收,目前一張正版CD唱片逼近四百元的天價,此種做法十分明顯地就是要願意買正版唱片的歌迷,花更多的錢,來彌補盜版銷售量的損失,「反正會買的就會買,不會買的就是不會買,還不如讓願意支持者多捐點錢」,這種心態看在我們這些只買正版唱片的消費者眼裡,無異是把我們當冤大頭。

  筆者這種論調,目的並不是支持盜版,反盜版與社會資源分配是否平均的問題並不互相衝突。筆者言下之意只是在凸顯,導致目前唱片銷售量急遽下滑的原因,除了盜版以外,唱片公司本身因應的方式也不無責任。一些眾所皆知的改善做法,例如,不再採取整張專輯販售,而是單曲販售的方式;以及採用數位通路而不是以實體唱片銷售以降低發行成本等等對策,唱片公司明明早已知道,為何遲遲不肯著手?說到底還是因為一次賣一首歌不如一次賣十首歌好賺。

  在商業世界裡,不談道德,只有供需。而價格往往是決定供需關係的最終因素。其實在歌迷的心目中都有一把尺,會在盡量不傷害自己荷包與支持自己喜歡的藝人能夠繼續發展的前提下,主動地自我衡量是否該買正版唱片。在經濟理論中,產品售價必須持續的往下探至一個「需求爆發點」,才能使生產者得以生存,如果唱片業者不斷採取定價最大化的政策,並作著消費者終將道德覺醒只買正版唱片的美夢,唱片工業想要回復數年前的高獲利無異緣木求魚。

  新科技的誕生往往都是文化無產階級革命的發軔,藉由新科技的進步消費者將能購買到品質更好,價格更低的各種產品,此為歷史潮流的巨輪,唱片業自然不可能身處其外。因此唱片工業當務之急,除了舉辦遊行表達心聲,苦等著國人道德觀念改變的奇蹟外,思考在數位革命下的新商業模式與反省自身的行銷政策,恐怕是不得不作的斷尾求生之道。

  (作者為電子工程師)
 
__________________
We are the Borg. Resistance is futile!!
舊 2002-04-10, 08:37 PM #2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jasonec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