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市場本來就不大
目前唱片及遊戲軟體所定的消費群都是學生
剛好也都是最沒有經濟基礎的消費者
這樣怎麼能賺錢
就算定到唱片500遊戲軟體1000在國內也只能賣到3~5萬張
那又如何呢?
應該考慮的是市場的重新定位及取向
為大多數的中產階級才是正途
但是現又卡在不景氣的時代
許多人的荷包已經縮水
當然必須為自己的每一分辛苦錢做最好的打算
如果CD降個50元或許對唱片公司不痛不癢
但是對消費者而言恐怕可以吃一頓簡單的自助餐(不是buffe)
如果CD專輯可以針對叫成熟的中產階級的需求製作
包括詞曲,編曲,錄音,後製作等等
不需要多麼華麗的包裝和贈品
分成精裝版(250元)和平裝版(120元)不就可以統殺市場嗎
經濟學的競爭理論是要創造更大的消費市場
如何能創造市場,不外乎
降低成本和
提高品質
而不是要在現有的市場人口中提高售價以取得獲利
也不是要一隻牛扒數層皮來獲取暴利
既然多數人認為CD的成本與售價有待商缺與降低的空間
為何不由公交會獲消費者文教基金會做個調查與統計
計算出一個符合國人消費能力的售價空間
我想這可能是做好的雙贏結果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