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貼中時電子報的一篇報導
2002.04.03 中國時報
旅日名建築家郭茂林:台北土軟 當年力主金融大樓只蓋60層
劉黎兒/東京二日電
開創日本超高層大樓(摩天樓)時代的台灣旅日建築家郭茂林,今天在東京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表示,台灣與日本同處於地震地帶,台北的土質比東京還鬆,要蓋像國際金融中心這種百層大樓所需成本非常高,不是一再殺價的狀況下所能興建,所以在耐震或是裝置吊車等都容易出問題。他在去年曾經為台北市政府作了有關的計畫,當時即主張蓋六十層大樓,但是不知道何種理由現在變成百層,這除了示威炫耀效果外,毫無意義,而且有安全以及使用便利上各種問題。
現年八十一歲的郭茂林,現仍在他自己所蓋的日本第一座超過一百公尺(一百四十七公尺)高的霞關大樓的建築事務所主持第一線各項工作。除了霞關大樓、新宿三井大樓、東京世貿中心大樓等之外,台北火車站前的新光三越大樓以及中國國際商銀大樓也是他蓋的,此外他也接受我國政府有關單位委託而主持研究計畫。
郭茂林表示,這次承包國際金融中心的熊谷組便是因為承建了他所主持、監造的新光三越大樓,才拿到承建權。當初蓋新光三越大樓時,他對於土質以及耐震工程等均相當用心,因此新光三越大樓是非常穩固的大樓。現在國際金融中心是否像他當初一樣好好做了土質的調查以及耐震等工程,則不得而知。
郭茂林表示,因為台北是一個盆地地形,屬於黏土型,土質鬆軟,蓋大樓本身就十分危險,基礎工程十分重要,加上處於地震帶,所以耐震工程更形重要,甚至包括安裝吊車都要有嚴格的規定與技術。雖然在台北要蓋百層大樓,技術上已經沒有問題,問題是願意付出多少代價來建。因為蓋一百層與蓋六十層的費用,不僅是加倍,幾乎是幾何倍數增加,因為安全維持更困難,所以成本更高;出資者一定得有相當的覺悟才行。
郭茂林說「當我一聽到吊車掉下來,我直覺便知道這一定是為了節省工程費用而出現的後果。」他指出,過去在蓋霞關大樓時,是先搭建鋼筋,再在鋼筋上搭建吊車,不過安裝技法以及強度講求的問題很重要,這也與成本有很大關係。
郭茂林也表示,這次地震雖然吊車掉落下來,不過國際金融中心的骨架應該不會有問題吧,鋼筋不至於如此脆弱,但這是一個重新檢討的好契機。
郭茂林表示,摩天樓事實上使用起來非常不方便,維持費用非常高,因此以六十樓為極限,否則使用者反而不便,像電梯本身便要換搭,很不合理。像日本最高的橫濱陸標塔(Landmark tower)的七十層、二百九十六公尺便已經十分難用,問題多多。
郭茂林表示,紐約有世貿大樓等摩天樓,那是因為紐約地屬岩盤,土質堅硬,又沒有地震之慮,因此蓋摩天樓,與日本、台灣完全不同。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TimmyK
結論是:日本人比台灣人更愛台灣......
|
應該說日本人比較愛惜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