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adelies
呵呵∼
沒錯啊,裡面比外面重要。
不過真的這種大量生產的東西一定要考慮市場接受度,除非走高階路線。
不過資料傳的快也有好處,至少不會佔用系統太多時間,如果在多磁碟機系統效能還是會有進步的,這種東西如果拿來單顆測比較看不出來。
就像如果今天拿一個「同轉速」的 IDE 與 SCSI 來比,效能應該會差不多,但 多顆陣列 SCSI 在 CPU 佔用率、整體性能來比還是會比 IDE 好。不然廠商也不用發展 Fibre 的磁碟系統了,頻寬 > 400MBps,老實說根本沒有硬碟轉的那麼快能填滿他的頻寬...
|
看來又回到一開始我提出的問題囉
稍微看了一下adelies提出的資料,看來serial還是有其優勢在,
但是我好奇的是,既然是serial....
為什麼不能像usb或IEEE1394一樣同時存取呢
又為何一條線僅能接一項裝置?這是ide的特性?
為什麼在改成serial時不將此特性一並改掉?
我沒計錯的話..serial早在1999年就已經提出
現在都已經2002囉..
我知道修改架構會考慮到向下相容的問題
但老實說,以目前平行序列傳輸來說
根本已經到達極限(最頂級的ide傳輸速率搞不好連50MB/s都不到)
就算全面翻新也僅是控制晶片的問題
介面上老實說應該差距不大吧(不好意思非相關科系,有錯誤請更正)
有沒有人可以給我一些解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