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trader
Advance Member
 
trader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Nov 2001
您的住址: Camp Toccoa , Georgia.
文章: 430
不管各位的立場或意見為何,我想當過兵的最能體會所謂"袍澤之情",以下幾乎可說是[真實重現版]的BHD,尤其是最後一段....看完之後對BHD有更深刻的體會!

[轉貼自中國時報]
2002.03.07  中國時報

「黑鷹計畫」 真槍實彈在阿富汗上演

閻紀宇/特稿


他們在高山雪地上的岩石後方尋求掩蔽,槍口試圖對準似乎無所不在的敵軍,並努力保護身邊重傷的袍澤與死難的戰友。但是敵軍人數遠多於他們,而且擺明了打死不退,機關槍與手榴彈交織成綿密的火網。他們從黎明盼到白晝,然而援軍未至,他們只能繼續等待黑夜,苦撐候援。

遠征阿富汗的美軍特種部隊從二日展開代號為「森蚺行動」(Operation Anaconda)的作戰計畫,準備像蜷縮勒斃獵物的森蚺一樣,與喀布爾南方帕克蒂亞省的軍事領袖合作,將當地山區「基地」與神學士殘部逼出巢穴,徹底剿滅。然而這場動員兩千多名部隊的軍事行動,卻讓美軍遭逢阿富汗戰爭開火以來最慘重的死傷:八名官兵為國捐軀、四十人輕重傷。

「基地」組織與神學士的戰士已經改變打了就跑的游擊戰略,他們設下埋伏,負嵎頑抗,豁出性命堅守到最後一刻。但美軍的英勇也不遑多讓,透過美軍無人偵察機「掠食者」的全程監控拍攝,整個場景猶如電影「黑鷹計劃」,只不過場景並非索馬利亞的沙漠,而是阿富汗的高山雪地;以血肉之軀抵擋槍林彈雨的不是演員替身,而是捨身報國的美國大兵。

阿富汗當地時間四日凌晨三時,天色仍然一片漆黑,兩架美國陸軍MH-47契努克直升機飛往在夏伊柯山谷,機上載運的特種部隊準備要進行偵察任務,此地海拔在八千呎以上,位於帕克蒂亞省首府加德茲南方廿公里處。但是第一架契努克甫一落地,埋伏已久的敵軍立刻開火,並被一枚火箭推進式榴彈擊中,雖然沒有爆炸,但它再度起飛後沒有多遠就因機械故障迫降,所幸第二架契努克及時趕至,將戰友火速運離戰區。

第二架契努克飛行約一哩之後降落,檢視自身受損狀況,這時機上六名美軍赫然發現,海軍「海豹」特種部隊的羅伯茲士官並未登機,顯然是慌亂中被遺留在當地。這架契努克二話不說,立刻載原班人馬飛回夏伊柯山谷,拯救陷身絕境的袍澤。可惜為時已晚,美軍指揮官從「掠食者」無人偵察機拍攝的畫面看到,三名「基地」組織份子把卅二歲的羅伯茲拖到一旁,就地槍殺。

同樣是三月四日,清晨六時卅分,另一架也載運著特種部隊的契努克直升機,再度飛入夏伊柯山谷,預定降落地點就在羅伯茲陣亡處附近,結果再度踏入「基地」組織設好的陷阱,而且遭遇更為慘烈。

這架契努克遭到敵軍強大火網,當場迫降,霎時間機關槍子彈與火箭推進式榴彈(RPG)齊飛,廿一名來自陸、空與海軍的特種部隊官兵立刻衝出契努克,尋找掩蔽並開火還擊。但這時天光已亮,山坡上沒有樹木,地面覆滿白雪,美軍等於是活靶,面對眾寡懸殊的敵人,美軍只能勉強藏身在岩石後方,以無線電呼叫支援。

幾分鐘後,美國空軍的F-15、F-16戰機大舉出動,轟炸「基地」組織的據點,AC-130「空中炮艇」攻擊機也低空巡弋,來回掃射,最後終於徹底殲滅敵軍,然而美方也付出慘重代價:六名特種部隊官兵陣亡,十一人輕重傷。

令五角大廈驚訝的是,先前援救羅伯茲的六名美軍,後來居然能帶著袍澤的遺體,穿越敵方火網與險峻山區,與倖存的十五名戰友會合,併肩抗敵,也為這場戰役寫下傳奇的一頁。

下面的圖有點血腥,因為是當時行動結束所拍的真實照片,至於為什麼沒有索馬利亞人死傷的照片,是因為抱歉我找不到,是我無能,與愛不愛"美"無關......










舊 2002-03-07, 05:10 PM #33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trader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