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z.Azure
個人是認為兩者皆傷...XD
不過只要控制在合適的範圍內就還好
不過感覺上高頻率好像死的比較快...^^b
17吋的話這三種我會選 1024 x 768 100hz 這組
不過太糊的機子(卡)用 800 x 600 就好了
不然傷眼...
|
來說說我的另一個想法吧!
熟知CRT的人,應該都懂得怎麼看規格,怎麼用規格來判斷這台顯示器的合理價格所在。其中,扣除掉CRT種類造成的規格差異,最主要的就是水平掃瞄頻率範圍的最大值!這個值的大小剛剛好跟所有顯示器生產廠商的定位、定價成正比。
以下就以大家最熟知的17"CRT來說,70kHz是所謂的低階產品,定位給一般消費者使用,三鳥牌通常將此一系列訂為E,也就是所謂的"經濟型",剛剛好能讓使用者開1024*768@85Hz的使用環境。86KHz是所謂的中階產品,三鳥牌多定此系列為G,也就是繪圖玩家級,意思是定位在對顯示品質稍有注重的使用者,而86KHz的顯示範圍夠開1024*768@100Hz,和1152*864@85Hz。最後是所謂96KHz級的最高階機種--P系列,是給專業人士使用的,可以上達1280*1024@85Hz,這個顯示環境對專業繪圖者有最致命的吸引力!當然,價錢隨規格上升,品質的自然也隨著越嚴苛的條件提升!
看完這些,你可以想想看,你是為什麼買這台顯示器?你要如何使用這台顯示器?這台顯示器對你的使用方式值得嗎?為什麼這台顯示器值這個價位?...等等。
而不是純粹為了最最最低的需求就買了台頂級顯示器,這...只是浪費你口袋裡的錢而已,根本談不上善用你的顯示器!所以,也許這個論點跟立場可以打擊那種高水平掃瞄會傷顯示器的言論,因為這台顯示器本來就是設計用來使用該水平的表現,能夠這樣使用,何樂而不為?
另外,這也是為什麼有很多人對mozo的產品微言甚多,原因如下:1.水平不值該價位,2.表現不值該價位。希望大家購買時多多想想這些規格對使用者的差異吧。
最後,我還有一個想法,那就是我要的是一台全力演出的顯示器,而不是只用半分力來延長使用時間的顯示器。想想看一部精彩可期劇情緊湊的好戲和一部枯燥乏味爛拖劇情的肥皂劇,花一樣的錢,看哪一部會是比較值回票價。(也許我的比喻很爛,不過一台顯示器的使用情況給我的感覺就像是這樣子,想像力不夠豐富...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