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nior Member
|
再此提供一則我在其他網頁所節錄下來的------------------------------超低音選購密招-------------------文字上我刪減了一些 也補充了一些
第一、量感充足:
超低音的任務是負責低頻以及超低頻的頻率範圍(20-125 hz)
補足音樂或電影音效較低頻段部份的能量,大部分的喇叭在100Hz以下的低頻在份量上是較為缺乏的,再加上人類的生理結構對於低頻原本就沒有對高頻來得敏感,因此超低音在這個頻段低頻的「量與細節」是否足夠,就是稱職與否的首要條件。
第二、速度快捷:
人類聽覺對於低頻的敏感程度其實要遠低於中頻及高頻,對於超低音與各喇叭所要銜接的約100Hz左右的頻率來說,不太容易清楚分辨出超低音與其餘喇叭在音色上的差異;但是,當我們為系統加上一支超低音以後,卻常常會發現聲音似乎有點「怪怪的」,總覺得超低音與主喇叭不能很自然地連接在一起,這又是怎麼一回事呢?很簡單,許多超低音的速度都『太慢了』,跟不上其他喇叭的腳步,每次都拖著一條轟隆隆的尾巴,當然很容易讓人「抓到」超低音在出聲,想不去注意這個破綻都很困難,在此種狀況下效果自然不免會受到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