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 最初由 BEE 發表 To KEVIN SPACEY:
 
 不知你說的 悶  是指音量小  還是音色的飽和度..或許我們用的硬體有差異.......文字談不完 你也住台北 留電話 甚至跑一趟  應該可以解開  很多問題的   ok?
 
 *****************************************************
 
 
 所謂藝術性的混音  不是儀表  音量大小有關.....大概也沒有文字文章可以導讀  有這名詞 也是我工作上的心得 在此說明一下。
 例 : 在一部衝突性很強的某場戲裡...效果 跟 音樂 所扮演的是突顯戲劇效果  當聲音扮演到關鍵角色時...那怕是一個很微小的聲音 要突顯它  就要用到 聽覺心理上的錯覺
 .....例如:在一吵雜環境裡 分辨出殺手 扳開撞針的聲音(英雄不落淚)....最直覺的作法是加大撞針音量(沒有功力的音效師多半是這樣)但相反的作法  是在這聲音出現十秒前 或某個關鍵可轉移觀眾注意力時  減少或降低  環境的雜聲甚至完全拿掉 ....於是當你需要那撞針效果來幫戲時 原來的音量 就變成很突出
 
 另一實例 :  the rock 那場 陸戰隊 對打  音樂採取的不是功能樂 (加重緊張氣氛) 而是反應用悲壯的感情音樂...音樂的音量 絕對吃不了 槍聲爆炸聲   跟人聲喊叫....於是 音樂 人聲 效果 何時大 何時小 就要靠混音的選擇音量取決---這種就是 藝術性的混音  判斷----換言說  如果那場戲下緊張音樂 會顯出該場戲的內涵嗎?
 ...結果在很好的藝術混音選擇下 那場戲達到全壘打的結果。
 
 ps:  對不起 各位大大 我稍離題了  包涵(^^)
 | 
	
 
我的喇叭不好...所以從不敢對音效多加要求..也講不出什麼具備好音效的片子,但BEE大一席話,真是受教了。
 
 
雖然短期內並無預算配備好裝置,但下回看The rock時...我會加以注意一下。謝謝BEE大大的說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