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Ed.
從日治時代起,未經慎重就考慮貿然的引進外來物種:非洲大蝸牛、吳郭魚、福壽螺,甚至是巴西烏龜............等,已經嚴重破壞島內原有的自然生態體系,甚至造成部分原生物種頻臨滅絕,還不足以令我們省思嗎?
|
巴西烏龜跟非洲大蝸牛我不清楚﹐
不過吳郭魚跟福壽螺可都是收復台灣之後才引進的喔!
吳郭魚是民國35年由吳振輝先生與郭啟彰先生所引進的﹐
也是因此而叫吳郭魚的﹐
(台灣是於民國34年10月光復的)
而福壽螺更是於民國六十八年自南美洲阿根廷引進的﹐
本來是為了要當食用螺﹐不過因為口感不佳、味道不好而乏人問津﹐
遂造成棄養﹐而其超強繁殖力也因此造成台灣農業重大損失﹐
政策上的錯誤﹐加上某些人的棄養﹐因此造成生態浩劫......
昨天看到一則新聞﹐
花蓮某溪流發現外來種魚群﹐經調查可能是某宗教團體"放生"所致......
殊不知所放生的魚種因為環境問題﹐而逐漸成為強勢族群﹐
造成原生種生物族群減少﹐甚至絕跡......
真不知這些人在放生的時候有沒有想到﹐
他們這樣的行為並不是在積陰德﹐反而是在造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