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ichi0205
Basic Member
 

加入日期: Aug 2001
您的住址: 西子灣
文章: 18
這是轉錄的 大家看看 FROM 椰林風情

1
楊老將軍名業,原為北漢將軍,

所以當初我讀到這裡

不禁想到北漢的皇帝如果地下有靈

知道他的二臣 到了宋朝 變成了大忠臣

後來還成了中國人忠臣的楷模

不知心中有何感想?
2
北漢皇帝姓劉,當時楊業被賜劉,宋太宗太平興國四年,率師征北漢,圍太原
楊業抵抗圍困,原欲死戰到底,但是北漢皇帝知道雙方實力差太遠,
遼國又沒有支援,於是下令投降,楊業只好服從命令也投降,

楊業在宋軍陣營中,因為屬於降將,故地位不高,
經常受到其他將領排擠,此因於楊業為當時宋朝軍隊中,
聲望最高,作戰經驗最豐富,足以成為北伐契丹之主將,
故引起其他將領的妒忌,尤其北漢能夠在十國中,
最後亡國,完全是靠楊業一人的力量,
然而宋太宗並未因楊業過去的問題而歧視,
反而對其非常尊重,這樣反而加重潘美之類的人對其陷害,
當宋軍對契丹展開攻擊時,兵分三路,楊業與潘美一路,
潘美擔任指揮官,契丹當時知道宋軍的精神指標是楊業,
只要楊業戰敗,宋軍氣勢就完蛋,於是就專攻這一路軍隊,
當時楊業為保持戰力,軍隊全躲藏山區中,而潘美為了搶功,
要楊業出兵,於是楊業設計一套誘敵之計,
由其自己出馬吸引契丹進攻,把敵人誘騙至山谷中,
然後潘美以伏兵自高處往下進攻,
沒有想到潘美"放點",當楊業帶領所部轉入到伏擊地點時,
竟然沒有一個宋軍,當場痛哭失聲,天亡我也!
於是就戰至全軍覆沒,但是堅持不投降,
因為這次皇帝沒有要求其投降,而且為了報宋太宗知遇之恩,
絕食而死, 該役只有楊業軍隊與契丹作戰,楊業一死就如耶律休哥的估計,
宋軍全面撤退,宋太宗趕到戰場時,痛心疾首,
將全體將領由曹彬開始處分,宋太宗表示,楊業的死,
是無法用金錢買回來的,而且將影響未來北上收復失地,

這場戰爭最該死的是潘美,他沒有被宋太宗殺頭,
不過從此以後,潘美是奸臣的同義詞,

3

楊繼業不是負傷逃到蘇武廟撞李陵碑而死 是重傷殺敵後被遼軍俘
絕食3日而亡
4郎不叫延輝 而是延玉 隨父北征在西路軍孤軍深入時下落不明--大概因此編出四郎探母
5郎不叫延德(令公令婆沒有叫"延德"的兒子)
6郎兒子沒有叫宗保的 其有4子 非僅獨子1人 且不是冒險入遼盜其父遺骨中計而逝
是行軍操勞病逝

楊業七子並非獨六郎有後
延貴(我不知第幾子?)有獨子:宗閔-----莫非他是宗保名字的原型轉化
楊文廣不是延昭之孫 是楊6郎次子?or 第3子?(搞不清楚中 反正是六郎貨真價實的兒子啦而且文廣參與范仲淹征伐西夏 狄青討儂智高 是史籍有載的 so征西有他沒錯

楊令公令婆有2女 是否最幼?我不知 小說裡一為八姐 一為九妹

至於楊家1-7郎是否都參與征遼之役而幾乎死絕 很抱歉還沒看宋史 so不知
至少楊老令公 四郎有參與是確定的
__________________
生年不滿百 常懷千歲憂

晝短苦夜長 何不秉燭游
舊 2001-08-20, 10:37 AM #4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ichi0205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