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aster Member
|
其實,能達成相同效能的軟體,往往不止一種,但是一般的使用者大都會因為****,或者是軟體的知名度來衡量軟體的購買依據
而更有人迷信名牌,認為SHARE WARE,FREE WARE一定就不好用
如此也造成了對軟體價值的觀念偏差...
公司有新的DESIGNER進來,常常會有"XX效果,得由XX牌的XX軟體才能完成"這種莫名其妙觀念,這不禁讓我懷疑,他們只是學軟體,而不是學技巧
五.六年前的高中時代,我買了我第一套影像處理軟體PHOTO SHOP,雖然當時花了三萬多塊錢,但是原廠所給我的咨詢機制及技術支援卻是相當完善的,這是我認為相當值得的地方
而現在出了社會,公司用的繪圖軟體動不動就幾十萬起跳不說,一年花在買3D模型資料.材質庫的花費更是千萬起跳,外商公司對於正版軟體的花費是絕不手軟的,花在軟體上的成本是硬體的數倍!
其實軟體商應該重視教育版軟體市場,多以超優待價的方式來賣給學生的
一但讓初學者建立起對軟體的正確價值觀,相信是雙贏的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