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ajor Member
|
這篇報導很奇怪,居然搜尋不到相關報導..只找到一個15天前的。
大成報 2002年12月15日
搶救電影工業 台灣口水多過行動政策搖擺支票滿天飛 執行力待檢驗 反觀香江立即砸下大筆預算
記者洪秀瑛/報導
六、七十年代,國片風光一時,年產量高達二百餘部,不僅在國內,甚至東南亞與香港都擁有廣大市場,曾幾何時,在有線電視等新興媒體競爭及休閒娛樂多元化、好萊塢強勢入侵、人才外流等情況下,造成景氣陷入低潮,投資意願低落等現象,扁政府高呼「改革」口號,但對於做為國家文化形象最佳外交的電影事業,卻未見給予關注、大力興革。 廣 告
根據新聞局電影處調查指出,去年國片發行共有十七部,今年一到十月,只比去年多了三部,香港去年一百零五部,今年卻只有三十二部,足足差了十七個百分點,相較起來,香港影業比台灣跌得更慘,不過香港政府手腳動得快,不僅成立委員會、撥更大筆預算振興電影,還成立基金會,從電影工業開始做起。
回頭看台灣,支票人人會開,至於兌現,再等等吧,法令政策永遠只是在原地踏步,就拿今年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四○四反盜版遊行」,唱片歌手、電影業者、片商走上街頭遊行,行政院長游錫■提出不少允諾,直到目前,卻未見有一項具體進展,包括把營利性侵權改成公訴罪、北中南設置贓物庫等,最後還是「查不勝查、抓不勝抓」。
政府官員推諉責任,技巧一流,當下盜版取締與查緝分屬財務部與法務部,若不儘快修法成公訴罪,讓警察有權力與義務加以取締,那麼盜版永遠都只是紙上談兵,今年有一百名保二警力取締,明年增至兩百二十名,換了保四、保五新人,了解盜版,一切又得重來,結果會變成如何,反盜錄基金會執行長郭戎說他簡直不敢想像。
高雄市長謝長廷才剛在金馬獎上表示,未來在高雄拍片,又在國際影展得獎,市政府就補助一千萬,這樣的利多,多數電影人持保留態度,而經濟部也計畫發展「數位內容學院」,但明年五億經費遭大幅刪減成五千萬,現在已改為委託民間企業或學校辦理培訓人才,同時爭取行政院開發基金參與投資兩部國際動畫,並建立融資保險制度,提供更多資金管道發展數位內容產業。
支票愈開愈多,政府到底做了多少?又說要把電影歸到文化部,後來又說改隸文建會,在一群不懂電影的人管電影下,最後只會淪落變成從這一批官僚的人換到另一批官僚的人手上,政府不喜歡別人說他們是搖擺不定,改說雙重角色,他們說以前只重視保存電影文化與藝術,拿了獎回國,長官們喜歡找媒體拍照,現在他們醒悟到文化要延續,扶植電影重點應該擺在產業。
搞垮電影很快,但百廢待舉想要重建比想像中困難很多,去年,為了加入WTO,政府全面性取消國片映演比例,開放外片上映廳數及五十八個拷貝數,無形中又對台灣影業做了一次重擊,去年成立七家國片院線,效果不彰,今年改採由片商公會替片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