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的文章有提過
若錯誤較多以致古代晶片無法及時處理時有兩種可能
(1)是延誤送出
(2)是不延誤但送出錯誤資料
至於會是哪一種狀況
在提出當時沒人跟小弟討論
因為另外一方所持的觀點是無論有多少錯誤
若現在的晶片算的出來,古老的晶片一定也可以算出來
所以小弟舉例老音響不吃過高的C1
或老VCD player無法順利播放有輕微刮傷的片子
偏偏這些有問題的片子拿去其它player播放都很正常
『老player不吃但新player會吃』這樣的現象
小弟當時認為跟晶片運算能力有關係
但另一方卻認為不可能是晶片運算能力的關係
這才是重點,OK?
雖說小弟的推測也有不對的地方
(小弟沒想到古代的晶片遜到1個frame有2個錯就不解了)
但至少比起認為和晶片運算能力無關的一方來說
顯然當初另一方太高估了古代晶片的能力
回到最關鍵的"爭執點"
就是小弟認為古代的晶片運算能力差
另一方卻認為古代的晶片運算能力夠強
至於運算能力差是如何影響音質的?
這的確是可以再討論
只是另一方根本就否定有這可能
以致於後來的討論重點是古代晶片運算的能力究竟好或不好
資料很明顯了
古代的晶片碰到較多的錯誤時
(例如1個frame有2個錯誤)
的確會有解不開的現象
但換成現代的晶片卻可以順利解開
只要網友認同古代的晶片很遜
這就是雙方共同的交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