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mig33
Junior Member
 

加入日期: Mar 2002
您的住址: 註定了漂泊
文章: 839
我之前的討論jitter
沒有把jitter分的很詳細
以致有些人看的霧煞煞

在討論jitter時
其實還可以分兩方面來討論
一個是DAC的jitter
一個是片子的jitter(pit/land jitter)

另外對於片子品質是否影響播放音質時
也忘了先討論這看法是多古老的?
有時一些因素在古老年代是重要的
所以會有某些看法
但隨著科技進步,這些因素逐漸不是問題了
但那些古老年代就有的看法卻留傳了下來
以致於以現在科技的觀點來看卻百思不得其解
然後懷疑古老的看法是否錯了

由於我先前的討論
老是提到『古代』如何如何
例如提到古代的CPU和晶片不快
是因為想到古老的CD音響的確容易受片子品質影響
只是那時我忘了很明確的劃分說
C1多寡這一因素在古代的重要性如何?在現代如何?
甚至後來某一篇小弟標明有誤的文章
用現在的晶片運算速度去反推古代晶片不快
這的確是嚴重錯誤
但是要用現在晶片的速度去反推古代的晶片夠快
這也不會是正確的關聯
現在大家都理所當然認為CPU很快、內建cache、內頻比外頻快
但是古老的CPU,例如8086/8088
運作頻率是4.77MHZ、沒有cache、內外頻是同樣速度
(當然,8086/8088還是擁有運算暫存器的)

DAC的jitter
可說是影響音質的最關鍵因素
這可以由兩個途徑來看
(1)DAC內部的sample time(取樣時間)是否夠準時
(2)資料送達DAC的時間是否也夠準時
其中sample time從以前到現在都一直非常重要
資料送達DAC是採用連續但及時的方式
也就是更下一個sample time的資料不應該提早送達
(下一班車的乘客不應該提早到月台等候)
所以外部送給DAC的資料若很準時
但取樣時間卻快慢不一致,就會影響音質

至於資料送達DAC是否夠準時
這就看各時期科技的進展
這問題在以前可說是很重要,但現在不重要了
以前的晶片運算不夠快
若是錯誤多到C1C2來不及運算,可能有兩種情況
一是資料延誤送出
二是乾脆送出錯誤的資料
這兩種情況當然都會對音質有不好的影響
所幸拜科技進步所賜
現在晶片的運算速度非常快
但七早八早就運算完畢的資料不可以過早送達DAC
(剛剛提到,更下一個取樣時間的資料不應該提早到)
所以就要加上buffer的機制
讓不應提早到DAC的資料,乖乖的等候
另外加大此buffer亦可以有防震跳音的功能
因此現在科技進步
資料未準時送達DAC的現象已經不構成影響
(但若是有人還有古老音響,就仍會受這樣的影響)

另外,電流對DAC的jitter有很重要的影響
所以C1C2運算負荷大的時候,晶片瞬時的耗電增加
就會影響到分給DAC的並不穩定電流
這是C1C2運算在現代科技仍會藉此影響到DAC的原因

說完DAC的jitter
再來看看片子的jitter(pit/land jitter)
若是燒錄機不夠好(轉速或雷射功率控制不夠精準)
或是片子品質不好(這就煩請業界的大大進一步說明了)
使得燒出的片子,其pit/land jitter值較高
此時C1C2值亦往往會有較高的表現,是為正相關
但jitter值和C1C2值差異不大的情況也許會有相反現象
(所以並不是100%正相關)
當pit/land jitter值較高的時候
代表某些區域的pit/land較長、某些區域的較短
當CD Player讀取這張片子時
碰到pit/land較長的區域需稍微增加轉速(加速)
碰到較短的區域時,需稍微降低轉速(減速)
如此,加速和減速造成用電量有多有少
所以分給DAC的電流也從而造成不穩定的現象

以上是較完整的看法
希望大家看的懂
感謝之前許多大大的不吝指教
包括私下來函給小弟的
小弟在此拜謝!
舊 2002-12-27, 04:16 PM #235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mig33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