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graham60
*停權中*
 

加入日期: Mar 2002
您的住址: Taipei
文章: 125
怎麼大家對Jitter與C1/C2爭論很多?

真的Jitter優劣或C1/C2高低用耳朵聽的出來嗎?
不要只是一些儀器上數據的分析,就要論定音質的好壞

音質的好壞牽涉的環節很多,Jitter及C1/C2也不是最重要指標
本來A/D、D/A的轉換,不同的處理積體電路或是真空管電路本來就會有不同的程度的失真,曾經一個專業的錄音師告訴我們,燒錄片所燒出的音質會有高頻及低頻延展性不夠的情形,但我用音頻分析儀去分析單一高頻,及單一低頻,其雜訊比與動態範圍也跟原版的校正片不相上下(不管用高檔的CD PLAYER或一般的CD-ROM播放,當然數值是CD-ROM所播出來的的確差很多),或許在高低頻混雜的時候,取樣頻率就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但我們畢竟不是專業錄音師,而且每個人對聽覺的敏銳度也不一樣,而聲音這個東西只要一混雜起來,很難用儀器去分析好與壞,得看每個人的感受程度了。

至於Jitter這個東西,實在沒有必要視為是最重要指標,一般player及cd-rom在讀片子的時候,並不會去認這個碟片的jitter好壞,基本上jitter是一般碟片製造廠在生產判級時的其中一項驗證標準,jitter的計算方式前面已經有討論過了,我就不再敘述,我要說的是儀器在量測jitter的訊號來源是以雷射頭偵測到的原始類比信號,不經過等化器放大信號,將正弦波轉換成方波來統計,但一般player或cd-rom在處理信號時不會單只對原始正弦波做處理,它會經過等化器及濾波器的處理轉換成較佳的方波,機器再由這些方波解調變成0與1的訊號,實際訊號舉例如下:
___| ̄ ̄ ̄ ̄ ̄|______| ̄ ̄ ̄ ̄ ̄ ̄ ̄ ̄ ̄ ̄ ̄|___
0 0 1 0 0 0 1 0 0 0 0 1 0 0 0 0 0 0 0 1 0 0
所以說碟上的pits及lands並不是單單代表0或1的信號,而是在pits及lands轉換的邊緣機器解讀成1,其他沒有變化的地方都是0,但這些都是碟片的記錄方式,其最小的單位稱為channel bit,這些原始的數位資料還會再由解碼晶片轉為data bit(編解碼的方式為EFM),那這些轉換完成的數個data bit可能不是很正確,這時候才啟用C1/C2解碼錯誤修正晶片來修正錯誤,雖然規格書有定義C1/C2的錯誤修正方式,但較高檔的PLAYER或CD-ROM有可能為了讓讀片率提高,還會加入輔助解碼運算,來提升錯誤修正能力,當然較差的PLAYER及CD-ROM就只有很簡單的解算能力,至於音質的好壞就因機器電路設計的不同,使用材料的差異而有程度上的識別度了。

我想有關音質所能探討的範圍很廣,不是我的見識所學能夠說的清楚,這裡只是提出一些個人看法,如有錯誤的地方,還請各位先進指教。
舊 2002-12-26, 12:22 PM #227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graham60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