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mig33
Junior Member
 

加入日期: Mar 2002
您的住址: 註定了漂泊
文章: 839
上一篇感謝adelies大大
雖然之前和我持不同的看法
但仍是很慷慨的舉出C1C2運算效能影響讀取速度的資料
(那個原文出處應是page 7,原先指的page 5應是筆誤)

隨著CD-ROM高倍速的發展,晶片的運算效能就必須越好
所以現在的晶片運算速度的確早已遠遠勝過早期的CD音響

以下的文章是錯誤的
請看倌千萬不要相信
正確的文章請看更後面的才對


碰到C1C2值高的地方
CD-ROM會降低讀速的一個原因
就是大量錯誤導致C1C2的運算需要花更多時間
所以錯誤多,就降低讀速
以便讓晶片運算的時間能夠充分

萬一真的錯誤很多,怎麼辦?
顯然還有一個機制就是
若多久時間晶片沒有解開就放棄運算,然後送出錯誤資料
這個時間似乎每一家CD-ROM廠商在設計時訂的並不一樣
來看一下有趣的資料
以下摘自cdrinfo的數據(大家看看就好,別太認真)
http://www.cdrinfo.com/Sections/Art...eries=0&index=4
是有關嘗試讀取很糟糕的片子(Bad CDR Media)
           平均讀速(X)  錯誤數  錯誤率(%)
LiteOn LTR-40125S     15.2    472459    0.06
TEAC CD-W540E      4.5      0    0
ASUS CRW4012A      0       0    0
PleXWriter PX-W4012A   22.6   86674027    11.46
(上表數據來源摘自http://www.cdrinfo.com/網站)

上表的參賽者都是40X速燒錄機
ASUS三個數據都是零,應該是讀不出來
剩下的三個參賽者中
有趣的是,錯誤數和平均讀速成正相關現象
所以可推論知
各廠的設計工程師把C1C2還沒解開就放棄的時間設定的不一樣
Plextor為了有較佳的讀取速度,放棄時間短
TEAC則是寧願在那邊慢慢磨,以獲得較高的正確率
LiteOn則介於二者之間

再來看看cdrinfo給的有趣的描述
亦摘自http://www.cdrinfo.com/Sections/Art...eries=0&index=4
引用:
The best reader for this test comes from TEAC. The drive lowered its reading speed down to 0.5X during the "hard" points and managed to give back zero (0) errors. The TEAC drive is the best solution for reading those old and probably scratched media.

當TEAC W540E碰到很嚴酷的地點(也就是錯誤很多的地方)時
就降低到0.5X的速度去讀它,以達成零錯誤

大家可以想想
TEAC W540E是八個月前才出來的機種
連它的晶片,真的碰到錯誤太多時
還得降到0.5X的速度才能讓晶片有足夠時間執行C1C2運算
更何況那些較古老的機種呢?
舊 2002-12-26, 12:02 AM #219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mig33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