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R]
看完上面的圖解就不用在說什麼了吧... 圖找好久 **
燒錄機修正的JETTER祇是把可以修正的雜訊除去而已
也就是一般波形的小鋸齒雜訊
時間為單位 ns 四倍速的定義是在35ns(一倍速測試)
這是在國外看到的規格書的定義
自己的推論就不用來推翻了
否則請您用示波器測資料在來討論
CIRC是由C1 C2兩各解譯器來解讀由讀取頭讀到的0 1訊號
EFM conversion table 是從0 - 255
舉例
data bits channel bits
0 00000000 01001000100000
1 00000001 10000100000000
2 00000010 10010000100000
.
.
.
100 01100100 01000100100010
在者
大家對C1跟C2之間的關係根本搞不清楚
編碼的時候是
16BIT data --> C2 ---> 編碼 ---> C1 ---> CHANNEL
解碼則是
CHANNEL --->C1 ---> 編碼 ---> C2 ---> 16BIT data
兩者雖然都是編(解)碼器但是功能並不相同
至於前面說的燒錄功率如何
JETTER 的PIT跟LAND也可以算是燒錄時的訊號是否正常
一般碟片的溝槽都是規律的凹槽
而凹槽由染料來填滿,而雷射光則依據資料的0 1來燒錄這些凹槽
假設燒錄成功之後,碟機讀取碟片資料時
則以雷射的反射來判斷 0 跟1 的訊號
假設 0 是假的 1 是真的
那0就是沒有燒掉的凹槽所以雷射沒有反射回來
當有訊號反射回來則判定為真
那假如一個方形的溝槽因為雷射功率的過大或者過小
則會造成該槽的染料可能沒有完全的燒掉或者是連溝槽形狀都被破壞
這時候雷射光判斷訊號時便會產生判斷上的問題
因為凹槽的燒錄功率不良
一般燒錄ISO資料都會有CRC的偵錯碼來預防讀取錯誤時的解碼
而AUDIO則沒有
有興趣的人請去mediaworld網站
他有詳細的規格換算
有問題可以在繼續討論 ^^"
但是要解釋請先查閱相關碟片的規格在來討論
CDRINFO的資料也只是走馬看花,看看就好
真的要寫的詳細.... 我想那應該可以出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