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音響的都知道,換個零件都會造成聲音的改變,但是改變不見得是「改善」
不過,我現在要再加一句─「改善也不一定是好事」.....
發生了什麼事呢?請看下文:
=====
週末作了幾個「應該會改善」的動作,
◎cd唱盤的電源線,本來是自己換成用壓接pin跟電路板連結,現在捨壓接pin直接焊起來。
◎喇叭線接擴大器的那端,本來是用古河的香蕉插,現在捨香蕉插直接用裸線鎖上去。
兩者都改善了聲音表現,特別是能量感與透明度的部份,不會比換條電源線差...我一度很高興...
但,經過了兩天的run-in後,問題明顯出來了.....而且是很嚴重的問題。
我的聆聽空間本來就不大(4米*3米,近4坪而已),雖然比例還算適中,不是那種駐波滿天飛的情況。
但從上次把床(木板床+彈簧床墊)搬進去後,就感覺稍微有點轟轟作響...不過還好,畢竟能量不強。
現在系統的能量感提升之後,完了............
很多片子一放,哇咧,床跟著唱和,特別是木板床的部份,好大一個空腔....還會嗡嗡叫....很過癮是很過癮,但根本不耐聽。
站起來走到牆角去,更是滿臉黑直線
已經不光是床舖共振的關係了,整個房間的駐波都增強了...............
試著把床搬出去,好樣的...駐波還是在...床本身不是最大問題...
高頻我還可以用棉被等吸音方式來對付,小空間低頻駐波該怎麼辦啊!!!
今晚要努力用喇叭擺位跟它奮鬥了.......嗚嗚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