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VanHalen
訊號在進入 DAC 之前,會先進行暫存。
另外修正 C1C2 錯誤對晶片來說屬於簡單的運算,
且音樂播放是以一倍速進行讀取,以這麼慢的時間來說要讓晶片修正 C1C2 是綽綽有餘,
更何況還有暫存的機制存在。
C1C2 和 jitter 是兩回事,且其成因並不相同,不應混為一談。
|
有兩件事值得探討
一、簡單的運算 = 不花時間的運算?
X = X + 1 是個簡單的程式
但是執行1000次和執行1次的時間一樣?
一個陣列的資料,只錯1筆,和錯了20筆
程式(在晶片內)執行的時間會一樣?
1X這麼"慢"的時間?
別忘了電腦的發展也是有過這麼"龜速"的時期
假設10*10的陣列
真正儲存資料的是9*9(第10列存放檢查碼)
那這81個資料中
只錯1個和錯了10個所花的時間會一樣?
錯的越多,該程式執行修正的次數就越多
二、C1和jitter有沒有"正相關"?
即使C1和jitter沒有因果關係,不代表沒有正相關
關於[正相關、100%正相關、零相關、負相關、100%負相關]請參考前文
C1越低,源於pit和land的形狀越符合標準(完美)
我不相信pit和land形狀很糟時,還會有很低的C1
當pit和land的形狀越完美時,則jitter的現象也會較輕微
請注意,我說的是"正相關" (而不是100%正相關)
另外我相信片子的染料(反射率不同)也會影響到jitter
您是否認為C1和jitter是零相關或負相關?
也就是若有兩片CD
其中一片C1 AVE=200,另一片C1 AVE=0.2
您是否認為C1 AVE=200的其jitter很可能會比較輕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