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OwenP
Junior Member
 

加入日期: Dec 2001
文章: 812
[閒聊]分辨唱片是否為進口版的方法

不知貼這是否違規?
若有不適還請板主刪除之.

言歸正傳~
個人雖不介意唱片是否為代理進口或是台壓,
但於挑片時,
還是會養成習慣先瞄一下封底的註明字樣...
敝人明瞭有些挑剔的消費者可是非進口唱片不收的,
視台版就像劣品般不值一顧,
所以個人提供以下幾個個人判斷的方式給各位參考,
當然凡事沒有絕對的百分百,
所以下述方式對部份專輯可能仍然無效ㄛ^^"
不過起碼仍有8成機率可以簡單地做到自行區分啦

美版商品應該是所有唱片裡最簡易分辯的一種,
只要是常買一區商品的朋友,
只要看到外殼封有標籤封條貼紙,
應該連想都不用想就心知肚明了吧

再來是排行榜上的熱門專輯,
通常那種屬於主打商品或量超多的,
屬於台壓盤的成份是89不離十.
但不是沒有例外ㄛ,
印象最深的是之前凱莉米洛的光年專輯,
無論是首發單碟或是到了後來的改版限量雙碟,
都是歐洲盤
更何況凱莉米洛的光年單碟版專輯,
文宣側標可是把封底內容全都遮蓋住了,
所以要分辨商品是從那裡生產的,
基本上就不是那麼簡易了
不過這種例子真的很少就是了.
不然就是首批先以進口盤取代台版的發行,
如聯合公園的首張專輯,
在約半年後的台版正式面市前,
就曾先發行過進口版,
還有夏娃(EVE)的天蠍專輯,
與小比利(Billy Gilman)的One Voice等專輯都是例子.
當然到最近期的艾薇兒與洛史都華伯伯的新專輯,
也是美版率先登台,
然後台版才接著發售的.

上述兩方式應該大家都比在下清楚,
所以就不再贅言.

接下來專輯的文宣側標的包裝與外殼的分辨法,
也是一種辨識的途徑ㄛ~
起碼對個人而言,
這是累積出來的經驗,
此方法對各家商品都有一定程度上的辨識作用.

就文宣側標而言,
基本上可以分三種:
一種是微遮式的(這是最普及的文宣側標封裝方式),
通常此文宣側標,
並不會遮去封底訊息的,
因此既然看得到封底內容,
只要留意 Made in xxx 字樣,
在分辨上應該沒什麼大問題才是.

第二種為半/全遮式,
如尼力的Nellyville最新專輯(以未改版版本為例),
基本上已看不到封底印刷內容,
全遮式當然更不用說啦^^"
(不過還記得上述提到的凱莉米洛的
光年專輯文宣全遮式則是例外ㄛ)
所以通常只要看到此種文宣側標的封裝方式,
有99%的機率都是台壓盤啦.

第三種為紙盒(套)全罩式,
如FOO FIGHTERS的ONE BY ONE(CD+DVD)新專輯一例,
雖然外包裝寫著Printed in USA,
但包裝下的商品可是正宗的台裝自製品哩,
才不是什麼美版製品呢.
但這樣的封裝也是有例外的,
如古典流行演奏團體8大行星(The Planets)的
Classical Graffiti唱片(以未改版版本為例),
它們的專輯就是紙盒全罩式封裝,
但商品內容可是進口製品ㄛ.

若光以文宣側標分辨仍覺得還不夠的話,
也可以以專輯外殼上的貼紙輔以區別.
(是指直接貼於CD外殼上的那種,
如INXS的最新精選即是.
不過該輯的文宣側標是微遮式,
所以可以清楚地看到MADE IN THE EU字樣)
所此此方法可以有助於分辨屬於微遮式的文宣側標,
但又無法看到封底資訊的唱片.
[有貼紙只是為了確認商品是否為進口品的機率.]

再來就是外殼辨識法了,
不過此法只對BMG、EMI的台製品有效
通常BMG、EMI的台版唱片,
於正面外殼都會有浮水印商標,
[BMG的浮水印商標置下方正中、EMI的浮水印商標則置於右下)]
反而是進口版的外殼都沒有浮水印ㄛ^^"
相當的特別,
這也是個人認為最不傷腦筋的分辨法.

Sony就比較不友善了,
進口品相對比起其他廠牌都要少得多,
因為大部份的商品都是MADE IN ASIA居多,
個人雖不清楚生產地是指那裡,
但敝人一律視之為台版就是了.

當然最後仍要說聲僅恭參考啦~
凡事沒有絕對,
看看就好^^"
或者您有比敝人更獨到的分辨法也說不定哩
     
      
舊 2002-11-12, 07:32 AM #1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OwenP離線中